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改變世界,唯一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盡管生命無常,生活起伏,人生充滿許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有不少的東西是完全可以把握的,那就是我們對工作對生活的態度。有人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看不見的法寶,它的一面寫著“積極心態”,另一面寫著“消極心態”,積極的心態可以使你達到人生的頂峰,而消極的心態會使你一生貧苦和不幸。 心態不只是影響工作,而且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如果一個人的心態很好,即使目前的工作不是很理想,也能夠心滿意足,心平氣和。而這種積極的心態,就會帶來好的工作態度,其工作效果就好,并引導我們逐步走向成功的道路。如果對工作心不在焉,或者心煩意亂,這種消極的心態就會帶來不愉快甚至是惡劣的工作態度,其工作效果就必然很差。能夠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人生的智慧,更是生存的策略。這個世界,這個工作,這個崗位,不是為了你一個人而存在的。既然你已經從事了這個工作,就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也是一種人生的責任。 一、不要認為停留在心靈的舒適區域內是可以原諒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舒適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擾,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談,不愿意被人指責,不愿意按照規定的時限做事,不愿意主動的去關心別人,不愿意去思考別人還有什么沒有想到。這在學生時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時候這樣的同學還跟“冷酷”“個性”這些字眼沾邊,算作是褒義。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極力改變這一現狀。否則,你會很快變成雞尾酒會上唯一沒有人理睬的對象,或是很快因為壓力而內分泌失調。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學生期所處的舒適區域,比別人更快的處理好業務、人際、輿論之間的關系,那就能很快的脫穎而出。 在會議上,一個停留在心靈舒適區域的人會消極的聽取領導的話語,消極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級交給的事情,但從來不關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會想到多做一步,讓接下來的別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而敢于打破這個舒適區域的人,敢于在適當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并在得到上級認可和指點之后把手頭的工作盡快的完成,并隨時接受別人的批評和調整。(注意:永遠不要等待別人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當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會裝作沒有看見,繼續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來的同事不久就變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后者則大方客氣的自我介紹,并了解對方和自己的關系。 在聚會上,前者總是等待別人發言,并喜歡私下里評論對方的言語;如果這個桌子上沒有人發言,那直到用餐結束,也沒有人認識你。而后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飯的開始介紹和閑談,這看起來很困難,有時候會有失面子,但往往你會發現,對方是多么希望能和你說幾句話。 以上只是很小的幾個例子,但是要說明的是,大學生在走出校園的同時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園中的“隨意性”從身邊趕走,盡早的沖出自己的舒適區域,開始做好和這個社會交流的準備。 二、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歡在學習和玩耍之間先選擇后者,然后在最后時間一次性趕工把考試要復習的東西突擊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請不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因為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擊”。又或者,當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實施的時候,你的領導已經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往往我們總是想把事情從頭到尾全部想好了,才開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 所以,當你徘徊不前而手足無措的時候,你要意識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徘徊是因為害怕這個事情可能發生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擔或應付。工作的時候需要一種起碼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管下一步是什么狀況,我都能把它引導到我需要的那條線上去的。另外,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時間,如果不知道,就趕快求助,或想辦法,苦惱和憂慮會給你更多的壓力也會把剩下的時間蠶食殆盡。 另外,警告一下:永遠不要想,我知道了,先把上級派的事情放一下,等這集《越獄》看完再說。----90%的情況下,你會忘記,或者來不及,因為這件事需要比你原先想象要更多的時間。說做就做,一直是很好的習慣。 積極的心態能夠調動一個人的心靈力量,而且可以不斷挖掘潛在的心靈力量,使其工作水平的發揮達到最好的狀態,甚至是完美的境界。相反,消極的心態往往阻擋心靈力量的發揮,更不用說挖掘內在的心靈力量了。消極的心態容易使一個人陷入悲觀失望、得過且過、煩惱痛苦以及憂慮無奈的泥潭。其實,同樣的工作環境,如果心態不同,其對工作環境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積極的心態面對再不好的工作環境,也能氣定神閑,沒有一絲悲觀、憂郁、煩躁和自卑的情緒。消極的心態面對再好的工作環境,也是悲哀嘆息,感覺處處不盡如意。 思想決定行為,正確的思想往往是積極的心態引導的,所以心態左右個人的行為。境隨心轉,樂觀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美好景色;悲觀的時候,則是滿眼的蕭條。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因此,讓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去快樂的工作,收獲美好的人生。 |
|
來自: 你是不一樣 > 《人在江湖~工作(協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