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剛從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來說,由于環境的改變、學習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發育,使許多同學感到不適應,會出現許多心理特點和心理問題,而如果教育者不能及時發現、重視并正確的加以引導、糾正,很可能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影響其高中三年后的成才,甚至其身心的健康不能得到正常地發展。因此,教育者必須充分認識這個問題,并以此為切入點,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進行適應性教育,努力調整其心理狀態,幫助他們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培養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為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能進入我校的學生,大多是優秀的初中畢業生,他們處在與初中完全不同的新環境后,會面臨很多新的問題,諸如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和學習方法、班級集體等方面的變化,如果他們不能很快適應,很容易產生一些消極的心理。 一、優越感帶來驕傲心理 經過三年的拚搏,有的學生進入重點高中不知不覺地就開始飄飄然,既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也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思想上不求上進,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學習上不重視掌握基礎知識,也往往不去考慮進入高中后自己需要解決什么新的問題,沉醉于過去的輝煌,好高騖遠,固步自封;若任其發展,將會導致志大才疏,一事無成。 要克服此驕傲心理,需要引導他們注意:1.一分為二的看待自己和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長處和短處,聰明者善于運用他人之長補己之短。2.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事物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今天的成績不代表明天或永遠的成績,過去的成績只能屬于過去。只有謙虛謹慎,不斷努力,不斷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競爭,才能鞏固已經取得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二、壓抑感帶來焦慮心理 進入重點中學后,學科門類增加,課業負擔加重,學習競爭更加激烈,這就使一部分基礎不夠扎實、方法不甚得當、適應性不強的學生,感到壓力比初中更加沉重。既要應付大量作業和頻繁的考試,又要設法逃避因學習成績滑坡、無臉見父母的窘態。另外,由于到了新的環境,離開原來的同學和老師,一下子還沒有完全融合到新的班集體中,容易產生孤獨感,會更加想念以前的同學和老師,因此,時常心事重重,誠惶誠恐,失去了應有的歡笑和青春活力,整日處在一種壓抑和焦慮不安的心理狀態之中。 矯治此種焦慮壓抑的心理,必須使學生做到:1.用科學的人生觀武裝自己。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風順,要以頑強的意志來承受挫折,變壓力為動力,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人生軌跡。2.創造條件,轉化矛盾。遇到困難決不能自暴自棄,消極對待;相反應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勇于攀登。只有這樣,才能走出困境。3、積極地認識、接受新朋友,主動去適應高中老師的教學風格,不可把高中老師的不足和初中教師的長處相比,不同老師有有不同的風格和優點。 三、失落感帶來自卑心理 能考入重點中學的學生,原先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都名列班級甚至是年級的前茅,升入高中后,情況發生了變化。有的尖子生不尖了,有的成績可能一下落到班級中下等。過去一直處于順境中,習慣于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贊揚,獲得不少的榮譽,但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卻非常脆弱。如今順境發生逆轉加上考試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逐漸對學習喪失信心,產生了對自己的懷疑,伴隨而來的羞恥感、失落感,導致自卑心理障礙,跌入失望、痛苦與自責之中而不能自拔。 開啟自卑心理的鑰匙:1.給予熱忱的尊重和理解。平等地對待遭受挫折、學習困難的學生,設身處地多想想他們的苦惱和困惑。用“不以成敗論英雄,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的道理,開啟他們的心靈,使他們重塑信心,敢于直面人生,勇于克服困難,爭取“再現輝煌”。2.進行正確的成才教育。強調求真,學會做人,宣傳“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觀點,讓這些學生確立“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才”的思想,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發掘自己的潛能,發展自己的個性。3.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能考上重點的學生,一般均非愚笨,問題多出在方法不對頭。因此,關鍵就在于引導他們掌握聽課技巧,科學安排學習時間,及時進行預習、復習、精心選擇練習等,使他們在科學的學習方法中求時效、出佳績,以“再展宏圖”。 四、競爭感帶來嫉妒,保守心理 絕大多數以“考上大學”為奮斗目標,學習努力勤奮、好勝而不甘落后,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學生正常的競爭機制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奮發進取,但不正當的競爭,卻導致某些學生滋生嫉妒、保守等不良心理。這些學生心胸狹窄,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表現在一方面對比自己強的學生冷嘲熱諷、挖苦打擊;另一方面,在人前似乎對成績不在意,而在背后,卻拼命用功,暗地較勁,這些學生只顧自己,不關心他人,為了保持競爭中的優勢,懂的裝不懂,一問三不知,不愿幫助其他同學,學習經驗更是對別人“天機不可泄露”,生怕別人趕上自己。 要矯正嫉妒、保守心理,必須做到:1.加強集體主義教育。教育學生走出狹隘的個人主義小圈子,以寬廣的胸懷處理人際關系,社會上提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學習上也是如此。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提高自己,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個人進步離不開集體,集體是個人健康成長的環境。2.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競爭觀念,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一方面要敢于承認他人的長處,虛心向他人請教,為別人取得進步而高興,另一方面,又要樂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好經驗無私奉獻,幫助比自己差的同學趕上甚至超過自己,使自己進一步朝更高的目標進軍,具有“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的崇高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