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山 馬德民 1928年,23歲的諾曼·沃恩(Norman Vaughan)作為理查·伯德南極首航探險隊中最年輕的隊員,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氣為自己贏得了南極的一座山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沃恩峰;1994年,89歲的他不忘自己的諾言,回到了那片夢想中的雪原,登上了屬于自己的山峰;2005年,99歲高齡的傳奇老人宣布第三次前往南極,登上沃恩峰慶祝100歲生日。對于他做的一切,諾曼·沃恩在他的著作中為我們找到了答案—我明白,我并沒有做其他人做不到的事,不同的只是我真正去做了…… 南極純真年代 每年年底,許多的觀光客、探險者連同科學工作者涌進這片白色大陸。最初他們大都是限于搭船,但近年來飛機旅行多了起來。澳洲航空公司(Qantas)提供12小時不間斷飛行航程,駕駛員放慢速度,高度低至3000米,讓乘客近距離接近南極,從空中一覽白色大陸美景。Adventure Network International(ANI,南極航空公司)則真正提供落地的南極內陸之旅,從1985年營運以來,已運送了超過二百人登上南極最高峰文森峰。 無論是改裝成游輪的破冰船還是裝著滑行雪橇的新型飛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破壞了真實的人類與自然的接觸,南極被輕易到達,甚至被帶著可樂罐的喧嘩觀光客玷污了。這不禁讓人懷念起南極探險純真年代。那時候人類還沒有足夠的工具和器械挑戰南極,尋找適當的工具還是南極探險的重要智慧,譬如阿蒙森用狗,斯科特用馬。世人事后評論,斯科特顯然輸在工具的選擇。曾經被困在南極長達兩年的沙克爾頓則嘗試各種機械,他是第一位相信動力車輛在南極可行的人。沙克爾頓是另一位南極探險的悲劇英雄,他終身努力想抵達極點,但時運不濟,沒有一次能成功。 沙克爾頓之后,南極探險沉寂了一陣,然后出現了極地探險新工具,也就是在一次大戰中嶄露頭角的飛機,而這當中又有一位開創性的英雄人物,他揭開了使用機械交通工具作為“專家式探險”的新篇章。這位人物就是美國著名的極地探險英雄理查·伯德。理查·伯德是歷史上第一位到達北極與南極的幸運兒。不過兩次他都不是真正的獨自一人,到達北極時他有一位同伴,而到達南極的時候則有三位伙伴。 伯德不以浪漫的個人探險為滿足,他更孜孜不倦對南極組織科學研究計劃。他的偉大成就在于對南極科學探險的追求。超過三分之二的南極測量與地圖繪制是經過伯德而完成的。 1934年,Percy Sykes爵士在撰寫《探險史》時,寫到南極古典探險結束時說:“如果說冒險探險家的時代已經接近過去,那么專家探險者的黎明應該才剛剛開始。” 老人與山圖片2 的確,伯德就是這種意義下的探險家,也正是從他開始,專家探險者的新時代任務才正式展開。伯德特別稱贊了他的探險隊隊員們,首次飛越南極包含著很大的風險,地面接應人員不辭辛苦地跋涉2400公里,伯德特意贊揚了隊伍中最年輕的小伙子諾曼·沃恩。伯德在南極飛行成功之后,以五位出色的救援人員的名字命名了莫德皇后山附近的五座山峰。 年輕雪橇手贏得他的山 諾曼·沃恩贏得他的山是在23歲的時候。諾曼是一個富裕商人的兒子,在波士頓郊區長大,還很小的時候,他就已經將自己的生活方式規劃好了,5歲開始訓練狗為自己拉雪橇,12歲時,他說服父親讓他一個人在海濱住了一星期。后來他以駕馭狗拉雪橇為樂,在新英格蘭地區度過了一個個寒冬。 1928年,諾曼在哈佛大學念書的時候,得知理查·伯德正在準備進行世界上第一次穿越南極的飛行。由于這次嘗試要冒很大的風險,隨時都有可能緊急著陸,伯德必須有一批機智勇敢的地面救援人員作接應。諾曼心中那股尋求新挑戰的沖動似乎勢不可擋—他退了學,要求為伯德提供狗拉雪橇的服務。他不要任何報酬,只為有一次難得的探險機會。伯德很欣賞小伙子的這股闖勁兒,便接收他為隊員。他們后來成功的探險證明了伯德的這一決定的確十分明智,而諾曼也從未后悔過他的南極之行,他本來就是個只往前看的人。生命對于諾曼來說,就是一步步不斷嘗試的過程。在探險隊向南極航行的過程中,他簡直成了個閑不住的人。他主動提出在探險船的鍋爐房里幫助司爐鏟煤,還頂著刺骨的寒風整夜地守在眺望塔。伯德知道自己選中了一名出色的隊員,他拍了拍諾曼的肩膀,說道:“老弟,套上你的雪橇吧,我現在要坐著它進去看看了。” 在南極冰雪覆蓋的荒原上呆一年,這對于許多人來說簡直像下地獄一樣,可是諾曼在那里卻感覺如同進了天堂。他喜愛南極荒涼而又宏偉的景色,對于在地球上氣溫最低、風力最大的地方所要面對的種種困難毫無畏懼,相反卻感到激動萬分。第一年夏天,他負責為伯德運送650噸給養和其他救援物資,這個累人的工作諾曼干起來卻勁頭十足。即便是艱難地熬過了一個漫長而黑暗的寒冬之后,他的熱情也分毫未減,從沒有什么挫折會使他產生抱怨的情緒。他曾一度染上了一種海豹寄生蟲病,雙腿劇烈地疼痛,竟使這個鐵漢子背著人掉下了眼淚,但他還是挺了過來,從未向任何人訴過一句苦。他后來在回憶錄中寫下了這樣的話,“我相信自己和其他隊員一樣強壯,我才不會讓什么寄生蟲病把我嚇倒呢。” 老人與山圖片3 1929年春天,為了能夠及時救援隨時都可能有危險的伯德,諾曼和他的同事們在87天內一共行進了2400公里。途中,他們對莫德皇后山及其附近地區作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地質勘察。 南極飛行成功之后,伯德以五位出色的救援人員的名字命名了五座山峰。當伯德告訴年輕的雪橇手其中有一座名叫沃恩峰時,諾曼說道:“老天,這可真了不起,隊長,我一定會再回來親自爬上它。” “你肯定會的,我敢打賭。”伯德說道,“你是個說到做到的人。” 攀登屬于自己的山峰 登上自己的山峰成為諾曼最大的夢想,然而返回南極的愿望卻因一直在與他作對的命運多舛,使他一再推遲自己的計劃。二戰中,諾曼統率著450只狗拉雪橇為盟軍提供救援服務,在北半球經歷了幾次險情。其中有一次最為驚險:他曾在納粹軍艦上的巡邏兵的眼皮底下從一架墜海的美國戰斗機中找到了至關重要的絕密裝置。 返回美國后,諾曼開始推銷各種滑雪器材,生意卻一直不很景氣。他先后結了三次婚,卻最終單獨一人流落到了阿拉斯加。在那里,他遇到前去學習駕馭狗拉雪橇的卡羅琳·莫爾頓。諾曼與比自己小36歲的卡羅琳舉行了婚禮。1993年春季,諾曼·沃恩少校幫助格陵蘭探險協會在格陵蘭搜尋到了二戰期間迫降在冰原上的P-38美國戰斗機。 老人與山圖片4 格陵蘭尋找老飛機的活動結束后,諾曼的心靈被這次探險重新激蕩開來。他有了一個想法:攀登那座屬于自己的山峰。卡羅琳也和諾曼一樣熱愛探險,并和他一起計劃實現這一多年的夢想。于是夫婦倆開始為這次活動四處籌集飛行、給養供應和救援所需的一百多萬美元。到1993年7月,由公司和個人提供的捐助款已差不多可以成行了,但是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項定于1994年開始生效的國際公約嚴禁一切非南極生長的動植物(包括犬類)進入南極大陸。為了趕在公約生效前完成這次活動,諾曼夫婦乘坐一架滿載食物和各種必備器材及20只愛斯基摩犬的飛機于1993年的感恩節(11月的第一個星期四)飛往南極大陸。 不幸的是飛機在距著陸點僅10公里的山區失事,一人重傷,四只犬失蹤,多虧另一架載了救援人員的飛機及時趕到,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重整旗鼓大約需要花一年時間,需要重新籌款,并設計出一個不包括狗在內的新的行動計劃。 著名登山教練Vern Tejas(維恩·特加斯)曾經指導運動員成功登頂麥金利峰達20多次。當諾曼向他求教時,維恩只有一個想法,“他的年紀太大了。”但老人堅定的信念和熱切的愿望打動了他。盡管諾曼平生從未進行過任何正規的登山訓練,維恩還是收他為徒了。他把諾曼帶到陡峭的山崖邊,教他如何在雪坡上進行滑墜制動保護,如何讓自己從裂縫中爬出來等重要的自救技巧。在室內,穿著高山靴,背著背包的諾曼不知疲倦地踩著練習器械。他對身邊的人說:“我覺得自己還不到30歲。” 但諾曼的身體卻不允許他像個30歲的人那樣拼命了。他的塑料右膝會松動移位,接合的右腳踝會帶來一陣陣劇痛,他的腳因參加雪橇馬拉松賽時嚴重凍傷常常不聽使喚,他還經常失去平衡,并很快感到疲勞。但和以前一樣,他寧可把這些痛苦都留給自己。在旁人看來,89歲的他仍像23歲時那樣充滿活力。諾曼對卡羅琳和弗農說:“我敢肯定我會成功的。” 1994年12月3日,諾曼和他的登山隊乘飛機到達了沃恩山腳下。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他們建立了營地,準備攀登這座海拔2910米的山峰。這支由諾曼、維恩、卡羅琳和攝影師Gordon Wiltsie(戈登)組成的登山隊于12月8日出發,諾曼走在最前面。剛開始攀登不久,諾曼就不得不扔下沉重的背包,他已經開始氣喘吁吁了。維恩則為他鏟平并踩實冰雪臺階。諾曼的右腳完全沒有知覺,必須踏在平面上才能保持平衡。整個攀登大約需要7000個這樣的臺階,諾曼一邊向上爬,一邊默念著自己編的號子“邁步,踏穩;邁步,踏穩,稍歇……”單調的攀登過程中,諾曼有時也會走神。他想起了以前的好友埃迪·古德勒。他是諾曼在哈佛大學讀書時的好友,并一起參加了伯德的遠征。1929年,他還在冰裂縫邊救了自己一命。諾曼真希望已故的好友能和他在一起,共享探險的樂趣。維恩對正在一步步向上爬的諾曼喊道:“這里多美啊,你說是嗎?”“我可不知道,”諾曼答道,“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個的臺階。” 被35度山坡嚇壞的卡羅琳整整有六個小時不敢看四周的景物。直到隊伍到達海拔2400米的一處山脊時,她才開始放眼向四周望去。那些她以前只在書中讀過的美麗景色如今都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令她驚嘆不已。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亙古以來人跡罕至的雪域荒原一望無際,山峰高聳入云,皚皚積雪發出奪目的光彩。” 他們在這里搭起了營地,諾曼躺在睡袋里休息了兩天。他累壞了,持續的攀登耗盡了他的體力,強烈的冷風讓人感覺氣溫只有零下21攝氏度。“我現在的狀態不是很好。” 諾曼一反常態,承認了自己的疲憊。“老頭子,你很疲倦了。你內心也疲倦了。”隊伍行進了150米后,又休息了一晚。由于天氣很有可能變得更加惡劣,他們將攀登日期提前到12月16日,距諾曼89歲的生日還有三天。諾曼后來說:“我本想把登頂日期定在19日,我是想向人們證明,一個人能夠計劃著把最后的勝利定在具體的某一天并實現這個計劃。這個想法當然很妙,但在南極你沒辦法和自己打這樣的賭。” 距離山頂30米時,諾曼仍然走在隊伍最前方。登上頂峰后,他欣喜若狂地大喊:“我成功了!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激動地擁抱卡羅琳、維恩和攝影師戈登。在午后的荒野中,他們擁抱在一起,抗拒著狂風,分享勝利的喜悅。卡羅琳把她早已準備好的生日禮物—89顆小鳥金石親手交給了丈夫,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歌。 諾曼開始發表他的小小演講,“這次攀登的成功要歸功于亞當·理查·伯德,還有那些堅忍不拔的愛斯基摩犬,是它們激勵了我……”正說到這兒,一陣猛烈的寒風吹來,諾曼的身體搖晃了幾下。這時天冷得出奇,諾曼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大家趕緊將他抬進帳篷。卡羅琳將幾個熱墊子塞在他身下。諾曼在日記里寫下了自己當時的感受:“我覺得筋疲力盡,有些惡心,眼睛也感覺熱辣辣的,大概是脫水引起的。”可是當他剛一暖和過來,就轉身對卡羅琳說,“我這會兒就想呆在這兒,別處哪兒也不想去。” 第二天清晨,諾曼已經完全恢復了體力。他在山頂插下一面探險者俱樂部的旗幟,然后大家一起下山。12小時后,安全抵達了山腳下的大本營。諾曼一躺下就睡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老英雄夢見的竟是另一次遠征。“還有很多更精彩的探險在等著我呢。”接著,好像談起一個極普通的想法一樣,他十分平靜地加了一句,“哪天我還要再來南極一次。” 是的,諾曼是不會停下來的,他的“生日蛋糕”還會在南極等著他的。對于這個89歲的老人來說,那蓋了一層厚厚的雪白又冰冷的“糖霜”的沃恩峰不正是他最好的生日蛋糕嗎? 百歲生日再登沃恩峰 從1994年那次登山后,沃恩長期以來只能以輪椅代步。然而2005年夏天,他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在百歲生日來臨期間,再次登上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南極山峰,慶賀自己的百歲壽辰。 消息傳來,沃恩收到無數鼓勵的電話和郵件,沃恩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了沃恩峰的位置所在:南緯85度55分,西經155度50分,需要深入南極內陸720公里,南極Maud Queen山脈Ross冰棚上的阿蒙森冰川和斯科特冰川之間。 為了這次登山賀壽行動,沃恩開始一系列的鍛煉,包括每天數小時在治療泳池中游泳、利用助步架練習走路。然而,如果到時沃恩仍然無法自行走路,那么他的登山賀壽行動還有另一個方案。參與這次登山的人員已經為沃恩訂做了一副帶滑輪的特殊雪橇,他們打算用這架雪橇將沃恩拉上山。 沃恩希望能在登頂時品嘗香檳。“我惟一一次喝酒是在圣餐儀式上,我告訴母親到我100歲都不會喝酒,但這次我想喝一點。”平時滴酒不沾的沃恩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