本課程為西南大學陳金鳳老師主講的管理案例研究網絡課程教學視頻,全套課程共20集,由壹課堂網整理免費共享。 由于我們的學生大多是從中學進入大學學習的,它們極少或根本沒有到過工商企業,沒有參加過公司或企業的實際運作和管理活動,無緣接觸實際管理活動和管理人員及員工,缺少或根本沒有親身參與管理活動的體驗和感受。但管理知識的學習和管理能力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實踐活動,只有親歷管理過程,在所學理論的指導下正確運用知識參與實踐,感同身受各門知識與實踐的密切結合和結合中產生的積極效應,他們才能對知識有切身的把握和擁有,這時候的知識才會被自己真正吸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和力量的優勢。目前這一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在我們的教學計劃中并未安排和實施。因此,當我們的學生走向社會和工作崗位時,他們的工作能力與實際工作的需要有較大的差距,造成他們就業的艱難和困惑。在目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時,此問題更顯突出和緊迫。這對我們把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定位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顯然是一個不小的誤區。 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還學過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政學、金融學、哲學、市場營銷學、法學等課程。在他們所學過的課程體系里,涉及的知識門類較多.這些課程中的知識內容,還尚未通過特定的訓練或參與實踐,經過實踐運用,形成一個互相聯系互相依賴的有機的知識總體,它們還是一個個孤立散亂的知識群落。因此,這些課程中的知識還不能被整體運用到管理活動過程的分析和研究中來。要說明和分析工商管理活動過程中的特征和規律,必須運用管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也需要綜合運用上述課程中的各種知識。因此,我們有必要找到一門課程,通過教學,讓學生經過特定的訓練,整合實際分析研究中所需的各門課程的知識,使其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總體,并能綜合運用,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迅速轉化。 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的能力,這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所具備的基本素質。所謂“讀”,就是能閱讀資料,包括紙質文本和電子文本的各種期刊雜志、報紙、網上的文章、數據以及專著、譯著、企業公司的報表、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等。并能讀懂,從中迅速獲取有用的信息,對之挖掘,歸類合并,提煉概括,為我所用,把信息轉變為未來的財富。所謂“寫”,就是能準確客觀地用文字(包括用筆用電腦)表達自己的思想意愿,形成文字材料,讓人從讀中理解接受和執行。“聽”,就是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各種信息,對順耳的和不順耳的,反對的贊同的各種話都要熱情大度冷靜耐心地聽,并能“聽”出講話者的真實意圖,從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要讓人愿意與你交流,把心中的話說完。如此,我們可能會得到我們想得到的或意想不到的信息。“說”就是善于用語言準確客觀簡明扼要地表達自己的管理理念、思想和方法,能讓聽者迅速領會接受并樂于執行,使管理活動正常進行并得以完成。上述“讀寫聽說”能力實質是對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所應具備的獲取信息能力、語言文字能力、思維應變能力、人際溝通協調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具體反映和表現。這些能力的培養建立也要求我們必須開設一門課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 我們知道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既不能像理工科學生那樣走進實驗室,親歷實驗過程,獲取實際經驗、知識與能力,也不能如財會專業的學生那樣走進會計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室,模擬財會工作實際操作,增長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技巧。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要進入實際操作活動,必需進入工廠、商場。但這么多學生,工廠、商場提供的崗位是有限的,難以滿足。即使有如此多的崗位,四年制本科或三年制專科的學生,如何又有如此長時間的一個一個的崗位都親歷到,完成一個個實際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呢 ? 這種“理想狀態”實際上是無法實現和執行的。因此,我們應該設計一門課程,它的功能有如理工科學生的實驗室,財會專業學生的會計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室那樣模擬真實工作的環境,模擬出工商管理活動的實際背景與過程,讓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直接進入模擬的工商管理的真實環境和管理活動過程中,研究分析和感受管理活動及過程,培養和提高他們綜合運用所學各課程中的各種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參與工商管理活動的實際能力,縮短他們與實際工作所需能力的差距。 從上述對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的現狀和特點,基本素質的要求,以及要求整合所學各門課程的知識的分析中,我們必須設計和開出一門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的后續課程——《現代企業管理案例分析》。通過精選的實際案例,模擬真實的管理活動的過程與情景,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在參與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整合所學各門課程的知識,進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提高他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縮短他們進入社會時知識與能力需求的差距,以便他們以后充滿信心和力量進入職場參與競爭,并能找到一份與之能力水平相適應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