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古典藝術的發源地──希臘、羅馬美術 教材依據: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美術(選修)美術鑒賞外國部分第二課, 古典藝術的發源地──希臘、羅馬美術 授課年級:高一年級 教學課時:2課時 設計思想: 本課分為古希臘美術、古羅馬美術和相關鏈接三部分。 古希臘美術,著重鑒賞古希臘美術中最突出、最具影響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筑藝術。前者是古希臘雕刻中的經典作品,其中包括奠定了西方人體美術傳統的人體雕塑。所選建筑,是古希臘最著名的雅典衛城、以及其中的主要建筑──帕特農神廟和伊瑞克提翁神廟,同時介紹古希臘人創造的三種柱式。所有這些,都為后來的西方古典建筑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古羅馬美術,著重鑒賞它的多種建筑類型和對后世的影響;同時鑒賞古羅馬美術中最富有特色的肖像雕塑的代表作。 相關鏈接,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希臘、羅馬美術對后世的影響。所選作品以及2004奧運開幕式視頻集中在人體藝術和古典建筑方面。這部分也是課程內容的延伸,以激發學生進一步自主學習,努力探究的精神。 教學目的: ?、?了解和感受希臘、羅馬美術在雕刻和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對后來西方乃至世界美術的深遠影響。 ?、?初步掌握欣賞西方古典雕塑和古典建筑的基本方法。 ③ 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術的藝術傳統。 教學重點: ?、俟畔ED美術鑒賞的重點是:人物雕刻的寫實與理想化的結合,追求和諧的理想美(強調人體各部分的比例),以人體為美的審美風尚;神廟建筑的重要基礎是柱式,古希臘人創造的三種柱式。 ?、诠帕_馬美術鑒賞的重點是:羅馬人創造的新的建筑類型(輸水道、角斗場、紀念柱、凱旋門等),羅馬人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上的重要貢獻──混凝土和拱券與柱式的結合;古羅馬肖像雕塑的特點──個性化。 教學難點: 難點是學生不了解古希臘人的社會風尚和審美取向,也缺乏西方古典建筑的基礎知識,以及對龐大的羅馬帝國的特點缺乏了解。本課內容所涉及的問題比較多,要善于抓住重點,同時要適當介紹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歷史背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希臘、古羅馬美術的成就。 第一課時 希臘藝術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希臘建筑藝術與羅馬藝術 教學反思: 1.本課是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美術史中的價值很高,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本課的資料搜集應做最充分的準備。 2.本課教學的進行正是2004雅典奧運會前后,利用奧運的機遇,搜集相關信息,發動學生搜集圖片、資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增添教材上沒有的內容,提高學生對古希臘美術的理解。 3.在注意對作品的欣賞的同時,培養學生鑒賞的正確方法和良好的習慣。古希臘美術中經典作品多,作品的知名度高,有些作品已在小學與初中階段接觸過,許多報章雜志也有不少介紹。因此,在學生經驗的基礎上,討論歸納鑒賞的方法,美術的鑒賞特別要注意運用美術的知識、學術的語言進行評述。 4.拓展對古希臘美術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作一些探究性的思考和討論,引起同學們對美術文化的熱愛與保護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