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篇)本篇介紹大明湖北岸西段。

大明湖北岸西段導游圖。

滄浪亭。
上篇就有博友在留評時發問了:不知大眀湖畔可有“乾隆遇夏雨荷處”?有的,這里就是,后面還有,好幾處呢。有了瓊瑤阿姨的杜撰和電視劇《還珠格格》的造勢,精明的濟南人怎么會在大明湖畔造不出一個甚至數個“乾隆遇夏雨荷處”呢。

您看,這就是穿著緊身褲、旅游鞋的乾隆爺和帶著眼鏡的夏雨荷姑娘。“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被網友惡搞的網絡流行語哈。

滄浪亭建筑群。
這滄浪亭是仿照蘇州滄浪亭建造的,所以取名為小滄浪亭。建筑群包括荷香村、天香園、鐵公祠和小滄浪亭本身,它采用了借景的建筑手法,南面不見圍墻,把園外大明湖的粼粼波光和園內的亭臺樓榭、假山花木連為一體,再現了中國傳統園林的建筑風格。

滄浪亭小景。

北岸湖畔。

湖畔小景。

溫馨一幕。

北岸湖畔。

明湖柳。

明湖柳。

這是個什么亭來著。

遠望大明湖東岸超然樓。

明湖柳。

來到濟南,首先您得知道一副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因為它準確概括了古城濟南柳綠荷香、湖山掩映的獨特風貌,遂成為千古名句和濟南的驕傲。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歷史學家劉鳳誥的山東提督學政任期已滿,奉旨回京。劉回京之前,山東巡撫、著名書法家鐵保在小滄浪亭設宴為他送行。劉十分贊賞小滄浪亭的精巧別致和周圍的湖光山色,便隨口說了一聯,由鐵保揮筆寫下,這就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幅對聯的來歷了。
“大明湖”三字,上篇已介紹過了。
這個搖椅坐坐是要收費滴。

雙橋。

北岸湖畔。

湖畔游人。

湖畔游人。

內弟一家。

其樂融融。

櫻花正開。

北岸湖畔。

柳岸春深。 (未完待續)



齊魯行·大明湖(西岸) 齊魯行·大明湖(北岸西段) 繼續編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