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有一個嚴厲的班主任,要求他們下課不許說話 不許動,只能寫作業(yè), 我覺得一年級的孩子這樣要求太嚴了,專家怎么看? 【非比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好一概而論。 目前有些家長在小學以前對孩子的教養(yǎng)過于自由,缺乏限制,養(yǎng)成孩子沒有規(guī)則、秩序,也沒有安全意識,完全沒有自控能力,進入小學以后一方面老師難管理,另一方面孩子極大不適應,包括家長自身的不適應。如果能在學前接受這方面的過度適應,情況會好很多。非比菁菁少年俱樂部的暑期成長營連續(xù)5年做這個工作,包括入學后的不適應,孩子們和家長的適應、判斷能力大大提高。 有個原則,就是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配合老師,盡量去理解老師的做法,如果孩子不理解,家長要幫助孩子理解,只有家長與老師達成一致,孩子才能順暢成長。尤其去糾結于一些老師管理上的事,既不會有什么改變,又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后果,得不償失。 如果家長自己感到常常在某類事情上糾結、不舒服,則可能是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有一些東西被激發(fā)出來,影響當下,需要深入去挖掘和整理。比如一個被忽視長大的媽媽,就會常常感到自己的孩子被忽視。一個小時候常被欺負的家長,就會很敏感于孩子是否被欺負了,撲風捉影,無意中擴大了事態(tài)。這些都需要家長及時找專業(yè)人員咨詢,進行深入探討、處理,而不要影響到孩子的現(xiàn)實生活。這是非常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