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濟威 《揚州畫肪錄》記錄了揚州清代中期的茶水、茶飲、茶宴、茶館等,很是詳盡。而現代人所記憶的,是民國前后揚州的景吉泰、祥和、大昌義、森泰、劉人和、裕泰恒和天元等著名的茶莊;富春、中華園、靜樂園、頤園、月明軒、九如分座、惜余春、正陽樓、冶春、香影廓等數十家著名的茶社。老友碰面,往往會留下一句:“得空請你喝茶。”至于何處吃、吃什么茶, 什么時候去,并無交代。而聽者也并不計較,可見揚州“茶飲”的魅力。 自唐代起,揚州便開始產茶,至宋,“貢春”,始入貢品,有“春貢亭”證。《明嘉靖惟揚志》云:“蜀岡有茶園,茶葉甘香如蒙頂。宋時貢茶,皆出蜀岡。”揚州的商業繁榮,首要數鹽商。鹽商之外便是茶商、茶商之外是珠寶商、珠寶商之外是藥商。唐時,江、淮所產茶葉大都集中揚州運銷北方。據《封氏聞見記》“飲茶”條說:“自鄒、魯、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便是集聚江、淮茶由揚州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可見唐代揚州茶市之盛況。 迄至宋代,揚州茶業進一步得以發展,揚州自家茶園亦十分興旺。北宋初期,專門負責選拔管理貢茶的大臣王禹偁,特地前來揚州茶園考察茶情,對揚州的茶園、茶葉贊賞有加,還作詩《茶園十二韻》,詩云: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余千本,青蔥共一園。 芽新撐老葉,土軟進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 出蒸香更別,入焙火微溫。采近桐華節,生無谷雨痕。 緘滕防遠道,進獻趁頭番。待破華胥夢,先經閶闔門, 汲泉鳴玉凳,開宴壓瑤樽。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 沃心同直諫,苦口類嘉言。未復金鑾召,年年奉至尊。 揚州茶業之盛,可見一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