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會老,地會荒,書卻永遠不會老,不會荒。日前,鐘情于讀書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胸藏文墨虛若骨,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常讀書,亦是一種極好的養生。自古至今,以書為友者多能長壽。經常讀書可以延年益壽,這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識。唐代詩人白居易活到80多歲,臨終前還握書不舍;至圣先師孔子一生坎坷,顛沛流離,最終活到73歲,愛讀書,顯然是他受益匪淺的養生之道。南宋詩人陸游,常靠讀書怡情,他的切身體會是“病中書卷作良醫”。清代沈復說:“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惟讀書可以養之。” 書是人們的精神食糧。讀書與養生有密切的關系。世界文豪高爾基說:“讀書是高尚的享受。”我國西漢文學家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老年人讀書更是益壽良方。與書結緣的老人則能較快地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新的環境,與書心氣相通,覺得很充實。霞映殘月的清晨,鳥棲蟬鳴的午后,或者搖曳夢幻的夜晚,憑窗獨坐,一茶一書一筆,坐地尋游,訪密探幽,在古賢今哲所論述的廣袤空間里縱橫,益以智,增見聞,長知識,忘了一切得失榮辱,擁有一份恬淡求知、解讀人生的心境,不知不覺中陶冶了情操。 “書自心靈深處香,月人峰巒缺處明。”與書結緣,看到春華秋實、風花雪月,讀到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領略秦漢冷月、盛唐樂舞、荷馬悲歌,將滄桑人生百態盡收眼底,聽歷史的脈搏,嚼人生的甘苦,探尋其中規律,細究個中緣由,自是一種美好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