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曾說:“這些石刻畫像(指漢畫像石),假如把它們有系統(tǒng)的搜集起來,幾乎可以成為一部繡像的漢代史。”從氣派的府第到幽深的鹽井,從恭謙的亭前迎謁到浩蕩的車馬出行,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舞女到“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的采桑女,從熱鬧的集市到緊張忙碌的廚間后院,從席地跽 坐靜聽的學生到扶犁執(zhí)鞭的農夫,從泛舟荷塘的采蓮者到飛劍跳丸的藝人,這一幅幅畫面讓我們熟悉了漢代的生活。

圖1 水陸攻戰(zhàn) 山東嘉祥武氏祠畫像石

圖2 武氏祠車騎畫像石
三皇漢畫像磚石幾乎刻畫了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戰(zhàn)爭、獻俘、官吏考績、 車馬出行、拜謁、講經、農耕、狩獵、捕魚、采桑、紡織、冶鐵、采鹽、釀酒、商賈市井、庖廚、宴飲、樂舞、百戲等。

圖3 車騎出行 河南南陽畫像石

圖4 斧車畫像磚
三皇水陸攻戰(zhàn)圖不見于畫像磚中, 在浩瀚的畫像石中也并非習見,只有在規(guī)模較大的祠堂和墓葬中才得以看到,如山東嘉祥武氏祠和沂南董家莊畫像石墓。由此看來,這種題材當與墓主的身份、地位以及家族或個人的經歷直接相關。沂南董家莊畫像石墓中的水陸攻戰(zhàn)圖氣派宏大,表現(xiàn)了胡漢交戰(zhàn)的場面。武氏祠前石室畫像中的水陸攻戰(zhàn)圖亦氣勢恢宏、景象壯闊。結合武氏諸碑看,圖像很可能是武氏家族尚武進取精神的一座豐碑,是其家族某成員戍邊衛(wèi)國榮耀歷史的真實記錄。

圖5 軺車驂駕畫像磚

圖6 四維軺車畫像磚
三皇車騎出行則是漢畫像磚石中最常見的圖像之一。車輿制度創(chuàng)自秦代,至漢代臻于完善。現(xiàn)實世界中,上至天子,下及百官,在駕車的馬匹數(shù)、導從車之數(shù)、騎吏之數(shù)、車輿形制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而作為祠堂和墓葬畫像中的車馬出行,其規(guī)格則多有僭越,宏大的車馬出行隊伍,往往寄托了墓主、祠主的仕宦理想和對尊貴顯赫生活的向往。如四川大邑車騎出行畫像磚,刻畫了出行隊伍中的一輛導車、兩個騎吏和一個步卒。

圖7 車騎出行 四川大邑安仁鄉(xiāng)畫像磚 常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