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大多數是無毒的,但某些魚如河豚魚則毒性很大,其主要危害是麻痹神經和中樞神經。人食后,發病速度較快,通常在發病后4-8小時內就會死亡。那么,怎樣識別有毒的河豚魚呢?
專家指出,在我國,河豚魚常見的有小河豚、虎紋河豚、條紋河豚等。雖然品名不同,但它們的外形有共同的特征。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識別:
1.嘴小,嘴內有4只較大的板牙; 2.鰓孔小,無鰓蓋; 3.背、臂為對稱生長,背、臂、尾呈三角形,尾部稍細; 4.形狀呈棒縋形,體形較圓,前大后小; 5.全身無鱗,魚體多帶有表刺; 6.背部為黑灰色,并有種種顏色的條紋和斑點,腹部為乳白色。
根據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規定,河豚魚不準流入市場。但在海雜魚中,難免出現個別的毒魚,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須加注意。
提醒:除了河豚魚外,在魚類中,還有一些暫時有毒性的魚,這類魚在一定季節和條件下產生有毒物質,多見于魚的產卵期,毒素聚集在卵巢和精巢內。這類魚有鱸魚、梭魚、青黃魚、鯉魚、鱈魚和狼魚等。食用這些魚時,應注意去除內臟,特別是卵巢、肝、膽等臟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