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經方 倪海廈:經方是經典之方,也就是不需要改變的,用了幾千年都不會有問題的。它的定義就是從張仲景開始,而張仲景呢實際上他是集經方之大成,經方并不是他寫的。經方是早就有了存在的東西。那包含著孫思藐,孫思藐是唐朝初,張仲景是漢朝末年。所以他們有時空有交接的地方。孫思藐剛開始寫的《千金要方》,但《千金要方》寫完這以后才看到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結果看到《傷寒雜病論》很好,就重新把《千金要方》編輯過,取名《千金翼方》。翼就是說我原來寫的《千金藥方》有了《傷寒雜病論》的加持,長了翅膀一樣。 所以歷代經方家以張仲景為主,然后孫思藐這一派,孫思藐后來也是走經方這一派。所以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經方。傳承下來也可以叫他傷寒家,也可以叫做經方家。 傷寒派和溫病派
倪海廈:中醫呢,從千年以來就有寒、溫之爭,不是說從明朝開始的。溫病派的人認為說:臺灣是亞熱帶的地方,是屬于濕熱的氣候,只會有溫病。所謂傷寒就是傷于寒,這個寒冷的話大陸北方才會有,南方不會有,所以我們應該用溫病的藥。而張仲景的經方里面并沒有溫病的方子在里面,因為張仲景他沒有來過南方,所以他不知道有溫病,所以我們要用溫病的藥。從這個基礎點,溫病派的藥就盛行于臺灣。實際上他們對經方并沒有真的了解。經方里面,我們開始“傷寒論”有三個處方,就是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太陽中風就是桂枝湯了,太陽傷寒就是我們所謂的麻黃湯。還有第三個就是太陽溫病,張仲景有開處方,叫作葛根湯。那這個葛根湯為什么……為什么我們定義為溫病?溫病并不是說因為地方的濕熱,因為地方的氣候,才濕熱,造成你的病,叫作溫病。他們溫病派的觀點是,在我個人認為說是,不是很正確的。而溫病呢是在一種溫熱的條件之下得到的病,比如說,我們小孩子在跑出去,即使是冬天,夏天都一樣,那小孩子喜歡愛玩呢,跑出去玩了一整天,那流了汗很多。那玩的時候,中間是不是很熱,身體很熱,不斷地流汗,在熱的流汗的狀態之下,得到了感冒,我們叫作溫病,而不一定是說環境造成的。所以冬天呢,我們會開溫病的方子,開葛根湯。那如果夏天的時候,他得到這種感冒,可能是傷于寒,比如說夏天的時候太熱了,小孩子呢,受不了熱就跳河水里面游,冰涼啊,很涼快呀,結果出來得了是寒癥,這是傷寒,我們開的是麻黃湯。所以說,并不是說因為北方寒冷才會有傷寒,南方溫熱、濕熱也會得傷寒。 梁冬:過去有一段時間呢,江南才子,有錢人也比較多。那他們的主要觀點就是用溫病的方法呢,慢慢從清、民國以后變成一個主流了,于是中醫用藥都是很溫和的,當然也不能說因為溫病派就溫和。但總體給人的感覺,是慢吞吞的、治不了急癥的。 倪海廈:沒錯,現在的中醫呢,就是不求無功,但求無過。那這種想法呢,是很不正確的想法。他們也奉張仲景為“醫圣”,可是他們不會去用里面的方子,因為他們幾代傳下來說看過人家吃麻黃桂枝吃得死掉了。還吃大黃芒硝,下痢不止死掉,所以這個藥不能用。實際上這是斷章取義,你不能說幾句話,就把它前面的功勞全部打翻掉。你要善用桂枝,善用大黃,善用芒硝,善用麻黃。當病人需要這個藥物的時候,你開對癥,病人會恢復的非常快。所以這個藥就是對那個病人來說它就是補藥。那你如果開的不對癥,病人病情沒有改善,你一直用溫病派的藥,沒有把這個邪排出體外,而用一種滋陰的方式,或者是用涼藥,寒涼的藥,來去一些濕熱的病,實際上病根并沒有去掉。病人吃吃吃,感覺有效,感覺又沒效,有的時候好一點,有的時候又沒好一點。而且,有的時候的好壞呢,實際上是根據當時的節氣的改變。比如說,我們《易經》里面的六爻,五是個極數。比如說寒冷,現在下雪,再寒一定超不過五天,到第六天一定會回春;再熱超不過五天,第六天一定會涼下來。好,所以數都不超過六。當他的身體的第二個階段,他癥狀會緩解,那時候他吃著溫病的藥,他覺得不錯啊,可是緩解的時候,那個病情可能會轉移到別的臟腑或別的經絡的時候,那病就出來了。病就出來了以后,病人想誒,我身體又不好了,又是另外一個病。那病人不知道。這個是原來的病情在持續變癥,在改變,一直在往身體里面去侵犯。那醫師呢,認為:誒,你看,吃了我的藥,第五天、第六天以后,病人好很多了,好,代表這個藥有效。然后,后來這樣病人便秘了,或者是什么,可能是另外一個原因造成的。并沒有深入地去追尋它,也沒有依據,我們所謂的辯證,經方的辨證法,就是我們可以很明確按照病人陳述的癥狀,而知道病在哪個地方。那比如說病人來初診的時候,我們知道病人一出汗,你的病是在表,在皮膚表面上。癥狀都是在表,那我們用發表的藥。那如果病人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個禮拜以后,那可能一個禮拜以前,它還是表癥,到現在才來的話,他的癥狀出來,已經到里癥。那里癥可能走到內臟去了,或者還在這個“三焦”系統里面,或者在臟腑之間游走。那我們中醫呢,就是從這些身體上發生出來的一些癥狀,來判定你現在的疾病在哪個地方。我們可以推理回去,認為你一個禮拜以前你是怎么樣子。 梁冬:好,那剛才我們講這個倪師您在臺灣,剛剛開始學醫,后來呢去學的是經方派,和當時主流的那種溫病派呢,不太一致。你也發現了這個經方派呢,在治療效果上呢更加摧枯拉朽一些,溫病派呢,更溫和一些,變成了是治不好人也治不死人的那么一種狀況。 倪海廈:我們真正的這種經方中醫呢,我們的生理病理解剖學,都是按照《黃帝內經》來看,我們采用的藥典的藥性我們是按照《神農本草經》來看。溫病派都是以《本草綱目》來看,生理解剖學病理學完全是西醫的那一套。 中醫科學不科學? 倪海廈:美國人對科學,科技的定義,搞得非常清楚。
梁冬:哦,科學和科技不一樣? 倪海廈:不一樣。科學,科技的英文字就不一樣。英文字的科技是Technology,科學是Science。 梁冬:哦。 倪海廈:科技的東西,就是要很多的儀器,日新月異,要更新的。所以,整個太空中心是全世界最高科技的中心。科學,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它是一個定律,假設,驗證,跟結果。比如說,弗蘭克林,他假設有電存在,那他就去驗證,他在那個雷電交加的時候放風箏,他被電到,結果,確實有電存在。所以,真正的科學家,都是經過一個假設,驗證結果,能夠通過這個驗證的結果,叫做科學證據。 梁冬:嗯。 倪海廈:我假設西醫是對的。好,乳癌,西醫給開刀化療,驗證的結果呢病人死掉了。肝癌的,西醫做栓塞、開刀呀,開完刀看看肝癌的結果如何。胰腺癌,西醫化療,那結果呢,病人也死掉了。好,那請問為什么不假設中醫是對的呢?如果你真的是科學家,你用科學來說中醫不科學的話,你不了解什么是科學。等于是說,你不了解“科學”這個名詞的定義,你用“科技”的觀點來確定我們,所以你是錯誤的,引用不對。所以,中醫科不科學,首先要假設中醫是對的,讓中醫來驗證,我們來看看結果。 梁冬:嗯哼。 倪海廈:經過假設,驗證,結果這三個步驟,叫做科學證據。醫院的檢驗報告,什么膽固醇很高,血糖很高,那是科技的證據,人家就化驗你血糖嘛,放一些化學的成份的東西在里面,把你血糖驗出來,你的指數是多少,膽固醇是多少,驗出來了,這是科技耶,這不是科學!
梁冬:嗯。 倪海廈:所以,西醫的血糖機每年都在更新換代,因為它是科技嘛。如果科學的話,不需要,從頭到尾就是不需要,因為科學已經是定律了。 梁冬:是真理。 倪海廈:真理。所以,經方就是科學呀。我現在用的方子,從來沒有出過傷寒,金匱的。可是,我們治病的時候,從感冒一路治到癌癥,都不需要換方子,這都是經典之方。 梁冬:都是反復印證了嘛。
中醫治甲流(流感)
倪海廈:用大青龍湯。絕大多數是大青龍,它祛邪而不傷正。 梁冬:您跟我們講一講這個大青龍湯? 倪海廈:可以。我們有兩個方劑,一個叫小青龍,一個叫大青龍,小和大,并不是說小的力量就小,大的力量就大,完全不對。小青龍有時候比大青龍還兇。而是中醫用寒熱來看這個病,中醫認為說,表寒,里寒,所謂表寒,里寒的意思就是,比如說你全身的皮膚毛孔是塞到了,病人惡寒怕冷,肌肉關節會痛,沒有汗,好,這就是表寒了。毛孔塞住了,沒有辦法排汗。里寒呢,就是肺里面的問題。那病人我們會問他,你口渴不渴啊?不渴。你想喝熱水還是喝冷水?哦,我想喝熱水。好,然后這個,我們就知道里面是寒的,甚至于吐出來的痰是比較清白的,我們知道里寒。所以病人當出現表寒、里寒的時候,我們會用到小青龍湯,而現在的甲流呢,就H1N1,我們看到的都是表寒,表面是寒的,沒有流汗,肌肉關節痛,然后呢,病人又發中溫的燒,里面是很熱的,所以咳出來的痰是很黃稠的,同時病人口渴,喜歡喝冰水,沒有胃口。在這種狀況之下,這是標準的大青龍湯。而這個大青龍是中國傳了幾千年,是用來治療瘟疫、時疫的第一線處方。會傳染性的瘟疫,都是用大青龍湯。大青龍湯呢,一共七味藥,就是麻黃,杏仁,石膏,炙甘草,然后桂枝,生姜,紅棗,這七味藥。那七味藥的組成呢,非常的妙,為什么大青龍可以治療甲流,各種的流行性感冒?因為它的目的并不是要把病毒殺掉,它是要把病毒排出體外。中藥治病就是一種是汗法,取汗,讓病人流汗;一種是用吐法,吃了藥以后,病人吐痰出來,吐出來;還有攻下,從大便小便排出來。用“汗、吐、下”這種方法。那西藥呢,你發熱,用抗病毒的藥,去殺這種病毒。病毒是這樣子哈,你不去殺它,它不會去變異,你殺它以后,它下一代就改變。 梁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倪海廈:對。它的下一代就改變。所以你現在研究出來的疫苗,它下次出來的又不一樣。你又要再去研究一個新的疫苗,你永遠趕不上它變異的速度。這是因為你一刺激它,它在改變的。那如果你不刺激它呢,可能兩千多年來,如果沒有這個疫苗、抗生素去刺激這些病毒的話,兩千年以后,現在的病毒跟兩千年以前是一樣的。但是,妙就妙在哪里?即使病毒經過變異,一直在改變,病毒、病株啊一直在改變,在改變所以不斷地新的疫苗,抗病毒的藥出來,嚎,但是呢,我們的大青龍湯居然還是適用。為什么?因為我們從頭到尾就沒有一個觀念要趕盡殺絕這個病毒。我們只有一個觀念,如何把病毒排出體外,而不傷到人的身體的正氣,所謂人身健康不傷到。就是在無傷害的狀態之下,同時把病毒請出身體之外,這就是大青龍湯的方意。 梁冬:它的策略不一樣,一個是消滅它,一個呢,是請它出去! 倪海廈:對!就好像你家有個不友善的朋友進來,你還沒有講兩句話,你就開槍把他打死的。好像有一個太過度的防御。你就好言相勸,你出去就好啦。出去就沒事了嘛,連警察都不用叫,他就出去了。“唉呀,對不起,我走錯地方了!”他就出去了。好,那也不會冤冤相報。你可能把他殺了,可能他下一代兒子要來報仇,那你家兒子要去找他報仇的話,然后冤冤相報,這是不對的想法。 梁冬:那大青龍湯它怎么煮?它怎么會有這樣的效果咧? 倪海廈:對,大青龍湯為什么兩千多年來一直溫病派不敢用?因為里面有麻黃跟桂枝。那麻黃跟桂枝,一般現代溫病派聽到麻黃桂枝,不要說開這個藥了,光是聽到就已經手軟腳軟。好像看到蛇蝎一樣,避之唯恐不及,因為這個大青龍湯第一個有麻黃,麻黃呢,它是宣肺,所謂青龍,我們講的青龍講的就是麻黃,麻黃顏色是青的。吃麻黃下去以后,它會把肺里的肺泡打開來,肺主皮毛,所以麻黃一下去之后,毛孔就會打開,可是你光靠麻黃打開來皮膚毛孔的時候,那個汗不會出來,所以一定要有桂枝來輔助。在桂枝,中醫的觀念是解肌,肌肉上面的問題哈,認為這個要用桂枝,所以病如果在肌肉上面,我們用桂枝下去,肌肉的汗液——津液呢,有了桂枝以后就會被桂枝推到皮膚下面,順著毛孔出來。所以桂枝麻黃用在一個方子里面的時候,如果你不加其它的藥,病人感冒好了,可是一定會脫水。 梁冬:哦,因為他把它排出來了。 倪海廈:對,排出來了。所以它會加了生姜和紅棗,生姜呢,它本身顏色是黃的,它入胃,在胃里面。 梁冬:對,因為它顏色是黃色的。 倪海廈:所以過去我們惡心啊,那個孕婦懷孕的時候,妊娠期間的惡心很重,我們講,要用干姜啊,生姜,黃色它能夠溫胃,能夠補胃的津液。紅棗呢,它是大棗,也是色黃的,它也是能夠補胃里的津液。因為病人胃口沒有了,胃口沒有我們要讓他胃氣恢復,胃的蠕動恢復,所以我們用生姜,紅棗用在一起。那我們用麻黃的話,在經方里面,大家如果有興趣研究經方的,你會發現到很奇妙,只要用麻黃的時候,就一定配合了杏仁在里面。為什么?因為杏仁顏色是白的,中醫認為白色入肺,你麻黃一下去的時候,如果沒有杏仁的時候,肺里面就干枯掉了,肺好像天上的云一樣,那肺一干枯掉,萬里無云,那熱都熱死了,輻射線,紫外線什么都進來。所以一定要把肺的津液補足。好,所以我們在用麻黃配合了杏仁在用的時候,麻黃跟杏仁一定是等量,比如說我們麻黃有兩錢,杏仁就用兩錢,麻黃用三錢,杏仁就用三錢。在麻黃、杏仁比例劑量上控制得很好的話,你麻黃用得多,也不會傷到肺的津液,因為和杏仁,一攻一守。那石膏呢,這個藥很重要,這就是溫病和傷寒家最大的差異在這里。現在溫病派沒有犀角可以用,國際動物保護法不準犀牛再買賣,所以他們去熱解毒很難。他們過去都用犀角,用犀牛角來解毒,去熱,就是高熱的時候一定要用犀牛角,犀牛角多貴呀。而經方從來沒有用過犀牛角。我們發高燒的時候,去熱解毒的時候,我們用的是石膏——所謂的白虎湯。為什么叫白虎,不取名叫作白老鼠,白兔或者是白狗?就是告訴我們后學者,你要用石膏的時候,劑量一定要夠大,1兩以上——2兩、3兩、4兩以后就是白老虎。你用的劑量不夠,比如說你用8錢、1兩下去,病人沒有退燒,你認為這個白虎不能退燒,實際上你錯了。你可以繼續加到2兩3兩地用沒關系。一般這種外感風寒,這種H1N1,甲流這種表癥呢,大概1兩就夠了。所以石膏,在這是退熱用的。還有中間的炙甘草,這個炙甘草用得非常的妙。一般來說,我們中醫看甘草,一般有生用甘草,還有炙過,炙過就是用蜂蜜給它炒過。甘草是甘味的,甘味入脾臟。除了能夠把脾臟的津液補回來,同時可以開胃。可是我們這個處方里面,我們要用炙甘草,要用蜂蜜炒過,因為蜂蜜它炒過以后,蜂蜜那個味道就不是甜味了,就是變得有點苦味,因為你燒焦了嘛,苦味的藥入心臟。所以,甘草炙過以后,它配合在麻黃、桂枝里面,不但不會引起動悸——很多中醫呢,不敢用麻黃桂枝就是,一吃下去之后,心臟動悸的很,心跳很快。他不曉得,用加了炙甘草下去就可以,炙甘草的目的就是要預防病人有心悸的現象。所以,如果這個處方我們用在兩個人身上,一個是正常人,心臟沒有問題的人,我們用這個處方,炙甘草就可以開,跟桂枝麻黃等量。但是如果用在是有心臟病的人身上的話,我們炙甘草就要重用了。比如的桂枝麻黃3錢,炙甘草可能用了8錢到1兩。大劑量下去,病人就不會有產生,不會產生動悸的現象。
那這個藥下去以后,從腸胃里面的津液,正常的津液里面,正常的津液,肺里面的津液全部因為桂枝、麻黃,把這個有病的津液通通提到皮膚表面上,流汗流出來,在把病毒趕出去的同時,杏仁、石膏、生姜、大棗把這個喪失的津液同一時間補回來,這個動作是同時完成的。所以當你得甲流的時候,你一喝大青龍湯下去以后,你的病毒往外跑,在皮膚毛孔,流了汗出來,而我相信流汗你把汗刮下來看,甲流的病毒通通在里面,它活著。那同時呢,身體里面,腸胃、肺里面都沒有喪失津液,所以胃口會開,胃口會回來。 如何判斷藥有沒有效果&盜汗
倪海廈:非常簡單。中醫分兩個,一個是治療內科的病,如果今天治療肝癌、胰臟癌、肺癌,只要病人吃你的藥,突然半夜,深更半夜醒過來餓的要死,找東西吃,代表這個病人救回來了。一個是外感的病,外感的風寒的病呢?吃完以后第二天的中午,胃口大開,病就完全好了。 這個是,中醫講陰陽的觀念,因為正午的時候,陽到極限,陰要開始升了,人體恢復健康的時候就陽氣會回頭,體力從頭會回來。到了晚上的時候,是陰開始慢慢變得很盛,但從十二點鐘以后,陽氣開始慢慢出頭,陽氣慢慢出頭的時候,那你身體上如果有這個陰實,所謂陰實就是我們治療內科病的重癥,象一般的癌癥,我們用陰實來定義——比如肝癌,我們叫肝家的陰實證,這個胃癌,胃家的陰實證,腎臟癌,腎家的陰實,我們用陰實——中醫用陰實這兩個字來代表。我們有八綱辨證嘛,就是所謂的“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用八個字來代表。那虛實,虛就是里面沒有東西,身體比較弱。實就是里面長東西了嘛,你比如說腎結石,我們也稱為一種實證。那如果是陰實代表這個東西長在陰——長在臟里面。那這個腫瘤長起來的時候是一個實證,是實體的東西,當你這個有陰實的現象的時候,那個陽氣是沒有辦法進去的,陽氣我們講的是一種身體的熱,它沒有辦法進去,沒有辦法進去結果反逆出來,所以反逆出來的話,沒有地方跑的話,就跑到皮膚毛孔。所以得到癌癥的人,幾乎所有的癌癥的人,不管你的陰實是在肺上面、在胰臟上面、還是在肝臟上面、或者腎臟上面,如果有癌癥的時候,病人都會盜汗,晚上都會盜汗,為什么盜汗?就是這個汗本來是陽氣,要進入陰臟,進入陰,結果陽氣進入陰的時候,結果陰里面長東西了,陽氣沒有辦法百分之百進去,最后回逆,回逆出來的話,結果晚上就會盜汗很嚴重。 梁冬:其實晚上盜汗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嘍? 倪海廈:很不好的現象。我所說的盜汗是每天盜汗,偶爾盜一次汗,比如說你做個噩夢啊,盜一次汗,那個沒有什么關系。有這種盜汗現象的要注意了,當你吃我們藥,那我們怎么知道這個中藥治療癌癥有沒有效果,就可以從晚上半夜醒過來,半夜醒過來因為是陽氣初升的。剛開始發升,發升的時候,本來是陰實在里面,陽氣是進不去的。現在吃了你的藥以后,陰實現象減輕了,那么腫瘤開始消,開始萎縮,開始變小,陽氣能夠進去了,這時瞬間陽就會擴張得很歷害,因為陽原來是不夠,進不去就逆出去了。那現在陽突然可以進去了,進去以后人體也會自己會恢復,結果半夜就會醒過來,肚子就會很餓,趕快去吃東西,因為很多癌癥的病人基本上都有貧血,貧血他就會產生一些概念,啊,我要去吃一些肉類啊,吃一些牛肉啊,吃一些什么東西。好,自然而然會想去吃一些東西。這是一種人體自已要救自己的現象。所以這個騙不了人。 我常常跟病人說,我們只要看這個藥可不可以治療什么病,很簡單,比如說現在治療甲流,吃下去第二天中午有沒有胃口就知道藥有沒有效。你吃了三四天,五六天胃口還沒有,這個藥沒有用了。所以我說大家要知道有沒有效很簡單,吃我的大青龍,你吃完第二天中午看胃口來了沒有,有的時候甚至于不用第二天中午,當時吃完兩三個小時以后胃口就來了。那你如果大家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的話,怎么會有人死在甲流呢?為什么,因為如果今天吃了“克流感”下去,第二天中午胃口沒有恢復,代表“克流感”沒有用。如果吃了連翹散什么銀花,玉屏風散什么都沒有關系,吃了第二天中午胃口沒有恢復,代表你這藥沒有效。這個是最好的檢驗方式,那吃了大青龍如果說你第二天中午胃口沒有恢復,代表大青龍沒有用。這是我們人體的一種正常的表現,這個人中午的胃氣恢復跟半夜胃氣恢復在《傷寒》、《金匱》、《黃帝內經》里面都有介紹到,都講得很清楚。最后要讓全中國人都很了解的就是,你吃這個藥,不管是西藥中藥,有效,第二天中午胃口一定開。沒有效,第二天中午胃口沒有好,代表這個藥沒有用,趕緊換藥吧。 梁冬:噢,就是最多犯一天的錯誤。 倪海廈:對,不要一直執迷不悟下去。
中醫PK西醫&美國醫療體系的問題
梁冬:甲流這個病癥在西方也很流行,很嚴重。在美國啊,在歐洲是吧? 倪海廈:對,可是就算他們知道大青龍湯可以治好病,并不見得是他們想要的。 這個影響到人家利益啊,比如,我是鞋廠的老板,你是專門設計鞋子的,那有一天你興高采烈地來:“老板,我發明了一個鞋子,保證客人他穿了我這雙鞋子,終身不用再買第二雙!終身使用,不會損壞的。”老板會給你一句話:“你開除了,明天不要來!” 梁冬:哦!所以他背后有這樣一個利益集團,對不對?作為一個中醫,你看到一整個產業的一個陰謀,西藥它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你的一種對它的一種依賴性。 現在他不斷地技術的變革,表面上是為了治療人的健康疾病,本質上來說它其實是有一個巨大的產業集團。 倪海廈:對。 梁冬:對于美國人來說,他們也意識到整個的西方醫療體系,對于藥廠來是一個很大的利潤來源,但是對政府來說,它是個非常沉重的負擔。好像奧巴馬也希望說在美國推行中醫來解決他的醫療體系問題。據你所知是什么樣的一種情況? 倪海廈:現在就是說,美國必須要找個方法,減輕醫療的這個負擔。如果不找出一個方法出來,繼續這樣子不斷地錢投入到現在的醫療體系里面的話,是一個無底洞,美國財政都會永遠是赤字。大家都看到美國打伊拉克戰爭,好像花了很多錢,實際上,跟花西藥上面的錢,醫療健保體系上面的錢根本不成比例,那個才是真正美國的負擔。現在就是希望把中醫的傳統醫學應該把它列為主流醫學。比如說,現在很多人有過背痛,背痛針灸,五十塊錢,針灸完以后病人好了。那過去又要開刀,實際要花了幾萬塊美金也沒好。還有一些開刀造成病人下半身癱瘓,醫療官司打不完,還要賠錢呢,一大堆糾紛,那為什么不用針灸呢?所以他們現在,奧巴馬政府呢,已經開始注重了這方面。已經有這方面的走向,因為一定要找到個方法出來,把這個醫療這個大黑洞補起來。而這個方法,唯一的方法就是——中醫。而且一定要是經方,因為溫病沒有用啊,一點用都沒有的,它沒有辦法真正地看病呢。把中醫并到西醫里面實際上是不對的,而應該是西醫來輔助中醫,中醫為主,主流的醫學,中醫的整體思考為主流,西醫只是在旁邊幫驗證。 |
|
來自: 映日荷花999 > 《國學堂-梁冬對話倪海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