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到同事家蹭飯,飯畢,她給我沏好茶后,聊了上個星期的幸福事:星期一,同事給我買了早餐,讓來不及在家吃早餐的我不至于餓著肚子辦公,幸福;星期二,領導表揚我工作干得好,幸福也;星期三,上午上班時愛車被他人小車刮擦,對方主動停下車來和我商談賠償價格,我覺得這人還算有良心,不像其他人逃之夭夭,幸福中;星期四,我打電話叮囑老媽吃魚時要小心,媽媽笑著回應,“女兒好煩,怕老媽魚刺卡住喉嚨不成?”聽得出來,老媽的“責怪”里透著開心,透著滿足,我感到很幸福,因為老媽幸福了,我就幸福了;星期五,今天雖沒有特別重要的事發生,但高高興興地上班,開開心心地下班,幸福不打折哦;星期六,一家子到鄉下看望媽媽,幸福;星期天,女兒說,從今天起要幫媽媽洗碗,中午她果真洗了,雖然洗得不清爽(油膩膩的),但我好感動,好幸福。 清人李漁曾如是說:樂不在外而在心,心以為樂,則是境皆樂;心以為苦,則無境不苦。也就是說,快樂和幸福與否,關鍵在于自己內心的感受。然而,世人的內心卻往往只會向外感知,敏銳察覺并不無妒意地羨慕著他人的快樂,幸福似乎總圍繞在別人身邊,而煩惱卻總是如影隨形般糾纏著自己。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闭绫逯盏摹稊嗾隆匪鶎懙哪菢樱斘覀冊谘鐾土w慕著別人的同時,或許自己也同樣成為了他人眼中的“幸福者”,幸福好像只存在于別人的眼里。 因此,當我們奮力攀登著以別人為“榜樣”為自己確立的“幸?!敝綍r,非常有必要不時停下腳步尋思一番。否則,當你氣喘吁吁地“登頂”之后,很可能會發現,“幸?!边@座山是沒有頂、沒有頭的??吹絼e人有什么就想自己也擁有什么,比如分數、金錢、名譽、權力等一座座無形的大山,只會將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毫無幸福可言。 明明可以“但問耕耘,莫問收獲”,盡心盡力就好,卻奉分數為圭臬,被分數牽著鼻子,隨著它的升降變化患得患失,徒生無限煩惱。 明明知曉“家財萬貫,一日三餐;大廈千間,夜眠八尺”的道理,卻經不住人家大把賺錢的誘惑而成為金錢的奴隸。 明明能力有限只能勝任本職工作,卻要羨慕別人的無限風光而瞎折騰。 其實,幸福是一種心態,認為自己幸福就是幸福了。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的幸福,不在別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