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表明,大多數腫瘤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而51%以上的腫瘤患者則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腫瘤發生前或發展過程中,可出現一些皮膚表現,掌握這些皮膚病變與腫瘤的關系,對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與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黃疸:如果老年人出現無明顯原因的黃疸,應該警惕體內有關臟器癌變的可能,如肝癌、胰腺癌、膽管癌及膽囊癌。 2、白色汗毛:其特點是突然出現,始見于顏面,后累及全身,生長迅速。一旦發現,必須從速檢查身體,謹防潛在的內臟腫瘤。 3、皮膚紅斑:開始表現為紅斑丘疹,呈離心性擴大,中央逐漸消退,好發于軀干,尤其是臀部,瘙癢顯著。這類皮膚病變多見于乳腺癌、肺癌;還有一種為匍行性回狀紅斑,呈木紋形,可移動且形態變化快,并有明顯瘙癢,多為乳腺癌、肺癌、頭頸部惡性腫瘤等的合并癥。全身性紅皮癥則可能是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的早期病變。 4、皮膚瘙癢:全身皮膚奇癢難忍,這是何杰金氏病、白血病、骨髓瘤等多種惡性腫瘤的共有癥狀。 5、皮膚黑變:垂體腫瘤可致黑色素細胞刺激素分泌增加,導致皮膚黑色素增多,膚色變黑;惡性黑色素瘤廣泛轉移時,皮膚可出現黑變;腎上腺若受癌組織侵犯,可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不能抑制垂體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皮膚也會發生黑變。 6、蜘蛛瘡:醫學名叫帶狀皰疹,表現為數群密集的小水泡呈帶狀形分布在身體的一側。如果水泡呈全身性分布,皰疹消退后仍有劇烈神經痛,持續半年或更長時間,應當警惕有內臟器官惡性腫瘤病變的可能。據統計,癌癥患者中約有12%的人合并帶狀皰疹樣皮損。以淋巴系統惡性腫瘤為主,胃癌、肺癌、腸癌、前列腺癌和食管癌等也會伴發此類皮損。 7、黑棘皮癥:表現為頸、腋窩、會陰、臍部等處出現對稱性黑色素沉著,局部皮膚呈現角質增生。病變呈進行性擴大,范圍廣泛。以口腔黏膜病變為初發者與癌癥關系密切。此癥狀者應檢查是否患有消化道腫瘤,尤其是胃癌。 8、皮肌炎:表現為眼瞼、鼻梁、面頰、前額和指甲周圍的皮膚呈現紫紅色斑。內臟惡性腫瘤合并皮肌炎的發生率為20%~30%,其中以肺癌為多。 9、手掌角化:手掌角化分為兩類。一種為彌漫性角化,整個手掌及指腹幾乎全部角化變厚,略呈黃色。食管癌患者常出現此癥;另一種為點狀角化,即手掌突然出現較多丘疹樣角化小硬節,用手撫摸角化部位較硬。乳腺、子宮、膀胱、結腸等部位的癌癥,有可能出現手掌點狀角化。 10、游走性靜脈炎:靜脈部位出現紅、腫、痛癥狀,以游走為特點,一般2~3周后減輕,多見于胰腺癌。 此外,紫癜常見于白血病、骨髓瘤;蜘蛛痣常見于肝癌;杵狀指常見于肺癌;多發性老人疣贅常見于胃癌;全身性白癜風常見于前列腺癌;牛皮癬樣指端角化癥常見于上呼吸道腫瘤等。 來源:《健康指南》2012年第12期[防癌抗癌]第46頁,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