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我國優秀的古典神話作品,很多人看后都有同感:孫悟空為什么能大鬧天宮,而打不過諸多妖精,也有很多猜想和解釋。有說這是西游記的矛盾之處,有意這么寫,不然就沒戲了,有說天庭腐敗,眾神不出全力,隨便扔個手飾手鐲都可以把猴子擺平等等,我看不然。
《西游記》和《封神演義》是有關聯的,《西游記》中的妖精和寶貝大部分都在封神演義中有交待,封神演義的故事發生在商末周初--公元前11世紀,悟空鬧天宮是在公元元年左右,比前者晚了1100年,又過了600年,玄奘于公元627年8月取經。天上眾神也從封神演義中闡教截教眾煉氣士和散人成了天王和星宿。
吳承恩(約1506-1582),許仲琳(約1567—1620),從二位作者出生來看,《封神演義》的成書是在《西游記》之后。而寫的故事又是《西游記》的前部,眾神來歷等的敘述。
西游記中妖精的寶貝都是他們的主人的,他們自己遇到這些寶貝照樣被服,也就是說,他們本身也經受不住這些寶貝,一旦寶貝落入猴子之手,他們就被降服,故事就完。他們的主人的寶貝是他們主人最厲害的本領。如果沒有這些寶貝,他們的手下也未必能服,可能降不住手下。而有些寶貝他們的主人也未必能受得起,最起碼說沒有一個妖精的主人能經得住西天路上所有妖精的寶貝!
在封神演義中,所有的寶貝都是物物相克,沒有一個寶貝是無敵的,金鉸剪遇到落寶金錢照樣被落,太極圖被陷十絕陣,昆侖十二金仙被混元金斗所擒,削了頂上三花、平了胸中五氣歷歷在目。陸壓空有飛刀,照樣被混元金斗所拿。悟空鬧天宮時,眾仙一是對悟空的來歷及本領一無所知,二是對自己的寶貝沒有把握,因為他們的寶物都不是他們自己創造的,要么是他們的師長,要么是師祖所造,他們都很清楚,如果寶貝制不了對方,輕則被敵手寶貝所降,重則寶貝被毀,自己喪命。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寶貝制不制得住妖猴,或是妖猴有更厲害的法寶降住自己的寶貝,那自己丟人現眼不說,還可能喪命。這就是眾仙不敢先使用寶貝的原因。眾仙經過1100年前的封神之劫,己經有自知知明了,誰知道自己的寶貝拿不拿得住妖猴?誰知道寶貝不會被妖猴所奪,誰知道妖猴有沒有更厲害的寶貝?他的寶貝出自哪位師長之手?即使自己的寶貝把妖猴的寶貝破了,師長會不會怪罪?四大天王的寶貝都沒拿住妖猴,反被妖猴所奪。太上老君是眾仙之長,他對金剛圈也沒把握,怕在自己徒子徒孫面前出丑,如果不能套來妖猴的兵器,反被妖猴恥笑。這跟封神演義中不同,那時眾神都是剛成仙不久,又逢神仙千年之劫,都以為自己的寶貝無敵,先出手為強,所以爭先使用寶貝。結果有傷了對手的,有被對方寶貝所拿的,不亦樂乎。
西天路上大大不同,妖精除了寶貝,別的沒什么大本事,如果不用寶貝,悟空絕對不怕,也就是說基本沒有能降得住悟空的,寶貝一般都瞅悟空不備,來個突然襲擊,有呼名進入的,有突然當頭罩住的,妖精只所以敢使用這些寶貝,一是這是妖精們的看家本領,不使不行,孤注一擲,二是他們對寶貝不甚了解,只知道寶貝奇妙無窮,反正拿自己是綽綽有余,結果拿住悟空,主要原因是這些寶貝雖然是他們的主人的,但歸根結底是他們主人的師長或師祖賜給他們主人的,這些寶貝內有乾坤,要么含天地之機,要么藏陰陽之數,不過即使這樣,大部分寶貝也耐何不了悟空,只是暫時把他困住,恐怕這些寶貝如果裝了妖精的主人也要喪生,君不見赤精子見了陰陽鏡就跑,那可是他自己的寶貝,他還恐有差訛。
妖精們手持仙界一等一的法寶來戰悟空,這些寶物有些是鴻均老祖當年在分寶崖分給他們的主人的師長的,有些是太上老君八卦爐中煉的,有些是天地生長的,都是些頂級法寶,這些寶貝代表著整個天界最厲害的法力,當年鬧天宮時眾仙不敢對悟空使用,現在被他們的手下偷了來,主人們還怕這些寶貝落入悟空之手,暗中窺視或保護手下,一旦寶貝到了悟空之手,他們就跑出來斷喝,孽畜還不現形,有時還跑來問悟空要寶貝。
所以,悟空能在妖精的寶貝里栽跟頭在情理之中。不是悟空本領不濟,實在是這些寶貝太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