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作品簡介】
《為有》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明寫閨怨。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富家女子,她嫁得意中人,夫妻恩愛,因而在云屏深處嬌嗔繾綣,春宵苦短。偏偏丈夫要早起上朝,于是引起她“端”的抱怨,“辜負香衾”的悵恨。作品將夫妻廝守與事早朝對立起來,以無情寫多情,以多情怨無情,心理刻畫極為細致,風格含蓄深沉。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創作時間難以精確考證,朱世英推測此詩大約寫作于會昌六年(846年)至大中五年(851年)之間,即李德裕罷相以后,詩人之妻王氏去世之前。這段時間李商隱個人和家庭的處境都十分艱難。
【注釋】
1、云屏:以云母飾制的屏風。 【譯文】
云母屏風后,鎖著無限嬌媚的人兒; 【賞析】這首詩是描寫宦家少婦閨怨的。首句點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風,人兒嬌媚;二句寫寒冬去盡,春風送暖,氣候宜人,然而不得貪眠晏起;第三、四句,寫因為丈夫在朝內為官,每日必須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無端嫁得金龜婿”,語淺意深,春情春怨,和盤托出。這首詩與的“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都是異曲同工,八度和弦。 【作者簡介】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漢族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 ,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進士,當過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李商隱由于被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記載,李商隱死后葬于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唐代詩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李商隱是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作者。李商隱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英漢對譯】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There is only one carved-cloud, exquisite always - yet she dreads the spring, blowing cold in the palace,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When her husband, a knight of the golden tortoise, will leave her sweet bed, to be early at cou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