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經方臨床學術講壇”(珠海)會議專家講稿:桂枝茯苓丸的合方與加味 南京中醫藥大學 黃煌 經典方證: 婦人素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以上均見《金匱要略·第二十篇·二條》) 原文提示本方主治婦人癥病而漏下不止者,這應該是指先兆流產。 桂枝茯苓丸是后世婦科下死胎方。 “奪命丹” 治婦人小產,下血過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黃黑、或胎上搶心,則悶厥欲死,冷汗自出,喘滿不食,或食毒物,或誤服草藥,傷胎動氣,下血不止。若胎未損,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以蜜丸為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淡鹽湯送下。速進兩丸,至胎胎腐爛腹中,危甚者,定可去除。 “催生湯” 明代《濟陰綱目》將本方改為湯稱為“催生湯”,用于下胎。 《類聚方廣義》:孕婦顛仆,子死腹中,下血不止,少腹攣痛者,用之胎即下。以上諸證,加大黃煎服為佳。 推薦處方 桂枝15g、茯苓15g搗碎、赤芍15g、牡丹皮15g、桃仁15g搗碎。以水800ml,煮取湯液300ml,分2~3次溫服。也可按照傳統做成丸,或裝膠囊服用。 適用人群: 1、面證: 面色潮紅或暗紅,或發青、眼圈發黑。 面部皮膚粗糙發硬,皮下毛細血管擴展,或痤瘡紫紅,或鼻翼口唇周圍暗紅。 唇舌暗紫,或舌底靜脈曲張迂曲等。 2、腿證: 下肢皮膚干燥起鱗屑,或靜脈曲張,或下肢浮腫或獨腳腫,或皮膚發黑創口不易愈合,或易生凍瘡,或足底龜裂,或多雞眼。 小腿抽筋疼痛,不能久行,或下肢發冷麻木。 3、腹證: 下腹部疼痛不適,或腰痛,或腹股溝疼痛。 按壓下腹部充實或疼痛,臍兩側尤以左側下腹有壓痛。 易腰腿痛、便秘、痔瘡、闌尾炎、盆腔炎、前列腺肥大。 4、精神證: 其人如狂,易頭昏頭痛、失眠,易煩躁、發怒、情緒易激動;其人善忘,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語言蹇澀。 桂枝茯苓丸證是一種體內有瘀血的實性體質。以面色暗紅、皮膚粗糙干燥,少腹部充實疼痛為客觀指征,與許多疾病交叉。 面證、腹證、腿證、精神證四大證,但見一證即可,不必悉具。 桂枝茯苓丸證多見于成年人,中老年人更多。 1:合大柴胡湯活血清熱除積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伴見胃及食管反流以及上半身飽滿肥胖者。(瘀血+熱結+食積) 多見高血壓、腦梗、心梗、高粘血癥、肥胖癥、支氣管哮喘等數病并見的患者。 其人體格壯實,上本身飽滿,面色暗紅、舌紫唇暗,經常便秘腹痛,胸悶腹脹,進食后癥狀加劇,中老年患者多見。 2、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通陽活血解郁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伴有抑郁失眠者(瘀血+陽郁)。 腦梗、抑郁癥、躁狂癥、失眠癥、老年性癡呆、銀屑病等病多見。 其人多神情淡漠,疲倦貌,面色黃暗、唇舌紫暗居多。多有失眠、怕冷、便秘等主訴。腹診多有臍跳。 銀屑病病案 何 男 63歲 身高167cm 體重68Kg 2014、8、23初診 主訴:銀屑病13年余。四肢軀干紅斑,皮損厚。家中瑣事較多,睡眠一般,早醒,食欲可,大部分1~2天/次,面黃,唇暗紅,脈75次/分。 家族史:父親糖尿病、母親甲亢、血小板減低 既往史:高血壓。 柴胡20g、黃芩5g、姜半夏10g搗碎、黨參10g、桂枝10g、茯苓15g搗碎、制大黃10g、龍骨15g、牡蠣15g、牡丹皮15g、桃仁15g、赤芍15g、川芎15g、干姜5g搗碎、大棗15g剪開。1/2服法,十五劑。 2014、9、20 藥后皮損色淡變薄,睡眠尚可,偶有早醒難寐,情緒可。原方黃芩10g。5/2服法,15劑。 2014、10、14 藥后背部及下肢皮損明顯變薄,近日皮疹于頭部少發。原方續服30劑。 3、合葛根湯解肌發汗散結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伴有肥胖、扭結者。(瘀血+風寒) 多用于痤瘡、多囊卵巢綜合征、腦梗、頸椎病患者。 其人體格壯實或肥胖,項背部肌肉厚實,小腹部膨隆,面色黃暗,皮膚干燥,疲倦嗜睡,頭暈頭痛、便溏,女性月經后期或閉經,量少色黑。 病案:田 女 26歲 身高163cm 體重52Kg 2013、6、1 主訴:不孕2年余。月經周期經期正常。彩超:雙側多囊卵巢(2012、4、7)。月經50天未至,婦幼保健院2013、5、30激素:孕酮1.94,雌二醇25,睪酮0.80(0.1~0.75)。 處方:葛根30g、生麻黃5g、肉桂10g打粉沖服、白芍10g、赤芍10g、茯苓10g搗碎、牡丹皮10g、桃仁10g搗碎、懷牛膝15g、生甘草5g、干姜5g搗碎、大棗20g。5/2服法,經期1/2服法,15劑。 此方服用至2013、8、31日復診: Lmp7月8是,8月6日查孕酮36.38,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38.92,8月10日查絨毛膜促性腺激素781.08,早孕54天。 4、合麻黃附子甘草湯散寒利水活血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見浮腫肥胖閉經者(瘀血+寒濕) 多用于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征、腰痛的患者。 其人多面色黃或浮腫貌,肥胖、疲憊嗜睡,無汗等。 張 女 43歲 身高160cm 體重75Kg 2014、2、26初診 主訴:月經兩月未至,體重上升3Kg 宮頸炎激切兩次,左少腹壓痛,舌質暗。 5、合大黃附子湯止痛泄熱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見腰腿劇痛、便秘者(瘀熱相結+內有沉寒) 多用于痛風、骨關節炎、腰椎病、疝氣、腸梗阻、腎病等見疼痛或便秘者。 大黃蜇蟲丸 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干地黃十兩、干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蜇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金匱要略》)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六) 6、合大黃蜇蟲丸逐干血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見有血栓、閉經而消瘦、兩目暗黑、肌膚甲錯者(內有干血)。 多用于血栓類疾病、鱗屑類皮膚病、閉經等,如肺動脈血栓、血小板增多癥、銀屑病、濕疹、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其人眼圈發黑、肌膚甲錯,下腹部充實隆起,大便干結、舌質紫暗等。 桂枝茯苓丸可明顯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東方的復方阿司匹林”。 大黃蜇蟲丸為古代虛勞病方,擅去體內干血,具有抗凝、抗血小板生存、抗血栓形成、溶栓、保腎、保肝、收縮子宮等作用。 病案 瞿 男 56歲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阻塞 胸悶、心慌、氣急、眩暈甚則晏厥、神疲乏力,腹中痞脹,食欲不振,腸鳴。嘴唇紫暗,脈搏78次/分,脈重按無力。 處方: 桂枝20g、肉桂10g打粉沖服、赤芍30g、桃仁12g搗碎、牡丹皮12g、茯苓20g搗碎、川芎10g、大棗12g剪開、炙甘草6g。另:大黃蜇蟲丸,按說明書服用。 服用一月余來復診時見其臉色由青色轉紅潤,精神明顯好轉,心慌消失,腹中痞脹減輕;凝血酶原時間由原來查的41秒減少為18.2秒(正常為11~14秒)。 7、合橘枳姜湯治胸痹短氣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見胸悶氣短者(瘀血+胸中氣塞)。 多見于慢性咳喘、心血管疾病患者,如肺纖維化、慢阻肺、支氣管哮喘、冠心病、心絞痛等。 橘枳姜湯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姜湯亦主之”。 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滿,噎塞習習如癢,喉中澀,唾燥沫”。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桂枝三兩 生姜三兩 枳實五枚 卒患胸痹痛:枳實搗(末),宜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補缺肘后方》) 其人唇暗舌紫,消瘦居多。主訴胸悶胸痛,氣短,咳嗽痰不多,腹脹滿等。 8、合枳術湯強心除痞化飲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見右心衰者(瘀血+水飲停蓄+胸中氣塞) 多用于肺心病、心功能不全、肺動脈高壓等。 其人胸悶氣促,上腹部痞滿,進食后明顯。肝脾腫大、食欲不振,或有浮腫,或胃內振水音等。腹診有壓痛或抵觸,有明顯的腹肌緊張。 病案 高 男 1998年生 身高152cm 體重40Kg 現病史:自幼哮喘,經常發作,這幾年發作頻繁,每夜不得平臥,動則喘促,導致退學在家,每年醫藥費20幾萬元,眼圈黑暗。 查示:肺動脈高壓(90mmHg),右心擴大,二尖瓣、三尖瓣輕度返流,肝腫大。診斷為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支氣管哮喘。 2012年2月9號初診:用桂枝茯苓丸加丹參、川芎、牛膝,癥狀逐步好轉,能下樓活動,利尿藥減少,病情穩定。 2012年8月因感冒引發心衰,原方無效,于15日給予枳實100g、白術30g,每天一劑,另服用上方丸藥。服3劑后尿量增加,下肢浮腫減輕,原方續服一月余,腹部變小,速尿逐步由兩粒減到1粒,螺內酯1片,心衰控制。 提示:桂枝茯苓丸合用枳術湯可能對右心衰、肺動脈高壓有效,但需要長期服用。大劑量枳實、白術可能有增效效果。 枳術湯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 枳實七枚 白術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 古代治療水飲的專方。具有促進胃腸蠕動強心利尿等作用,適用于胸悶腹脹、進食后加重為表現的疾病。 本方為仲景枳實方的最大量方。 宋代后才有枳殼枳實之分。小嫩的果實為枳實,大的為枳殼。(沈括《夢溪筆談》) 根據實測,一枚枳實重約3g,本方用7枳實,重量當在20g以上,而一枚枳殼重約枳實的3~5倍,因此本方如用枳殼,量應該在60~100g。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片” “心下堅”,提示上腹部按壓硬度大,“,大如盤,邊如旋盤”應該指圓盤,邊緣銳利,界限分明。提示瘀血性肝硬化的可能,肝臟腫大而且質地較硬。 心臟病心衰常常導致充血性的肝脾腫大。肝臟脾臟的大小與質地的軟硬也常隨心衰的緩解與加重而變化。 “水飲所作” 提示此種肝脾腫大與水液回流障礙有關。 “腹中軟,即當散也” 心衰得到有效的控制,血液回流改善,肝脾充血得以緩解而體積縮小。 枳實除痞堅——強心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枳實注射液和從中分離出的有效成分對羥福林及N——甲基酪胺對動物離體及在體心臟均有興奮作用,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心臟泵血功能(候加玉《中藥藥理學》)。 9、合四味健步湯治療糖尿病并發癥 多用于糖尿病的并發癥(瘀血在下)。如下肢潰瘍、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也用于下肢靜脈血栓等。 其人多面色暗紅,下肢常有浮腫或疼痛。 四味健步湯(赤芍30g、懷牛膝30g、丹參20g、石斛30g) 檢查:左少腹壓痛,下肢浮腫伴色素沉著,按之硬而疼痛,舌暗紅苔黃膩,脈虛弦,脈率88次/分。 處方:生黃芪60g、桂枝10g、肉桂10g打粉沖服、赤芍20g、葛根60g、懷牛膝30g、川石斛30g、丹參20g、牡丹皮15g、茯苓15g搗碎、桃仁15g搗碎、干姜10g搗碎、川芎15g、大棗15g。七劑,每劑服1~2日。服用三個月。 合黃芪桂枝五物湯利水消尿蛋白 合犀角地黃湯治銀屑病 合下瘀血湯治硬脊膜外血腫后遺 合薏苡附子敗醬散治掌跖膿皰癥 合滋腎丸治前列腺肥大 1、加大黃牛膝通經活血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見便秘、腰腿痛、月經不調者(瘀血+積熱)。 多用于惡露不盡、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腺肌癥、痛經、月經不調、便秘、腎功能不全、腰痛等。 其人多體格壯實,煩躁失眠,唇暗紅,舌紫點等。多見腰痛腹痛,大便秘結,或月經淋漓不盡,或閉經。下肢充實或壓痛。 病案 高 女 36歲 月經淋漓不斷,婦科檢查子宮內膜厚剝脫不全而行診刮術,因懼怕再次刮宮來診。 癥狀:患者自覺身重困倦,下肢沉重,皮膚干燥,輕度浮腫,時有麻木。腰酸痛,左少腹有壓痛,大便不暢。唇舌暗紅堅老。脈沉。 狄 男 40歲 身高165cm 體重75Kg 2014、2、18初診 主訴:2013、12、24體檢時血壓200/120mmHg,尿蛋白3+,脂肪肝,左腎囊腫,有痔瘡。頭暈,易面紅。 檢查:舌尖紅,舌苔黃膩,舌底絡脈充盈,左少腹壓痛。體偏胖面色紅。 家族史:母親腦溢血,父親慢性腎炎。 處方: 桂枝10g、肉桂10g打粉沖服、赤芍20g、牡丹皮20g、桃仁20g搗碎、茯苓20g搗碎、懷牛膝40g、制大黃10g。5/2服法,十五劑。 2014、3、11復診: 復查尿常規隱血+,尿蛋白陰性,測血壓147/100mmHg,體重下降3Kg,左少腹壓痛。 原方懷牛膝加至50g,二十劑,5/2服法。 2、加當歸川芎丹參治療胸痛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見慢性咳喘者(胸中瘀血) 如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動脈高壓、胸膜炎、胸腔積液、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反復肺部感染等。 臨床多見咳喘慢性化,氣短或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如刺。 其人唇紫舌暗、面暗紅、皮膚干枯者。 形體中等,臉色晦暗,黑眼圈,面部毛孔粗大。舌暗紅苔薄,舌下絡脈瘀紫。 處方:桂枝15g、茯苓15g搗碎、赤芍15g、牡丹皮15g、桃仁15g搗碎、川芎15g、丹參15g、當歸10g。 藥后半月復診:精神狀態好轉,右側胸部疼痛大大減輕,原方加杏仁繼續服用半月,胸悶痛已經不明顯,臉色轉紅潤,對中醫的療效表示滿意。 3、加葛根川芎清醒頭腦 適用于桂枝茯苓丸證見有頭痛頭暈者(瘀血在上)。 臨床多見頭暈,晨起頭暈,晚上清醒;陣發性視力模糊或短暫大腦空白,胸悶氣短,下蹲或久坐后加重;餐后犯困。高血壓、腦梗、冠心病、心梗、高粘血癥等多見。 其人多面黃暗,眼袋大,嘴唇暗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