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是小動物主要傳染給人類的疾病。讓我們從現在起養成定期驅蟲的好習慣,消除犬貓和人類共同的威脅! 一.體內寄生蟲: 危害犬貓和人類的體內寄生蟲主要是鉤蟲、絳蟲、蛔蟲等腸道寄生蟲以及心絲蟲。寄生蟲有一定的潛伏期,發病初期很少看到臨床癥狀,往往被寵物主人忽視。寄生蟲病會導致寵物日漸消瘦、嘔吐、便秘、拉肚子等不適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腹水。 蛔蟲 蛔蟲經常引起動物腹脹、嘔吐、先腹瀉后便秘,偶爾出現咳嗽癥狀。幼蟲移行后會導致肝損傷、神經系統損傷、失明等嚴重后果。 鉤蟲 鉤蟲會導致動物帶血腹瀉,身體虛弱和脫水,貧血。傳染給人會造成人皮膚損傷,使皮膚強烈瘙癢。 絳蟲 在感染絳蟲病后,動物會出現腹疼,腸腔堵塞、腸扭轉甚至破裂,還可能出現嘔吐、厭食等癥狀,有的還會出現劇烈興奮。絳蟲感染人會引起人類血便、腹瀉,嚴重時還會在肝臟、腎臟和大腦內形成囊狀物而造成損傷。 心絲蟲 蚊子為心絲蟲中間宿主,為夏季重點預防的人畜共患病。犬貓可表現為咳嗽、心悸,腹圍增大,呼吸困難、貧血、衰竭而死。 錯誤觀點1:我家寵物沒蟲! 由于動物有在地上倒臥、舔舐自己身體的習慣,患上體內寄生蟲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從不出門的寵物也會患上寄生蟲病。從公共場所回來蟲卵可能粘在鞋底,而帶入家中,從而間接地接觸到寵物,使其感染。 錯誤觀點2:驅蟲一年一次就行。 驅蟲效果只能維持3個月進行一次定期驅蟲,才能從根本上預防體內寄生蟲疾病。 錯誤觀點3:糞便里沒蟲,寵物體內就沒蟲。 寄生蟲可能并未發育到成蟲,或者以蟲卵的形式四處傳播。所以“沒看到” ≠“沒有”。
錯誤觀點4:寵物沒有癥狀,不用驅蟲。 驅蟲和疫苗同樣重要!驅蟲多數時候是以預防為主 二.體外寄生蟲: 體外寄生蟲叮咬寵物、人類,傳播疾病,不可不防。 螨蟲 疥螨寄生于皮內。可引起動物劇烈瘙癢,先發于頭面部、肘部、耳部,嚴重時常波及全身,寄生部位脫毛、紅斑、丘疹,皮膚增厚和結痂。犬疥螨可以暫時地侵襲人,引起皮膚瘙癢以及丘疹性皮炎。 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內,病變多發于眼、唇、耳和前腿內側的無毛處,局部有1 ~5個和周圍界限明顯的小的紅斑狀病變,癢感不明顯,嚴重時大面積脫毛、浮腫、紅斑、皮脂溢出和膿性皮炎、瘙癢。 耳螨常寄生于犬貓的耳道中,刺激它并產生黑色蠟樣排泄物。若不及時處理,耳螨會侵害犬貓內耳道。 跳蚤 病原為犬、貓櫛首蚤,寄生于犬貓體表,同時可侵襲人。犬貓大約有95 %的跳蚤寄住在主人家中,它們的幼蟲和蟲卵多藏在地毯、家具上,等待再寄生。 跳蚤會導致動物皮膚發炎、瘙癢、蹭癢、擦傷、貧血、脫毛、小結節等。同時,跳蚤還是絳蟲病的傳播媒介,可引起動物感染絳蟲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