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亦稱《李翕頌》、《黃龍碑》。在甘肅成縣天井山。東漢建寧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西狹頌》位于成縣縣城西13公里處的天井山下魚竅峽中,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俗稱《黃龍碑》,別稱《惠安西表》。頌文主要記載了東漢武都太守李翕率眾開天井道政跡。摩崖頌碑呈長方形,縱3.06米,橫3.75米,由額、圖、頌、題名四部分組成。上為篆額“惠安西表”四字,額右下方為《五瑞圖》,即黃龍、白鹿、嘉禾、木連理、甘露降及承露人,《五瑞圖》是對李翕德政的形象表述和對西狹碑文的生動補充,是了解和研究漢代繪畫雕刻藝術的寶貴遺跡。其左是正文,后面是題名。 正文分表文和頌詞,凡20行,共383字,每字5至6厘米見方,為漢代隸書?!段鳘M頌》碑文四周有諸多歷代文人的鐫刻,已成摩崖頌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杀嬲J者有14方,以宋代為多,有7方,明代1方,清代4方,民國2方。在西狹溝中,還有耿勛碑等摩崖石刻二十多處。溝口存有李可染《西峽頌》碑題。 《西狹頌》朱拓舊本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