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北美氣候圖”,觀察: ①哪一種氣候分布的面積最大?(溫帶大陸性氣候) ②東南部是什么氣候類型,成因是什么?它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分界線的緯度大致是多少?(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成因是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北緯35o) ③大陸西岸,北緯30o~40o之間,是什么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 ④美國與加拿大的分界線西段大致緯度是多少?(北緯49o) 觀察地形對北美天氣變化的影響圖 (1)落基山脈對北美氣候產生了什么影響?(當溫和濕潤的西風①到達西北部海岸時,受到落基山脈的阻擋,使其影響僅限于沿海地區,與西風有關的氣候類型如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也就僅分布在沿海地區。廣大的大陸內部難以受到海洋暖濕空氣的影響,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它也是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的原因之一) (2)中部平原對北美氣候產生了什么影響?(中部大平原貫通南北,冬季極地冷氣流③可從北冰洋上空長驅直達南部墨西哥灣,氣溫突然下降,形成大風和寒潮天氣。夏季墨西哥暖濕氣流④也可自由北上,使本區中部和東部普遍暖熱) (3)從圖中可看出,從北部來的干冷風②為何可越過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亞山脈,到達東海岸?(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古老的高原山地,經過長期侵蝕,海拔低,對氣流運動影響不明顯) ①絕大部分在溫帶(南部為亞熱帶); ②平原面積占全國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積廣大,約占世界耕地面積的10%; ③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灌溉、航運和發電提供了良好條件。密西西比河在 29oN處注入墨西哥灣; ④美國礦產、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豐富。 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的3%。地區生產專門化程度高,其好處是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詮釋美國農業帶分布: 農業帶的分布與氣候類型有密切關系,我們只要將兩者對照,就能根據氣候的分布理解農業帶的分布特點。 ①美國的東北部,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由于降水較多,適宜牧草的生長,加之人口密集,對乳肉的需求量大,所以發展成為全國的乳畜帶。 ②乳畜帶以南,仍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但這里熱量比較充足,生長期較長,能種植玉米,成為美國的玉米帶,為乳畜帶提供精飼料。 ③小麥區主要位于中部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分南北兩塊,北為春小麥區,南為冬小麥區。農業地域類型為商品谷物農業。 ④棉花帶主要分布在35oN以南,這里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其棉花生長的條件類似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夏季降水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長,秋季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的收摘。 ⑤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分布在西部的落基山脈和高原盆地,這里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地廣人稀,多為天然牧場。其地域類型為大牧場畜牧業。 ⑥西海岸的水果灌溉農業區屬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發展為灌溉農業區。 ⑦西海岸40oN以北,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降水多的地方發展畜牧業和林業;降水較少日照較多的地方種植小麥。 ⑧此外在墨西哥灣沿岸還有亞熱帶作物帶。 東北部工業區發展成為美國最大工業區的原因: ①這里是西方殖民者最早的落腳點,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 ②有阿巴拉契亞山區豐富的煤礦; ③五大湖西部豐富的鐵礦; ④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便利的水運; ⑤肥沃的平原,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南部工業區主要工業部門有石油、飛機、宇航、電子等。 西部工業區是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宇航、電子、飛機制造等工業發展較快。舊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興電子工業的中心。 如圖,美國的氣候以落基山脈為界,分東西兩部分,以東以35oN為界,北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以西30oN~40oN為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以北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