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用藥,絕大部分人關心是用量與用藥時間,其實,有些藥物對送服的水溫也很有講究,有幾類藥不宜用熱水(一般是指超過60度),否則會產生物理或化學的變化,影響療效
一、高溫易失活的藥物 主要是消化酶類、各種活菌疫苗及含活菌的制劑。酶類是活性的蛋白,遇熱會高性凝固變性至基本失效,臨床常見的胃蛋白酶合劑、復方淀粉酶口乳液、胰蛋白酶、多酶片等。疫苗遇高溫會滅活,不能再起到免疫機體、防止疾病的作用。活菌類制劑起作用的主要是活菌,外部溫度一高,容易被滅活失效,這類藥如整腸生、媽咪愛等。
二、遇熱水會發生氧化還原的藥物 如維生素C、維生素B1等,因其化學結構不穩定,遇熱會被氧化或還原而影響療效。
三、膠囊類 膠囊的主在成分是明膠,遇熱會變軟融化,從而影響藥物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特別是腸溶膠囊,其成分可能在胃中會被胃酸的強酸性成分所破壞分解,引起藥物失效甚至不安全。還有些藥物是緩釋劑型,膠囊遭破壞后會對藥物的整體劑型設計有影響,對藥物的吸收釋放有影響,進一步影響藥物的安全有效。
四、含揮發油類成分的中成藥 常用的這類中藥有柴胡、金銀花、藿香、薄荷、荊芥等,這些藥物有芳香氣味,以解表開竅的功效為主,這也是揮發油成分的主要功效。揮發油遇熱易揮發分解,在服用含這些成分的中成藥時,水溫不宜超過40度。
五、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易水解,隨溫度升高水解速度加快,水解后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可引起青霉素樣過敏反應。沖服阿莫西林要控制好水溫,最好在40度以下或涼開水,沖后不宜久放,應立即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