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傳兩個段子。 段子一 問:什么情況下,你相信這個世上沒有上帝?答:自從買了A股創業板股票以后。我天天都覺得自己才是上帝。 段子二:創業板行情已經從騙子太多,傻子明顯不夠用階段,進入傻子太多,騙子明顯不夠用階段。
花無百日紅,海拔太高的創業板總有故事說不下去的時候,很多人在尋找下一個創業板機會在哪。不少朋友的觀點是:港股的創業板有望對標,并復制A股創業板的路徑與賺錢效應。毫無疑問,這種簡單粗暴的對標,是完全沒有弄清楚港股市場結構與游戲規則的原因,就如同MSCI對旗下香港小型股指數做半年度調整一樣。
昨天(5月13日),MSCI公布了針對旗下指數產品的半年度調整結果,其香港小型股指數(MSCI HongKong Small Cap Index)新納入了19只成分股。
他們分別是:耀才證券(1428),時富金融(0510),中廣核美亞(1811),中廣核礦業(1164),中國金海國際(0139),中國智慧能源(1004),匯財軟件(8018),民豐企業(0279),恒發洋參(0911),華虹半導體(1347),正道集團(1188),卓智控股(0982),江山控股(0295),光啟科學(0439),偉祿集團(1196),申銀萬國(0218),天行國際(0993),SINCEREWATCH HK(0444),新確科技(1063)。
很多人建議格隆匯從這些新晉指數的“貴族”中去挖掘投資機會,這個建議貌似不錯,但,你有沒有覺得這次指數調整相當奇葩?
是的,稍微再香港呆的久一點的投資者,都可以輕松發現,這19只所謂的新晉新貴,居然有不少劣跡斑斑的“老千股”——把一批老千股納入指數,這個指數到底是在給市場添磚加瓦,還是在添堵?
MSCI:話語霸權中的瑕疵與誤導 MSCI(Morgan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大摩與國際資本公司合作開發的重要的全球指數,總的來說,其指數具有很好的國際市場代表性,這一點沒問題。但香港股市有其特殊性,作為指數提供商而非研究機構,MSCI的指數無法顧及這些特殊性。事實上,MSCI的指數編制方法基本全都遵從其Global Investable MarketIndexes Methodology——簡單地說,其目的是為了以盡量少的成分股覆蓋盡可能大的市值,權重也主要以流通市值為基礎,另外就是考慮流動性和行業。
這是一種純粹基于客觀數據統計的指數編制方式。對于香港股票市場,尤其是中小股票,這種編制方式不可避免地忽略了老千股這一香港特有的現象,導致指數中的個股存在巨大的風險。一旦某些老千股由于炒作等原因達到MSCI的市值和流動性標準,就很容易進入指數成分股。(關于老千股,格隆匯會員已經有很多討論,詳情可以參考《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必讀之:格隆匯“防千手冊”》。)就以本次指數調整的成分股為例:天行國際(0993);新確科技(1063);匯財軟件(8018);中國智慧能源(1004);中國金海國際(0139)這些或多或少有些許疑點。尤其是天行國際(993),如果評千王之王,估計可以評前三了。它歷史上配股,合股不斷(見下圖)。 如果某公司是確定的老千,對于那些股市經驗尚淺的股民來說,因為信任MSCI這個牌子而買入這些MSCI背書的股票無異于慢性自殺,就更不談從這些所謂的新晉貴族里去淘金了。
是的,我們想說的是:MSCI這種只論塊頭的指數編制方法,存在著相當的誤導。鑒于MSCI的全球影響力,我們要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提醒投資者當心MSCI香港指數存在的重大缺陷,選擇MSCI香港小型股指數中的股票一定要小心——至于那些跟蹤和必須復制這個小型股指數的被動式基金,我們只能表示同情。
格隆匯港A100指數:除了兼顧價值與成長,更杜絕老千 良好的市場指數,除了要具有市值和行業代表性,同時應該堅決剔除缺乏基本誠信和道德的老千股。這除了遵循合理的指數編制規則,更需要足夠的研究覆蓋面和洞察力。
格隆匯也正是基于這個出發點推出了格隆匯港A100指數,同時也希望通過這個指數,讓廣大投資者摸清這輪港股牛市的脈搏——實際上,與其說這輪港股牛市是普惠所有港股的,毋寧說更像是定向的“港A股”牛市——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三個代表: 1、代表著內陸經濟 2、代表著價值低估與未來的成長空間 3、也代表著南下資金的口味偏好于進軍方向
這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港A股”,以及“格隆匯港A100指數”才是這輪港股世紀牛市的真正方向。過去一個多月的行情在證明這一點,未來持續的行情會繼續證明這一點。
“格隆匯港A100指數”自3月24日發布日起截至今日收盤,指數累計收益率為50.24%,相比MSCI香港小型股指數和恒生小型股指數均有大幅超額收益:
“格隆匯港A100指數”是根據格隆匯眾多會員分享的研究成果,經過格隆匯詳盡整理分析之后編制的。格隆匯的平臺匯集了大量優秀的行業精英和港股投資人士,在港股覆蓋面和研究深度上具備一般機構沒有的先天優勢。通過會員的辨別篩選,格隆匯港A100指數成分股普遍具有良好的投資價值和成長性,避免了老千股魚目混珠,且兼顧個股流動性和行業代表性。(格隆匯在每日早報公布港A100收益率,可關注公眾號“格隆匯”。指數成分股和編制方式詳見文末附注。)
在5月初港股市場平淡甚至調整的檔口,格隆匯在5月8日發出文章《BUY in May & GO away:5月是港A股最后及最佳的上車機會》,旗幟鮮明呼吁大家把握好5月這個難得的布局機會。現在看來,那時正是在港A100指數回調的最低點。
我們一直很堅定的堅持我們的觀點:這是一波你無法想象的大牛市,而5月則是最后的埋伏機會。關于具體的投資標的,港A100指數成分股確定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如果你新來港股,對于港股不是那么熟悉,那么你可以基于這個股票池,篩選適合自己操作的股票。而如果你已經是港股市場的老手,那么港A100指數背后的邏輯則是這一輪的牛市中最佳的選股原則。
最近恒生指數相當淡靜,甚至是掉頭走弱,但格隆匯港A股中的諸多低估公司,尤其以網龍為代表的TMT領域公司(按格隆匯會員們的說法,網龍是截止目前唯一獲得了基金經理與大媽共同認可的領袖級港A股),表現堪稱如火如荼。
這種反差,你有沒有感受出一些什么不同味道來?至少,你該知道怎么做?
是的,這是一波前無古人的大牛市,更是一場“港A股”的盛宴。你需要做的是利用5月的調整時機,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做多中國的傳略轉型。
有個格隆匯資深會員曾經這么評價港A股:“現在的港A股就是2013年內陸的創業板。”
如果這樣對標,這意味著,港A股整體可能有5倍以上的空間。 也許是個笑話。但,牛市,什么奇跡不會發生? 我們拭目以待!
附注一:格隆匯港A100指數編制規則 格隆匯港A100指數是基于100只港交所上市股票的等權重指數,由格隆匯官方編制,于3月25日起發布,以3月24日收盤價為基期,基期所有成分股權重均為1%。參考國內外通行的等權重指數編制方式,為充分反映等權重指數的特點,在兼顧指數成份股的變動率較低的基礎上,該指數于每季度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后進行調整,將成份股的權重重新設定為1%,同時根據情況考慮成分股的變更。(5月14日前曾采用每日調整至等權重的編制方式。由于此種方式的權重調整過于頻繁,不利于追蹤,5月15日起改為上述編制方式,并追溯至基期。特此說明)
附注二:格隆匯港A100指數成分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