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次,驚魂初定。但人類的投資史就是這樣,總一次又一次的瘋狂,好像人們從未能從中吸取些什么教訓。這次比起人類歷史上的瘋狂時刻(1637年荷蘭郁金香泡沫破裂,郁金香價格跌去了99.999%。1720年英國股市泡沫破裂,股票基本成廢紙。1929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道指回到33年前)根本算不了啥,但你最好也能學到些什么。 作者:江風揚 來源:金錢注意(微信號:money9918) 在經歷了漫長的疑慮、焦急、期盼、恐慌和絕望之后,A股終于迎來了久違的三大指數全線暴漲的反彈。當然,這個反彈,與最新推出的重磅利好有關:央行給證金公司充足的再貸款(這個最為重要)、公安部會同證監會排查惡意賣空、證監會停止審核IPO首發和再融資,等等。這些動作,不可謂不大,但如果你以為只是這些利好導致昨天的反彈,那可就錯了,你不能像那個到餐館買餅吃的人,吃到第五個大餅時,飽了,便只愿為最后一個大餅付錢。 應該說,反彈是一系列效應累加量變達到質變的,這其中,固然有前期利好政策的效應,但最大效應恐怕還是股票經歷了二十多天暴烈下跌,特別是最后幾天眾多小票的連續跌停,做空動能得到了極大釋放的結果。從周日宣布證金公司獲得央行流動性支持,到周四央行再貸款實際到位,中間管理層采取節節阻擊的救市策略,或許有其調控考量,但眾多散戶卻經歷了一輪從期盼到失望的心理折磨,錯誤操作導致損失慘重。 極度恐慌總算過去了,但是否意味著散戶們大舉反攻、收復前期失地的春天又到了呢?我看未必。至少,股民們不要期望4、5月份的行情舊戲重演,管理層好容易將杠桿降了下來,是不會隨隨便便再讓杠桿加到失控的地步的。沒有了不顧一切的加杠桿,前期還有大量套牢盤等著解套,再加上1400只停牌股要復牌,反彈的高度可想而知。不是說,大盤不會再重上5000點,但絕對需要足夠的時間,未來的日子,就將是以時間換空間的日子。 經歷了這一輪從極度酷熱到極度深寒的股劫,我想,市場參與各方都應該好好總結,從中吸取血的教訓。從管理層的角度來說,這一次股災,無論是前期放縱杠桿暴炒中小創,還是最近20多天一系列救市中的失誤、被動挨打,疑點太多,說也白說。倒是廣大的中小散戶,特別是那些加了杠桿暴倉的股民,受傷嚴重,確實應該好好總結一下經驗教訓了,我這里就特別說一說。 股市,從最早少數人在樹底下圍墻邊交易各自公司的股票開始,發展到今天全世界規模巨大的資本市場,無數公司參與,無數人卷入,能夠如此,一定有其內在必然性。作為一種社會存在,絕對有其合理性,否則,便不可能壯大。對國家來說,它就是一種經濟資源優化配置的工具,現在,可能還承擔更多的功能,各國莫不如此。但是,凡事有利也必有弊,股市作為一個獨立系統,有其自身獨立運行的邏輯,也是利弊交織。好比一座山,有森林和木材,也是毒蛇和猛獸。你可以進山采果子,挖人參,但你絕不可以因為在山上被蛇咬了,便憤怒地要把山林砍光,那是不可以的。你需要做的是,要么別進山,要么做好保護,別讓蛇咬到,或者即使咬到,也能有藥治好。因此,那些因虧損而極度痛恨股市的人,心情可以理解,但光痛恨沒有用,一味的怨天尤人只說明你幼稚,你需要做的只能是,要么別炒股,要么做好風險防范。中國的股市制度,絕對有不合理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就你個人來說,最有效的辦法首先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風險防范的能力。 竊以為中小股民最需要做的,莫過于糾正錯誤理念:把賺錢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風險放在第一位。你進入股市,只能有兩種前途,要么賺錢,要么虧損(不賺不虧忽略),粗略算算,概率當各為50%。假如你有辦法把虧損的概率降到零,那你剩下的就只是賺錢了。換句話來說,只要你不虧,你就一定賺錢,無非是時間的遲早而已。記住:風險是全部金融的核心,不賠是硬道理,不賠才能賺。如果一陣子大賺,一陣子又大賠,到頭來,好便是零和,不好就是巨虧。這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股災,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深切體會吧! 炒股是一項系統性的行為,涉及到政治經濟、宏觀微觀、價量時空、多重博弈,方方面面,而且瞬息變化,你不可能從別人的只言片語中獲得正確的操作,而且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際中來說,都不可能有股神,除非你能操縱股市或者能看到后臺數據。股市上的正確,都是相對而言的,只是一種概率上的正確,而且這一刻正確,下一刻可能就不正確了,因為總有新的政策或信息發生,改變先前博弈。因此,任何一個炒股的人,都必須明白,任何人任何信息對你都只是參考,不可輕信,包括你自己本人,也未必可信。很多人自信滿滿,結果吃了大虧。相比人,紀律和規則更牢靠,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好必要的紀律和風險防范措施,然后就好好遵守。聽規則和紀律的,而不是聽自己的,只有這樣,才能先立于不敗之地,然后慢慢求勝。 關于規則和紀律,各人有各人的不同,但一些常見的、通用的規則,還是有的,這里推薦幾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