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大多數含碳的化合物稱為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像CO、CO2、碳酸、碳酸鹽等少數化合物,由于它們的組成和性質跟無機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們作為無機化合物。
1、烴的定義:僅含碳和氫兩種元素的有機物稱為碳氫化合物,也稱為烴。
2、烴的分類: 脂肪烴(鏈狀) 烴 不飽和烴→烯烴(如:乙烯) 芳香烴(含有苯環)(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質比較: 有機物 | 烷烴 | 烯烴 | 苯及其同系物 | 通式 | CnH2n+2 | CnH2n | —— | 代表物 | 甲烷(CH4) | 乙烯(C2H4) | 苯(C6H6) | 結構簡式 | CH4 | CH2=CH2 | 或 | (官能團) 結構特點 | C-C單鍵, 鏈狀,飽和烴 | C=C雙鍵, 鏈狀,不飽和烴 | 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環狀 | 空間結構 | 正四面體 | 六原子共平面 | 平面正六邊形 | 物理性質 | 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輕,難溶于水 | 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 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比水輕,難溶于水 | 用途 | 優良燃料,化工原料 | 石化工業原料,植物生長調節劑,催熟劑 | 溶劑,化工原料 |
有機物 | 主 要 化 學 性 質 | 烷烴: 甲烷 | ①氧化反應(燃燒) CH4+2O2――→CO2+2H2O(淡藍色火焰,無黑煙) ②取代反應 (注意光是反應發生的主要原因,產物有5種)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條件下甲烷還可以跟溴蒸氣發生取代反應,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烯烴: 乙烯 | ①氧化反應 (ⅰ)燃燒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煙) (ⅱ)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應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條件下,乙烯還可以與H2、Cl2、HCl、H2O等發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應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該反應鑒別烷烴和烯烴,如鑒別甲烷和乙烯。 | 苯 | ①氧化反應(燃燒)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濃煙) ②取代反應 苯環上的氫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應 +3H2――→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4、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同素異形體、同位素比較。 概念 | 同系物 | 同分異構體 | 同素異形體 | 同位素 | 定義 | 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 | 分子式相同而結構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稱 |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的互稱 | 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稱 | 分子式 | 不同 | 相同 | 元素符號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不同 | —— | 結構 | 相似 | 不同 | 不同 | —— | 研究對象 | 化合物 | 化合物 | 單質 | 原子 |
6、烷烴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烴泛稱為“某烷”,某是指烷烴中碳原子的數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漢文數字表示。區別同分異構體,用“正”,“異”,“新”。 正丁烷,異丁烷;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 (2)系統命名法: ①命名步驟: (1)找主鏈-最長的碳鏈(確定母體名稱); (2)編號-靠近支鏈(小、多)的一端; (3)寫名稱-先簡后繁,相同基請合并. ②名稱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稱母體名稱 ③阿拉伯數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漢字數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個數 CH3-CH-CH2-CH3 CH3-CH-CH-CH3 2-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7、比較同類烴的沸點: ①一看:碳原子數多沸點高。 ②碳原子數相同,二看:支鏈多沸點低。 常溫下,碳原子數1-4的烴都為氣體。
1、乙醇和乙酸的性質比較 有機物 | 飽和一元醇 | 飽和一元醛 | 飽和一元羧酸 | 通式 | CnH2n+1OH | —— | CnH2n+1COOH | 代表物 | 乙醇 | 乙醛 | 乙酸 | 結構簡式 | CH3CH2OH 或 C2H5OH | CH3CHO | CH3COOH | 官能團 | 羥基:-OH | 醛基:-CHO | 羧基:-COOH | 物理性質 | 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俗名酒精,與水互溶,易揮發 (非電解質) | —— | 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俗稱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無水醋酸又稱冰醋酸。 | 用途 | 作燃料、飲料、化工原料;用于醫療消毒,乙醇溶液的質量分數為75% | —— | 有機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纖維、合成纖維、香料、燃料等,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
有機物 | 主 要 化 學 性 質 | 乙醇 | ①與Na的反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與Na的反應(與水比較):①相同點:都生成氫氣,反應都放熱 ②不同點:比鈉與水的反應要緩慢 結論:乙醇分子羥基中的氫原子比烷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但沒有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 ②氧化反應 (ⅰ)燃燒 CH3CH2OH+3O2―→2CO2+3H2O (ⅱ)在銅或銀催化條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消去反應 CH3CH2OH――→CH2=CH2↑+H2O | 乙醛 | 氧化反應:醛基(-CHO)的性質-與銀氨溶液,新制Cu(OH)2反應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 +2Ag↓+3NH3↑ (銀氨溶液) CH3CHO + 2Cu(OH)2――→CH3COOH+Cu2O↓+2H2O (磚紅色) 醛基的檢驗:方法1:加銀氨溶液水浴加熱有銀鏡生成。 方法2:加新制的Cu(OH)2堿性懸濁液加熱至沸有磚紅色沉淀 | 乙酸 | ①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H+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與活潑金屬,堿,弱酸鹽反應,如CaCO3、Na2CO3 酸性比較:CH3COOH > H2CO3 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強制弱) ②酯化反應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酸脫羥基醇脫氫 |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包括: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人們習慣稱糖類、油脂、蛋白質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營養物質。 種類 | 元 | 代表物 | 代表物分子 |
| 糖類 | 單糖 | C H O | 葡萄糖 | C6H12O6 | 葡萄糖和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 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 | 果糖 | 雙糖 | C H O | 蔗糖 | C12H22O11 | 蔗糖和麥芽糖互為同分異構體 能發生水解反應 | 麥芽糖 | 多糖 | C H O | 淀粉 | (C6H10O5)n | 淀粉、纖維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稱同分異構體 能發生水解反應 | 纖維素 | 油脂 | 油 | C H O | 植物油 | 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 含有C=C鍵,能發生加成反應, 能發生水解反應 | 脂 | C H O | 動物脂肪 | 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 C-C鍵, 能發生水解反應 | 蛋白質 | C H O N S P等 | 酶、肌肉、 毛發等 | 氨基酸連接成的高分子 | 能發生水解反應 |
| 主 要 化 學 性 質 | 葡萄糖 | 結構簡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 (含有羥基和醛基) 醛基:①使新制的Cu(OH)2-產生磚紅色沉淀-測定糖尿病患者病情 ②與銀氨溶液反應產生銀鏡-工業制鏡和玻璃瓶瓶膽 羥基: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酯 | 蔗糖 | 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 淀粉 纖維素 | 淀粉、纖維素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 淀粉特性:淀粉遇碘單質變藍 | 油脂 | 水解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或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 | 蛋白質 | 水解反應:最終產物為氨基酸 顏色反應: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鑒別部分蛋白質) 灼燒蛋白質有燒焦羽毛的味道(鑒別蛋白質) |
|
|
|
|
|
|
|
查看其它學科,請直接回復“其他學科” 歡迎加入學事兒中學 QQ群:419881788 中學生的大本營,一起玩一起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