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屆考前作文指導:審題立意 一、材料作文審題立意 一、審題立意方法: (1)抓材料主旨 文章的觀點從材料主旨而來,提煉觀點離不開材料主旨,因此,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關鍵是把握材料的主旨。 (2)抓關鍵詞句 關鍵詞句有的本身就是材料的觀點,有的隱含著作者的傾向。審讀材料時,只要找準關鍵詞句,再加以提煉,就能確定文章的立意。 (3)探發原因 審讀材料不能僅僅停留在材料所述事情的現狀上,而是要探求現狀背后的原因,或根據材料所述之果,探發形成此果之因。如下面一則材料: 一只蝸牛,很想做成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開始它想東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頂,可一計算,要實現這個計劃,至少需要3000年時間,只好忍痛放棄這個打算,后來它又想南下爬到長江邊上,看一看奔騰的江水,可一計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時間。蝸牛知道自己生命非常短暫,不僅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終死在草叢中。 (4)分析形象 材料中常常給我們提供一個或幾個形象,無論這個形象是以人或物的形式出現,它的言行總是會反映出一定的思想觀點,分析挖掘出這些思想觀點,就把握了材料主旨,從而提煉出文章的立意。如下面一則材料: 《撿貝殼的孩子》:在撒滿彩色貝殼的海灘/一個孩子撿了一個/又將它丟棄——/他一心想找到心中最美麗的貝殼/夕陽西下/伙伴們早已撿滿了滿滿一籃/而他/仍然在海灘上尋找,尋找…… (5)分析內在聯系 多則材料作文題,材料之間一定存在著多種關系,有的相同,有的相異。對這類材料,要運用辯證思維,從現象深入分析本質,抓住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出材料的主旨。立意時,可以就幾則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確定寫作重點,也可以把其中一則材料的主旨作為文章的中心,適當的提及其他材料。如下面由二則材料組成的作文題: 材料一:高速公路往往會在一段筆直平坦的道路后有意設計一個起伏很大的限速彎道,其目的是使開車的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避免由于很長時間高速行駛所形成的方向上的慣性而造成視覺上的誤差。 材料二: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繡花針穿線的時候,穿針者越是全神貫注的努力,他的手越會抖得厲害,線也越是不容易穿入。在醫學界,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顫抖”,意思是說,目的性越強越不易成功。 二、例文解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的文章。 有個人買了一件珍貴的瓷器,店員用破布將瓷器纏了起來,把它裝在一個大紙箱里,并在大紙箱的空隙里塞滿了廢紙屑。這個人覺得這些廢紙破布沒有用,而且是累贅,就將它們拿出來扔掉了。結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讀這則材料,可以產生不同的聯想或感悟。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例文】 微不足道 如果說破布與廢紙不重要,那你將得不到完整的瓷器,因為是它們保全了瓷器的尊貴與完整。 [簡評] 三、跟蹤訓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作文。 從前,有一對仙人夫妻常在山頂下圍棋。旁邊有一棵樹,樹上住了一只金絲猴。它長年累月地躲在樹上觀看這對仙人下圍棋,終于練就了非凡的棋藝。不久這只猴子下山了。它到處找人挑戰,未逢敵手。最后,竟連一流的高手也成為他的手下敗將。后來一位大臣自告奮勇要求應戰,宣稱自己有絕對的取勝把握。比賽那一天,大臣在桌子上放了一盤鮮艷的水蜜桃。比賽中猴子始終盯著桃子,結果它輸了。 要求全面的理解材料,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標題,寫一篇議論文;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二、命題作文 一、審題立意方法: 要抓標題題眼,題眼就是標題中的關鍵信息點,是確定文章立意的重要依據。命題作文,是作文命題最常見的形式,就是題目已經確定,不必再自行擬題。如:《愿景》、《北京的符號》、《我想握住你的手》、《提籃春光看媽媽》等。這看似沒有審題的難度,其實命題作文的針對性很強,帶有明顯的指向性。 我們要注意這樣幾點(1)要仔細分析題目本身的含義。(2)題目由哪些詞語構成,它們都有怎樣的含義,關系怎樣。(3)命題作文的材料范圍往往是個人經歷與社會生活。(4)命題作文一般各種文體都可以寫。 命題作文的標題大致可分為詞語式標題、短語式標題、句子式標題、關系式標題和喻體式標題等五類。 (1)詞語式標題 詞語式標題是一個詞語或一個概念,如“習慣”、“嘗試”、“安”、“和”、“讓步”等。這類標題本身就是題眼,就是立意重點。審題立意時,要理解這個詞語或概念所包含的內涵和外延,切入題意的深層。 如“讓步”。 (2)短語式標題 短語式標題是以一個偏正、并列、動賓等結構的短語形式出現,如“心靈的選擇”、“快與好”、“留給明天”。這類文題限制性更多,審讀題眼尤為重要。 如“心靈的選擇” (3)句子式標題 句子式標題常常以一個觀點式的形式出現,如“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一枝一葉一世界”、“近墨者未必黑”、“今年花勝去年紅”等。一般說來,觀點式標題的立意重點比較容易把握,標題本身就是文章立意的中心,只需要把著眼點放在尋找典當的論據來證明文題,或用生動形象的故事來詮釋文題。 (4)關系式標題 關系式標題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概念構成,概念之間形成某種關系。面對這類文題,首先要認清幾個概念之間的關系。 如“樹木·森林·氣候” (5)喻體式標題 喻體式標題留下更多的空間讓考生對應補充,把喻體具像化。 如“鳳頭、豬肚、豹尾”就是一個典型的譬喻性標題, 二 、例文解讀 請以“情在不言中”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不要寫成詩歌。不少于800字 [例文] 情在不言中 孔子曰“予欲無言。”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手段,但語言不能代替一切。當我們情感的波濤拍打海岸,心靈的洪水沖決堤壩時,我們需要無語。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不露痕跡的化妝是最高超的化妝,無需言語表達的情是最真切的情。 “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土地愛的深沉。”淚水,晶瑩的淚水足可以取代一切傾訴、一切吶喊、一切抒情的朗誦,因為這其中包含著詩人最深沉的愛。 橡樹和木棉相互依偎,沒有甜蜜的言語,沒有海枯石爛的誓言,有的只是深情的凝視。語言在此時已成為累贅,因為他們的愛已經穿越時空。 還記得第一次離家數月回到家門口的時候,母親和你的無言相對嗎?還記得第一次做出噴香的飯菜,母親那驚訝卻又無言的喜悅嗎?還記得為了你的學費,父親寒冬臘月奔波忙碌時你眼角閃動的淚花嗎?-- 生而為人,我們生活在各種情感——親情、友情、愛情以及對身邊每個人的愛戴——的包圍中,同時我們也被身邊的人默默地愛著。 天使叢飛,默默無聞地幫助失學兒童,用堅強的翅膀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成長的天空。他沒有炫耀,沒有自夸,而是在無語中做著人世間最偉大的事業,付出著人世間最偉大的真情。不言的情讓叢飛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人民的好兒子孔繁森,赴藏工作十余年,在地廣人稀的高原上默默地奉獻著。寂寞擋不住他對藏族同胞的愛,無語掩蓋不了奮斗的激情,他在默默無語中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真正的情感不需要言語。我們用無言接受著他人的愛,同時也應默默無聞地奉獻出自己的愛。正如《圣經》上所說,愛是恒久忍耐,愛是不自夸。情感的表達會因無言而更加原始真切。 情,在不言中! [簡評] 三、跟蹤訓練 白雪覆蓋,大地一片沉寂,忽而春風涌起,一片灰黑的土地轉眼間綠意盎然,讓人不能相信,那冬天里,這些種子曾怎樣在黑暗的地下舞蹈過呢?平靜的湖面如鏡般明澈,也會一瞬即風生水起,巨浪滔天,這種力量它如何孕育?世界上許多靜止的事物從未停止過運動。 請以“靜止就是舞蹈”為題,體裁不限,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審題立意答案】 一、材料作文審題立意 一、審題立意方法: (3)探發原因 蝸牛從開始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到最終死在草叢中,這只是材料的表明現象,只有發掘出造成蝸牛悲劇的原因才能把握這則材料的主旨。分析材料不難看出,造成蝸牛悲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立志不切實際,好高騖遠;一是不肯腳踏實地,不愿從平凡的小事入手來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這就是材料的主旨,由此可以找出許多立意,如確定目標要恰當;勇于拼搏,永不放棄;正視現實,笑對人生;干大事要從小事做起;人貴有實干精神等。 (4)分析形象 這是一首小詩,詩中孩子的形象非常美,從他執著地尋找美麗貝殼的行為中,可以發掘出“追求完美”的立意, 也可以立意為“知足常樂者”。 (5)分析內在聯系 材料一強調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精神處于緊張狀態,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材料二強調做事不能太有目的,不能太緊張,要適當地放松自己。兩則材料從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深入分析其內在聯系,又存在著統一性。這統一性就是材料的主旨所在,由此可得出如下立意:張弛有度,乃成功之良策;既要緊張,也要適度輕松;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分散注意力等。 二、例文解讀 【寫作提示】 本則材料涉及四個對象:“瓷器”“廢紙破布”“店員”“買主”。總體傾向是對“買主”對廢紙破布”的輕視持否定態度。據此,可以分別確立下面一些話題: 瓷器:如果沒有了保護…… 廢紙破布: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找準自己的位置,螺絲釘的精彩,天生我材必有用,累贅真的多余嗎?別小看任何事物…… 二者綜合:普通與高貴,有用與無用,主角與配角…… 店員:交流、溝通…… 買主:不能憑主觀臆斷,認識事物的實質,眼前利益與長遠眼光,學會放棄…… 二者綜合:專業與業余,愚與智,細節決定成敗…… 總體來說,最好的切入角度是從“廢紙破布”與“瓷器”兩者的關系入手,能夠談到看似沒有用的“廢紙破布”對“瓷器”的完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是最佳的立意。同時,從“廢紙破布”和“買主”引申出來的話題也都算符合題意。而從“瓷器”“店員”角度立意,則顯然等而下之。 三、鞏固訓練 【寫作指導】 這是一篇材料作文,呈半開放式,主題可以就一個角度或側面構思,但不能脫離材料,并且只能寫議論文。所以可以從猴子的角度展開,猴子本是非凡的棋手,但見了桃子卻三心二意,不能專注于棋盤,它的輸是輸在自己的意志上,輸在自己的欲望里。由此聯想如人生,生命中有許多誘惑,我們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必將得小失大,如文中之猴,徒留笑話,猴子失去的只是一盤棋,而我們失去的可能是一生,圍繞著“戰勝欲望”“理智與情感”這幾個話題聯想,便能深入主題。也可以從大臣的角度考慮,大臣能針對猴子的性格弱點,做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可見做事要把握關鍵,也可見戰勝對手要先了解對手,如此構思,便能成一佳文。 立意:從猴子的角度:最強大的對手是自己;戰勝自我。 二、命題作文 (1)詞語式標題 (2)短語式標題 (4)關系式標題 (5)喻體式標題 二、例文解讀 [簡評]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從“接受情感”與“付出情感”兩個層次展開,既論證了別人對自己的最真摯的愛往往是無言的,又深化一步,論證了每個人也應該對別人付出無言的情。構思的精巧,議論的深刻,陡然提高了文章的層次。 5、跟蹤訓練 【寫作指引】 (1)這個話題具有思辨色彩,以寫議論文為佳。首先我們從“靜止”可聯想到生命的一個停頓、一種安靜,人為什么要安靜,想和尚面壁是為了什么,一是反省,一是破禪。那么我們人生安靜也是為了求得自己的更新,道德的進步;是為了在寂寞中苦心而求孤詣,為了學術的成果,為了事業的前進,多少人在喧囂紅塵中默然孤坐,而這樣的安靜其實是為了等待一個驚世的爆發,一個絕世的舞蹈。而“舞蹈”是生命更新的動力,是美的韻律的呈現。再讀材料聯想,這世界運動是永恒的,萬物靜止是個假象,其實都在生生不息,如蛹化蝶,如沙礫變成珍珠,如種子在黑暗的地下怒漲的生命,這樣就可聯系科學家、思想家等人來論證論題。還可聯想到靜止的文字與涌動的思想,多少哲人偉人已逝,而透過發黃的紙張,我們依稀可見他們錚錚的鐵骨,他們的諄諄善誘,他們的悲天憫人,他們的積極入世,他們的舍我其誰等。 (2)立意:“靜止”可以理解為長期的積累、平凡努力、勤奮付出等,“舞蹈”可以理解為驚世爆發、一鳴驚人、成就人生、取得成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