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發現,自家兩歲的寶寶突然間變得很不聽話,不管你說什么,他都要毫不猶豫的說“不”,這讓爸爸媽媽很是不解。難道自家的寶寶突然間就變“壞”了嗎?其實,這是寶寶第一反抗期的正常表現,大人不用擔心。
幼兒心理學家們研究證明,寶寶兩歲以后,由于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會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自主選擇性,喜歡說“不”、“我就要……”等,這個時候無論你多么有權威,只要不對他的胃口,他就會反抗到底。所以寶寶的這些行為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變壞”的征兆。父母應首先認清這一點。對于寶寶的反抗行為和想法以一種尊重的態度來看待。如果父母們能夠想到寶寶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表達自我想法的一種方式時是否更能容易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兩歲寶寶心理探秘
2歲左右的寶寶依然有很強烈的依賴心,很多寶寶依然鐘情于媽媽,在孤獨的時候需要媽媽的陪伴;很多寶寶的語言能力開始爆發,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增強;有很強烈的秩序感,所以他們會不厭其煩地把一個故事重復聽幾十遍依然津津有味;對外界的環境變得很敏感,學習能力增強。能從復雜的環境中選擇對自己生長有利的東西。
這個時期的寶寶正處于獨立期,開始表現出自發性。想睡覺了,肚子餓了,感到疲倦了,對自己能力未達到理想狀態等,一點小事情都可能引起寶寶發脾氣。這就是“麻煩”的兩歲寶寶,他正在渡過他人生里的第一次反抗期。
兩歲左右的寶寶總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時認為自己可以脫離大人,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想憑借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于是,當聽到大人說“不行”時,他們總是會反抗;當有些事情不能按照他們自己的意志做好的時候,也會歇斯底里地發脾氣,這是他們的欲望得不到滿足的宣泄方式。這個時期寶寶的發脾氣表現了一種內心的空洞,或者是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而引起的緊張感。這種心理上的緊張,有可能表明幼兒在內心提出了困惑。是在進行一種自我保護。
解析寶寶的“反抗”
1、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隨著寶寶體格的快速發展,身體活動能力也逐漸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們異常渴望擴大自己獨立的活動空間,不斷地去獨立嘗試去做新的事情。但很多家長由于害怕寶寶受傷等原因,都會加以阻攔和限制,于是寶寶就會產生了反抗的情緒。
2、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最早的時候寶寶還不能區分自己的意愿和別人的意愿。而在寶寶兩歲后,他們可以漸漸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因此在他們剛形成這樣的思維時,對于表現自我的態度也變得異常的頑強。但這種表現往往與成年人的規范相抵觸,進而讓寶寶產生了挫折感,最終導致寶寶的反抗行為。
3、寶寶自我情緒控制的不成熟
對于沒有經歷過很多事的寶寶來說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一旦感到不滿,就會毫無掩飾地表現出來。吵嚷、哭鬧通常是他們主要的宣泄方式。而父母們就認為這是孩子們在無理取鬧,是他們反叛的表現,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對他們,從而導致了寶寶的反抗行為。
“麻煩”寶寶,應對有招
面對寶寶的反抗,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對和制止,只有正確了解寶寶喜歡制造麻煩背后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要知道父母的處理方式是否正確直接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所以面對“麻煩”寶寶,爸爸媽媽一定要認真對待哦!
1、理解寶寶、尊重寶寶
在寶寶開始喜歡跟父母說“不”的時候就是他們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寶寶這么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要求和大人一樣的平等地位,此時父母對寶寶的行動不要輕易加以干涉,要以平等的姿態來征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有選擇的余地。這樣做會讓寶寶覺得你們尊重他,維護了他的自尊,也就不會輕易跟你說反話了。
不管怎么樣,都要溫和地對待寶寶。很多時候父母在面對一個什么都要自己做主、不肯妥協的孩子時。總是想方設法讓他屈服。只可惜,倔強的孩子都是吃軟不吃硬的,你越壓制他,他的反抗可能就會越強烈!何必與他對著干呢?如果他堅決不讓你給他穿鞋子,你就讓他自己穿好了!先讓他自己做一回主,當他意識到自己并不是無所不能的時候,他會重新回來找你幫忙的。當然。遇到這種情況。你需要有一點兒富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