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尋味的戲臺妙聯 楹聯,是文學藝術的一朵奇葩。貼在或掛在舞臺兩側柱子的戲臺楹聯,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而且要求針對戲臺特點,或評論,或抒情。它融文學、戲劇藝術為一體,閃爍著奇異的光彩。因此,戲臺楹聯大多寓意深刻,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 該聯采用“取一于萬”的手法,概括了戲劇的特點。 你一槍,我一刀,雖殺未惱; 轎上來,馬上去,非走不可。
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登臺便見; 有時歡天喜地,有時驚天動地,轉眼皆空。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裝誰象誰,誰裝誰誰就是誰。 麥月珊,麥月潤兄弟是我國近代以演文明戲著稱的京劇演員、戲劇活動家,兩人均有深厚的文學修養。這副對聯恰到好處地揭示了戲劇藝術中真實性和假定性的創作規律,加之在創作手法上較好地運用了重言、頂真的技巧,讓人讀之,耳目一新。 不大地方 可國 可家 可天下; 平常人物 為將 為相 為名臣。 以上各聯,無不巧妙地勾畫了戲劇的特點! 文中有戲,戲中蘊文,識文者看文,不識文者看戲; 音里有調,調里藏音,懂調者聽調,不懂調者聽音。 此聯提示大家戲臺上文、戲、音、調樣樣具全,你可根據你的文化水平、喜好,自由選擇。 天上果勝人間,一曲霓裳驚夜月; 仙子遙臨下界,十分春色艷朝霞。 此戲聯巧妙地將戲園名嵌入聯中,首嵌“天仙”二字,聯語美妙如畫,耐人品讀。 寧波城隍廟的戲臺聯嵌入的是戲劇名家關漢卿的雜劇《蝴蝶夢》、孔尚任的川劇《桃花扇》、高則誠的南戲《琵琶記》、阮大誠的川劇《燕子箋》,嵌綴得當,十分巧妙!且看: 千萬場秋月春風,彈指間,蝴蝶夢來,琵琶弦上; 三百副金尊檀板,關情處,桃花扇底,燕子燈前。 還有的戲聯寫皮影戲,著墨不多,將皮影戲概括得十分透徹。如: 一雙巧手調動千軍萬馬;兩根竹桿表盡喜怒哀樂。 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 農村唱戲一般都是逢年過節,臨時搭臺的。有對聯曰: 愿聽者聽,愿看者看,聽看自取兩便; 說好就好,說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通俗易懂,十分符合農村情況。舊時,農村看戲都是站在一塊平地上,沒有傾斜度。你擋我,我擋你,擁擠不堪。有副對聯這樣概括: 你也擠,我也擠,此處幾無立足地; 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場時。 與此相近的還有: 看不見姑且聽之,何須四處鉆營,極力排開前面者; 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時得意,挺身遮住后來人。 后兩聯恰似一位閱歷很深的長者,諄諄告誡年輕人。說的是戲,卻以戲喻人生,更有一番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誰為袖手旁觀客;我亦逢場作戲人。 這是一副全國各地戲臺常使用的戲臺聯,上聯刻畫觀眾,下聯描寫演員,細細品位,會感覺出一種對世事的無奈與苦澀。 堯舜生,湯武凈,桓文丑末,古今來幾般角色; 日月燈,山河彩,風雷鼓板,天地間一大舞臺。 舊時,皇家戲院兩側的立柱上每每鐫有妙聯。據傳,這是清代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一副內容宏大、亙古少有的戲臺聯。 作廿四史觀,鏡中人呼之欲出;當三百篇讀,弦外意悠然可思。 這是昔年北京同樂軒戲園的戲臺聯,比較符合戲曲藝術規律。 上場應念下場日,看戲無非做戲人。 這副戲臺聯文字淺顯,但教化警世之意極濃,以戲比人生,是一副妙聯。 一曲歌來,文武衣冠皆入戲;三通鼓罷,達窮妍丑盡成空。 這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題戲聯。表面說戲臺演出,內里說世事人生,“夢”與“空”。 想當年,那段情由,未必如此;看今日,這般光景,或者有之。 這副戲聯說的是戲劇藝術的創作規律,戲非歷史,歷史上未必有這個故事,但現實生活中卻可能出現類似情況,這便是戲劇以古喻今的作用。 戲猶是夢耳!歷覽邯鄲覺夢、蝴蝶幻夢、牡丹艷夢、南柯驚夢,百世即須臾,只是一場春夢; 事生于情也!試看忠孝至情、兒女癡情、豪暴恣情、富貴薄情,萬端觀結局,不外千古人情。 這是浙江吳興晟舍鎮古戲臺上的對聯,上下聯分別以故事與戲劇情節為引子,寫出了人生真諦。 千萬場秋月春風,彈指間,蝴蝶夢來,琵琶弦上; 三百副金尊檀板,關情處,桃花扇底,燕子燈前。 這是寧波城隍廟的戲臺的嵌名聯 。嵌入的是戲劇名家關漢卿的雜劇《蝴蝶夢》、孔尚任的川劇《桃花扇》、高則誠的南戲《琵琶記》、阮大誠的川劇《燕子箋》,嵌綴得當,十分巧妙! 曲是曲也,曲近人情,越曲越折; 戲豈戲矣,戲推物理,越戲越真。 這是明末畫家傅家山題寫的一副戲臺聯。全聯對仗工整,音韻鏗鏘,既包含了“人情曲折,人生如戲”的哲理,又揭示了戲曲“有起有伏,越戲越真”的藝術特征;聯語既運用了鶴頂格的嵌字技巧,又運用了重言的撰聯手法,因而此聯不失為一副戲臺佳聯。 今古今古今今古;古今古今古古今。 這副對聯則運用疊詞的手法,通聯僅“古今”兩字,讀來瑯瑯上口,節奏感強,似聞演出中的鑼鼓之聲。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變萬化; 車行步,馬行步,步也行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這副對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將演員表演作了精彩的概括,很有一番功夫。 堯舜生,湯武凈,五雄七霸丑角耳,漢祖唐宗,也算一時名角,其余拜將封侯,不過掮旗打傘跑龍套; 四書白,五經引,諸子百家雜曲也,杜甫李白,能唱幾句亂彈,此外咬文嚼字,都是求錢乞食耍猴兒。 這是清代紀曉嵐寫的一副令人嘆為觀止的戲臺長聯。 堯舜生、湯武凈;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只耍手,其余拜將封候,不過搖旗吶喊稱奴婢。 四書白、六經引;諸子百家雜說也,杜甫李白會唱幾句亂彈,此外咬文嚼字,大都沿街乞食鬧蓮花。 此聯為鐫刻在圓明園戲臺上的楹聯,紀昀所作。此聯膾炙人口,立意頗高,構思別致,巧妙地借助了戲曲藝術的獨特形式。嵌入傳統戲中'生,凈、旦、末、耍手、搖旗吶喊、稱奴婢’和'白、引、雜說、亂彈、鬧蓮花’等戲曲說唱形式,并與歷史人物及文學作品相對應,相配用,詼諧之意使人回味無窮,【清】學者梁章鉅認為:“似此大識力,大議論,斷非凡手所能為”;“此聯上下千古;聲大而宏,目光如炬,非文達不辦?!?/span> 看新戲,亦看舊戲,看看新戲,看看舊戲; 好上臺,也好下臺,好好上臺,好好下臺。 這副對聯據說是一個小知縣提的,此地士紳刁滑,歷屆知縣上任后,如不先去拜訪他們,就會遭到陰謀排斥。這一年來了一個新知縣,此人有才有膽有識,偏偏不去拜訪這些士紳們。一天縣城演戲,士紳欲刁難他,便請新知縣作一副戲臺聯,知縣揮筆而就,含意甚深。 本日果然降日本;皇天竟不佑天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桃江縣乍埠一帶群眾更是連日唱戲,以示慶祝。時為鄉村塾師的龍逸才即興為戲臺撰寫了上面這副十分有名的嵌字聯。此聯將“日本”和“天皇”嵌入聯中,且采用了顛倒回環的撰聯手法,可謂用字巧妙,切中時事,并被譽為當年全國慶祝抗戰勝利的三副妙聯之一。 臺上笑臺下笑 臺上臺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 看古看今人看人。 上世紀80年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農民生活好起來了,被“四人幫”禁錮多年的傳統文娛活動又活躍起來了。于是,新戲聯接連產生。1982年正月,義烏市稠城鎮大眾村演戲寫了這樣一副寓意“大眾”的對聯。 頃刻間千秋事業,方寸地萬里江山;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 此聯寓意深刻,形象逼真,同樣描寫的是戲臺的妙處。 多才多藝的徐文長摯愛戲劇,不但創作了憤世嫉俗的劇本《四聲猿》和《歌代嘯》,還撰寫了奇妙的戲臺對聯,或為戲劇作廣告,以聚攏觀眾;或闡述戲劇真諦,抒發人生感慨。據說,徐文長曾為某戲班臨時搭建的戲臺撰寫過一副奇聯: “行行行行行行行,盛盛盛盛盛盛盛”。這副對聯一貼出,立即引起轟動,吸引了許多人前去圍觀,但不少人會念,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中一位老秀才見了卻連聲叫好,還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 “形杭形杭形形杭,成勝成勝成成勝”。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兩個字在紹興話中都有兩種讀音,像老秀才那樣念就像是歡快的鼓樂聲,于是大家也模仿老秀才念了起來。這樣樂隊尚未登臺,臺下已是鼓樂聲大作,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前來看戲,盛況空前。 《徐渭集》中還收錄了徐文長撰寫的三副戲聯: 其一是:“畫櫟倚青霄,繼往開來,瞬息竟成千古事;雕梁揮彩口,修文藝武,片時頓覺百般新。” 其二是:“隨緣設法,自有大地眾生;作戲逢場,原屬人生本色。” 其三是:“假笑啼中真面目;新歌舞里舊衣冠。”這些戲聯除描繪戲臺金碧輝煌外,還凸現了戲劇濃縮時空,藝術地反映生活的本質。戲聯二與戲聯三既概述了戲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假中寓真的特點,又表達了徐文長對“隨緣設法”、“作戲逢場”現實的反感與無奈。這三副戲聯全都對仗精巧,耐讀且富有新意與哲理。 上聯:未上臺,誰是我,既上臺,我是誰,謝觀眾,須知是我原非我。 下聯:不認真,難做人,太認真,人難做,囑諸生,牢記做人要像人。 此聯為劉竹賢題湖北云夢古戲臺。 上聯:神是人裝,鬼是人裝,人是人裝,七尺軀扮出千般模樣。 下聯:車也走得,馬也走得,走也走得,方丈地游遍海角天涯。 這是貴州普定化處戲臺。 上聯:曲是曲也,曲盡人情,俞曲愈妙。 下聯:戲其戲乎,戲推物理,越戲越真。 這是【清】傅山題戲臺聯。 上聯:大夏渺遺音,聽他秦筑秦箏,今樂何如古樂。 下聯:天涯聯舊侶,為我楚歌楚舞,他鄉也似故鄉。 楊調元題陜西漢中湖廣會館戲臺。 上聯:兩漢五代六朝十國,古古今今多變局。 下聯:一末二凈三生四旦,重重疊疊上瑤臺。 此聯為程道衡題湖北黃梅孔垅萬年臺戲臺。 上聯:亂世需才,何不教南霽云、雷萬春幾位將官,救末劫投胎下界; 下聯:逢場作戲,切莫演尹子奇、令狐潮一班反賊,令吾神怒發沖冠。 【清】吳檞題岳陽南岳廟戲臺。 上聯:一切作如是觀,有即非有。 下聯:眾人皆大歡喜,聞所未聞。 廣東廣州福建會館戲臺。 上聯:滿天風景,水陸平分,登樓覽云夢瀟湘,壯氣直通巫峽北。 下聯:千古英雄,浪沙淘盡,倚劍聽銅琶鐵板,高聲齊唱大江東。 此聯為長沙王運常所撰水陸洲戲臺聯。 上聯:人世難逢開口笑; 下聯:老夫聊發少年狂。 【清】王文治精音律,筑“夢樓”為演奏家樂之所,并題上聯。 上聯:唉!大帝也貪財,傅老兒不過用幾文銅錢,便命金童玉女,迎接天宮上去; 下聯:呀!閻君真小量,劉安人只饞食兩塊狗肉,即差牛頭馬面,拿入地府中來。 【清】喻九萬題湖北隨州古戲臺。 上聯:戲猶是夢耳!歷覽邯鄲覺夢,蝴蝶幻夢,牡丹艷夢,南柯驚夢,百世即須臾,只是一場春夢; 下聯:事生于情也!試看忠孝至情,兒女癡情,豪暴恣情,富貴薄情,萬端觀結局,不外千古人情。 江蘇吳興晟舍鎮戲臺。 上聯:儒為戲,生旦凈丑外副末,呼十門腳色,同拜一堂,重道尊師大排場,看破世情都是戲; 下聯:學而優,五六工尺上四合,添兩字凡乙,共成七調,唱余和汝小伎倆,即論文行亦兼優。 嚴保庸題北京京師戲館。 上聯:村號杏花,尚準那牧童橫笛; 下聯:地非幽谷,不許我老子牽牛。 舊時鄉村演社戲每有犯禁者,或題上聯之。 上聯:愿聽者聽,愿看者看,聽看自取兩便。 下聯:說好就好,說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舊時農村戲臺聯。 上聯:臺前有淚原非我; 下聯:座上無聲已入神。 上聯:大千秋色在眉頭,看遍翠暖珠香,重游瞻部; 下聯:五萬春花如夢里,記得丁歌甲舞,曾睡昆侖。 此聯為龔鼎孳題北京某劇樓聯。 上聯:臺上莫漫夸,縱做到厚爵高官,得意無非俄頃事。 下聯:眼前何足算,且看他拋盔卸甲,下場還是普通人。 上聯:一部廿四史,演成古今傳奇、英雄事業、兒女情懷、都付與紅牙檀板。 下聯:百年三萬場,樂此春秋佳日、酒坐簪纓、歌筵絲竹、問何如綠野平原。 上聯:戲劇本屬虛,虛內尋實,實非為實,虛非為虛,虛虛實實,方寸地生殺予奪,榮辱貴賤,做來千秋事業,莫道當局是假。 下聯:唱彈原為樂,樂中藏憂,憂民之憂,樂民之樂,樂樂憂憂,頃刻間悲歡離合,喜怒哀懼,現出萬代人情,須從戲里傳真。 上聯:己無本事莫登場;主盟五霸,爭興七雄,漢分三國晉六朝,律以周武商湯,都算僂羅小角色; 下聯:未有多情不湊巧,金玉雙緣,珍珠一塔,鏡破重圓釵再會,都是憑空說謊,由他仕女須評量。 上聯:把古往今來重新說起。 下聯:將悲歡離合再敘從頭。 上聯:弦中參妙理。 下聯:曲里寄幽情。 上聯:此曲只應天上有。 下聯:斯人莫道世間無。 上聯:不遇知音眾聲俱寂。 下聯:偶然雅集百樂齊鳴。 上聯:韻出高山流水。 下聯:調追白雪陽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