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一直是人類生命健康的威脅,在與癌癥的抗戰中,有一位從醫六十余年的老中醫,理論造詣頗深,臨床經驗豐富,兼通諸家之長,經過對癌癥的悉心研究,探索出一些治癌之方,并不吝分享與世人,到底是些什么方劑?且看正文揭秘! 對于每一部位不同性質的癌瘤,結合不同的病因病機與病人的體質特點,也就是按照不同癌瘤過程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本質,擬訂出解決這一矛盾的原則,辨證用藥。 在辨證治療過程中,不同部位、不同類型的癌瘤,均可按以下幾點增減用藥。 1癥見胸悶,胸脅脹滿,胃或腹部脹痛,噯氣,惡心,嘔吐,乳房脹或腫塊脹。舌苔薄白或薄膩。脈弦細,或弦滑。此屬氣滯。治宜理氣止痛,降逆鎮沖。用佛香丸,或用佛香湯加減煎服。 佛香丸 枳殼120克,佛手150克,薤白150克,木賊200克,清半夏150克,料姜石600克,索羅子150克,制香附150克,白芍200克,郁金15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6~10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用佛手、制香附、薤白、索羅子理氣止痛,通陽消痞;郁金、白芍疏肝解郁;木賊、枳殼、清半夏、料姜石寬膈化滯。各藥配伍,有理氣止痛、降逆鎮沖、疏肝解郁、軟堅散結、寬胸化滯、通陽消瘀之功效。 佛香湯 枳殼12克,佛手15克,薤白15克,清半夏15克,索羅子15克,制香附15克,白芍20克,料姜石60克,郁金15克,木賊12克。 煎服法:一劑藥煎2遍,合在一起,分2~3次服。每日1劑。 方義:同佛香丸。 2癥見局部腫脹,或有腫物痞塊,痛有定處。舌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或細弦。此屬血瘀。治宜活血化瘀,止痛散結。用棱莪丸,或用棱莪湯加減煎服。 棱莪丸 三棱150克,蓬莪術150克,當歸300克,丹參300克,土鱉子100克,川楝子150克,赤芍150克,凌霄花200克,蘇木10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8~10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中三棱、蓬莪術、蘇木、凌霄花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當歸、丹參養血活血;土鱉子、赤芍消堅破積,滋陰消炎;川楝子理氣止痛。九味藥配伍,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理氣止痛、攻堅破積、解毒養血之功效。 棱莪湯 三棱15克,蓬莪術15克,丹參30克,當歸15克,土鱉子10克,川楝子15克,赤芍15克,凌霄花20克,蘇木10克。 煎服法:同佛香湯。 方義:同棱莪丸。 3癥見面色白,語言低微,呼吸短促,食欲不振,自汗疲倦。舌淡,苔少。脈虛無力。此屬氣虛。治宜補氣健脾。用貞術丸,或用貞術湯加減煎服。 貞術丸 黃芪600克,黨參300克,白術200克,當歸150克,丹參300克,枸杞子200克,女貞子300克,生甘草3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6~10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用黃芪、黨參補氣扶正;白術、生甘草健脾和胃;當歸、丹參活血養血,軟堅散結;枸杞子、女貞子補腎壯腰,增強免疫功能。八味藥配在一起,有健脾補氣、活血養血、壯腰強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扶正祛邪之功效。 貞術湯 黃芪60克,黨參30克,白術20克,當歸15克,丹參30克,生甘草8克,枸杞子20克,女貞子30克。 煎服法:同佛香湯。 方義:同貞術丸。 4癥見頭暈眼花,面色萎黃,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苔少。脈細無力。此屬血虛。治宜補血益氣。用丹甲丸,或用丹甲湯加減煎服。 丹甲丸 黃芪600克,黨參300克,丹參300克,熟地黃300克,川芎100克,當歸200克,炒棗仁300克,鱉甲20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6~15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以炒棗仁養心安神;黃芪、黨參補氣扶正;丹參、當歸、熟地黃、鱉甲、川芎活血化瘀,滋陰養血。各味藥綜合,有補血益氣、養血安神、活血軟堅、扶正祛邪之功效。 丹甲湯 黃芪60克,黨參30克,丹參30克,熟地黃30克,川芎10克,炒棗仁30克,鱉甲20克,當歸20克。 煎服法:同佛香湯。 方義:同丹甲丸。 5癥見面色晦暗,下利清谷,無熱惡寒,四肢厥冷,小便清長。舌淡,少苔。脈遲無力。此屬陽虛。治宜溫腎補陽。用苡仙丸,或用苡仙湯加減煎服。 苡仙丸 補骨脂200克,仙茅150克,肉桂60克,附子150克,薏苡仁300克,菟絲子150克,骨碎補150克,訶子肉15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6~10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用補骨脂、骨碎補、菟絲子壯腰強腎,增強免疫功能;仙茅、肉桂、附子溫陽抑陰;薏苡仁、訶子肉健脾止瀉。綜合諸藥,有溫腎補陽、燥濕健脾、溫中止瀉、補腎強腰、增強免疫功能之功效。 苡仙湯 補骨脂30克,仙茅15克,肉桂6克,附子15克,薏苡仁30克,骨碎補15克,訶子肉15克,菟絲子15克。 煎服法:同佛香湯。 方義:同苡仙丸。 6癥見面色紅似火,口干咽燥,心悸氣短,五心煩熱。舌質紅絳,舌光無苔,或花剝苔。脈細數。此屬陰虛。治宜養陰生津。用竹甲丸,或用竹甲湯加減煎服。 竹甲丸 生地黃300克,山萸肉150克,玉竹300克,北沙參200克,天花粉300克,龜板200克,鱉甲20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6~15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用生地黃、玉竹、北沙參、天花粉養陰生津,潤燥除煩,清熱消炎;山萸肉、龜板、鱉甲軟堅滋陰。各藥綜合一起,有養陰生津、軟堅散結、潤燥除煩、強心養血、涼血補血、消炎解熱之功效。 竹甲湯 生地黃30克,山萸肉15克,北沙參30克,天花粉30克,龜板20克,鱉甲20克,玉竹30克。 煎服法:同佛香湯。 方義:同竹甲丸。 7癥見腫塊,發熱,疼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結,小便黃少。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此屬熱毒。治宜瀉火利濕,解毒消腫。用重苓丸,或用重苓湯加減煎服。 重苓丸 重樓100克,山豆根100克,全蝎100克,露蜂房100克,薏苡仁300克,豬苓600克,白花蛇舌草300克,野菊花30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3~6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中用重樓、山豆根、野菊花解毒清熱;全蝎、露蜂房、白花蛇舌草瀉火消腫;薏苡仁、豬苓利水燥濕。八味藥配伍,有清熱解毒、消炎消腫、軟堅化瘀、瀉火利濕、健脾利水、通便消癥之功效。 重苓湯 重樓10克,山豆根10克,全蝎10克,蜂房10克,薏苡仁30克,豬苓6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野菊花30克。 煎服法:同佛香湯。 方義:同重苓丸。 8癥見頸項瘰疬包塊,頸項酸痛,頭痛胸悶,痰液黏稠難咯,痰涎壅盛。舌苔白膩。脈滑。此屬痰凝。治宜消腫化痰,軟堅散結。用海鈴丸,或用海鈴湯加減煎服。 海鈴丸 海藻150克,昆布150克,天南星150克,重樓100克,杏仁150克,瓦楞子300克,蛇蛻100克,馬兜鈴12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8~10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以海藻、昆布、瓦楞子軟堅散結;天南星、杏仁、馬兜鈴燥濕化痰;重樓、蛇蛻解毒消腫。八味藥配伍,有軟堅散結、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燥濕化痰、定喘止咳之功效。 海鈴湯 海藻15克,昆布15克,天南星15克,重樓10克,杏仁15克,瓦楞子30克,蛇蛻10克,馬兜鈴12克。 煎服法:同佛香湯。 方義:同海鈴丸。 9癥見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嘔吐惡心,口黏膩,四肢沉重,足腫,大便溏,小便短少。舌苔厚膩。脈濡緩。此屬濕聚。治宜化濕健脾,利水消腫。用蘭香丸,或用蘭香湯加減煎服。 蘭香丸 蒼術120克,川厚樸100克,枳殼120克,薏苡仁300克,豬苓600克,藿香100克,佩蘭葉300克,清半夏150克,生甘草30克。 制服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水泛為丸。每次服8~10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 方義:本方用蒼術、川厚樸、薏苡仁健脾和胃;清半夏、藿香、佩蘭葉化濕降逆;豬苓、枳殼、生甘草利水消腫,幫助消化。九味藥合在一起,有健脾利水、消腫化濕、降逆鎮沖之功效。 蘭香湯 蒼術12克,川厚樸10克,薏苡仁30克,豬苓60克,藿香10克,佩蘭葉30克,清半夏15克,枳殼12克,生甘草3克。 煎服法:同佛香湯。 方義:同蘭香丸。 新媒體編輯:王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