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埋頭苦干讓我崩潰大哭
要干活更要開口匯報
可能是由于學生思維作祟,我總覺得沒做出成績就跟導師匯報是浪費時間。偏偏我們干的科研工作,研究成功的周期很長,失敗也是家常便飯。所以,我兩年來沒有主動匯報過工作。
這種“等有了好結果再匯報”的心態,讓我吃了很多苦頭。
有次我嘗試了很多方法做課題,就是沒出現期待中的陽性結果,可是,按文獻推測是可以做出來的。
于是,我陷入自我懷疑與否定。害怕給導師匯報會讓他認為我能力不足,所以默默地加速努力,甚至崩潰到大哭,也沒有主動匯報。
直到三個月后的一天,導師突然問我:你最近在忙什么?
天啊,他竟然忘記了給我的課題。
我沮喪又不好意思地匯報完數據,導師當下就叫停了這個實驗,并且說:“嘗試了這么久,沒做出來就換一個課題吧。”
我當時,真是如釋重負。
所以,我太同意課程中說的了:
不匯報工作就相當于你跟老板處在失聯狀態,老板根本不知道你做到什么程度了。要是不匯報,存在信息不對稱,會導致你的工作明明已經偏離了軌道,老板卻不知情。而及時匯報本身就能減少犯錯誤的機會。
我沉下心來,反思了自己的失職之處:
- 第一,我長時間沒有給導師反饋,需要導師主動詢問進展,不但自身努力沒有被看到,反而留下不太靠譜的印象;
- 第二,我如果早點主動匯報,更早得到導師的指示,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做更有價值的事。
而我有個師姐,每兩三天就會跟導師匯報,自己最近做了什么、有什么結果,每次匯報也就兩三分鐘,卻得到了更多的認可。
說到底,都是不愛匯報坑了自己,以前我總以為又沒做出最后結果,有必要說嗎?
現在我明白了這種“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的習慣,正是導師經常夸她靠譜努力的重要原因。
《我在松下三十年》一書中說:
對于上司來說,最讓人心焦的就是無法掌控各項事情的進度。如果沒得到反饋,就不會再把重要的事情交給這樣的下屬。
埋頭苦干吃盡苦頭之后我才明白,以后事要干好,更要學會主動匯報啊。
02
師姐比我更受器重
不懂匯報方法讓我再次吃虧
意識到了匯報的重要性,到底該怎么樣匯報呢?
粥老師在課程里說到:
沒有自己的思路的工作匯報是不完整的,堆砌的工作匯報,如同行尸走肉般沒有靈魂,講起來也蒼白無力,無法讓別人看出你的能力在哪里。
這完全是我匯報工作時的感受啊,我覺得自己的成績平平無奇,沒有亮點,所以講起來底氣不足,簡單糊弄幾句了事。
但其實,世界上沒有平庸的成績,只有平庸的表達方式。
即使寄快遞這樣的小工作,也可以體現工作成果。
改善方法之一就是不僅匯報工作,還要說結果。
比如,只匯報工作就是:整理郵寄信息,約快遞。
改成既匯報工作,又匯報結果就是:整理郵寄信息,已聯系快遞員明天將50份活動獎品寄給獲獎人員。
其次,匯報要既有事實,又有分析;既有問題,又有方案。
我終于知道了我匯報缺乏的東西—— 沒有自己的思路。
我通常只列實驗數據,沒有思考;只有事實,沒有分析。
以至于我講完,導師會問:“然后呢?所以呢?”
課程中的一句話,給了我當頭一棒:
在請示老板時,必須要附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案,而且對每個方案都進行利弊分析。而不是把問題甩給老板。盡量不要讓老板成為直接解題的那個人,否則他用你干什么?
因此,我更加意識到:匯報工作不是給導師出題,而是需要呈現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中很多的職場溝通場景,都讓我開始意識到,要去迭代優化自己之前的一些做法。
03
要讓自己變得值錢
更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值錢
回想起來,我大學時期也是一個樂于抓住舞臺展現自己的人,可上了研究生,突然進入了一個高難度的專業領域,感覺自己知識儲備不夠,專業文獻看不懂,甚至準確表達自己都很困難。
我變得抗拒公開表達,兩年來,沒有爭取過任何上臺表現的機會。
每次導師要求工作匯報時都覺得壓力山大,準備時也不情不愿。后來把匯報當成例行公事,總是臨時抱佛腳,熬夜整理數據、讀文獻,甚至匯報前一刻還在做PPT,根本沒有時間提前練習,匯報效果可想而知。
導師鼓勵我爭取給大領導匯報,我內心也知道跟大領導匯報工作,可以得到更深刻的指導意見,也容易得到更多的機會。
可是恐懼讓我一次次放棄了,甚至暗自竊喜又躲過一劫。
結果呢?這兩年我成長得很慢,整個人也變得更不自信。更可怕的是,我居然慢慢習慣拖延、逃避,習慣自己是個小透明,習慣坐在臺下......
粥老師在課程中的兩句話,一下子點醒了我:
工作匯報要認真準備,不要臨陣磨槍。否則就是傻,你忙忙活活這么久,干活的時候你有時間,匯報成果的時候你應付過去,這就是自己坑自己。
是啊,一個人的成就多少,不僅要看他做成了多少事,還要看別人感受到了多少。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就不能當一輩子在臺下聽的人,要讓自己成為能站在臺上講的那一個,懂得展示的那一個。
我當即下定決心不再逃避,不再把匯報當成壓力,而當成是對自己工作的梳理、技能的精進。即使我專業能力暫時不行,每次公開匯報也可以鍛煉我的膽量、臺風和魅力。
以后我會提前用心準備內容,提前練習,用匯報倒逼自己輸入,把每次上臺表達都當成為下一次做得更好鋪路。
就像粥老師說的:職場上要得到想要的東西,就要讓自己值錢,更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值錢。
04
職場中的吃的暗虧
都是因為不懂這些惹的禍
我明年研究生畢業,就要開始正式工作了,還好我提前學習了課程。
涉及到如何寫簡歷、寫求職信、工作匯報、如何求助、感謝、拒絕他人等等16種常見的職場寫作與溝通場景,每節課粥老師都從重要性講到方法論,再配上大量正反案例,讓我從思維認知到落地執行,都有了更高級的參考標準。
《職場寫作與溝通》這門課,就像是一位良師益友手把手教我如何避免踩坑:
從如何寫自我介紹讓別人鏈接我到寫簡歷拿到面試機會;
從寫求職信到寫轉正申請拿到offer;
從合理表達升職加薪到寫辭職信好聚好散;
從如何寫郵件增加回復率到微信高效溝通技巧......
職場上常見的溝通與寫作場景的原則與方法一應俱全,可以現學現用。
這些原以為自己早就會了,其實真正學習才發現自己有一些盲區,甚至是錯誤的認知。如果靠自己一個人摸索,不知道還得踩多少坑、吃多少虧。
而且,你會發現在職場中不像小時候在家里,做錯事有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中的虧往往都吃在暗中,如果沒有人告訴你,自己其實很難知道到底錯在了哪里。
所以,這門課真心值得學習,一頓飯的錢,職場少走彎路。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
溝通能力強的人,總能收獲更多
我把職場中最重要的表達和溝通場景
需要的方法技巧都放在這門課里了
學完立馬就能用,都是實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