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克拉科夫位于波蘭南部維斯瓦河上游,距華沙250公里。是波蘭第三大城市,重要的鐵路樞紐。是歐洲一歷史名城,是波蘭最大的文化、科學、工業和旅游中心。 克拉科夫建于公元700年,是中歐最古老的城市,維斯瓦人在這里統治的小波蘭到十世紀。的城堡。公元一千年格涅茲諾夫大會決定設立克拉科夫主教區。從1034年卡齊米日國王起克拉科夫定為波蘭首都。十三世紀這里遭到韃靼人入侵,城市受到嚴重的破壞。1329年,弗拉迪斯拉夫重新統一波蘭,這里不但是首都,還是國王的加冕地。在以后的三百年,克拉科夫迅速繁榮,成為當時歐洲著名的文化中心。1596年,波蘭國王齊格蒙特-瓦薩三世將首都遷往華沙。十八世紀,瑞典人入侵后,克拉科夫日漸衰落。1795年到1809年、1846年到1918年這里兩度歸奧地利統治。1918年克拉科夫才重歸波蘭。 老城也是波蘭最經典的中世紀城市建筑。老城有三公里的城墻,有四十六個塔樓,有七個主要入口,這座老城在中世紀花了兩個世紀才建設完畢。老城內有教堂圣殿,有中央集市廣場,有聯排住宅和貴族府邸,紡織會館,市政廳等地標式建筑。國王加冕就是從城北的圣弗洛瑞安大教堂,穿過建于1499年的甕城(Barbakan)進入主城門弗洛瑞安門,沿著弗洛瑞安街,到中央集市廣場,最后一直向南到達瓦維爾山的華威城堡,波蘭王室駐地。那里的大教堂就是國王加冕的地方和墓地。到到十九世紀,克拉科夫老城大部分的城墻被拆掉,護城河被填平,改為環城綠帶,變成了普朗蒂公園。所幸這里在二戰時候這里免于幸難,我們到這里還能看到這個中世紀建筑群體。1978年,老城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弗洛瑞安城門建于1307年,弗洛瑞安是克拉科夫的保護神。城門兩側還有兩座小城塔。城門洞里,兩個克拉科夫的樂手吹奏著當地的曲子。城墻內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繪畫,水彩、油畫、素描;風景、人物或靜物都有克拉科夫的特色。與城門相連的是弗洛瑞安街,這是老城最熱鬧的街道,餐館、旅館、咖啡廳、服飾、藝品店應有盡有。隨時可以看到街頭藝人的表演。偶們就看到一個頂球的伙計,玩的真帥。 1 - 2 - 3 - 4 - 5 - 6 - 8 - 9 - 10 圣弗洛瑞安教堂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甕城 - 19 - 20 - 21 - 22 弗洛瑞安城門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