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各省的高考錄取基本上都采用平行志愿模式,這對于大多數考生是有益的,只要分級合理就可以避免了考生掉檔的可能。但在平行志愿規則下,如何最大化利用考生的分數選擇到心儀的院校及專業,則成為一個新的難題。 高考志愿的填報,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激進型、穩健型以及保守型。 今天我們首先談激進型志愿填報。所謂激進型,追求的是以與院校投檔分最小分差進入一所院校。這種選擇方式的優勢在于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考生的分數去沖擊某些較好的院校。缺點是在專業的選擇上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例如2014年山東某考生,理科,高考合成分為697分,他在平行一志愿填報的是清華大學,而在二志愿填報的是復旦大學。2014年清華大學在山東的理科投檔分為699分,復旦大學為694分,最終他被復旦大學錄取,專業為工商管理類。 激進型的填報,也必須講究志愿的數據比對合理。先談談數據比對,數據比對就是用考生的合成分與目標院校過往的錄取分數進行比對,這就要求考生對目標院校歷年的分數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對當年的批次分數線、招生計劃及考生的人數變化等這些數據有充分的掌握,然后相互比對,從而得出一個大致的錄取概率。目前,在www.17tzy.com有類似的免費測試,該系統結合了各類影響錄取分數變化的因素計算出一個測試模型,再結合該系統的完整數據,使得考生在輸入分數后就可以得出一個填報建議,如果該建議為“沖一沖”的,均可列為激進型志愿。 其次,激進型的填報也不能一味的激進。以四平行志愿填報為例,一般選擇第一、二志愿為“沖一沖”的院校。如果盲目的將四個志愿均選為“沖一沖”的院校,則加大了考生的填報風險,具體的選擇,可以去www.17tzy.com的志愿評估中得到檢驗。(文章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