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公共基礎知識」可快速關注 領試題咯 回復:試題 全國范圍內最全的考試資料庫1、____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它將微處理器和一些其他裝置通過集成電路集成在一 小塊電路板上而構成的計算機的核心部分。 A.芯片 B.CPU C.RAM D.磁盤 2、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是下列哪一項重大考古發現? A.陜西秦始皇兵馬傭 B.西藏布達拉宮 C.甘肅敦煌莫高窟 D.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3、開發宇宙空間,實現某種特定的航天活動,就要研究相應的航天系統,航天系統基本上由____三大部分組成。 A.生物技術、網絡科技、空間技術 B.空間飛行器、運載工具、地面支持系統 C.空間飛行器、運載工具、返回艙 D.空間飛行器、拍攝工具、網絡科技 4、____是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A.蛋白質 B.細胞 C.核酸 D.水份 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_。 A.我國的自然資源供過于求 B.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 C.我國的自然資源問題不大,但種類多,用之不竭 D.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稀少,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大 6、以下關于我國基本國情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人口多,底子薄 B.耕地少,人均資源相對不足 C.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 D.西部地區以丘陵、平原為主,東部以高山、高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 7、在地中海周邊地區,夏季氣候炎熱而干燥。農作物以耐旱的品系為特征。所種植的農作物中,主要是小麥和大麥,其次是燕麥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欖以及無花果是該地區廣為種植的經濟作物。可見,農業生產要 。 A.遵循農作物的生產規律 B.因地制宜 C.按市場需求而定 D.遵循周期性 8、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但由于原子排列不同而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質,一個極硬,一個很軟。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也存在類似情況。這就是( )。 A.結構不同、性質迥異 B.層次分明、情況各異 C.收放有致、效果相反 D.動靜有別、反應不一 9、西氣東輸工程的起止點是( )。 A.西起陜西,向東終點為浙江 B.西起寧夏,向東終點為安徽 C.西起甘肅,向東終點為江蘇 D.西起新疆,向東終點為上海 10、地球圍繞地軸旋轉,其傾斜角度為23.50。受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大量冰原影響,地球北極點以每年大約10厘米的速度向西經790方向移動。由此得出( )。 A.海洋溫度引起海平面升高不會影響兩極運動 B.氣候變化對地軸偏移的影響已為科學家知曉 C.海平面的升高不會引起地球質量分布的變化 D.兩極運動并不能作為測量海平面上升的信號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芯片就是IC,泛指所有的電子元器件,是在硅板上集合多種電子元器件實現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模塊。它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所以本題選A。 2、【答案】A 【解析】位于陜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從葬坑,是一組保存完好的仿照秦制作的陶塑作品,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所以本題選A。 3、【答案】B 【解析】航天系統基本上由三大部分組成:一是空間飛行器,如衛星、飛船、探測器;二是運載工具,如火箭、航天飛機以及航天發射場;三是地面支持系統,如地面站、測控系統,用戶系統等。所以本題選B。 4、【答案】B 【解析】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A、C是生命的基本物質。D是組成成份。所以本題選B。 5、【答案】B 【解析】我國自然資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少,資源利用率低且浪費嚴重。我國的自然資源在地區間有顯著性差異。所以本題選B。 6、【答案】D 【解析】我國西部地區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為主,東部地區地形多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東低西高。所以本題選D。 7、【答案】B 【解析】農業生產有地域性這一特點,不同的地域,生產的作物品種不同,主要是因為作物需要熱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由于不同的作物要求的自然條件不同,所以我們要因地制宜。所以本題選B。 8、【答案】A 【解析】組成元素相同,但是因為原子結構排列不同而性質迥異。答案選A。 9、【答案】D 【解析】西氣東輸,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輸往長江三角洲地區。輸氣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輪南油田,向東最終到達上海,延至杭州。途經ll省區,全長4000km。答案選D。 10、【答案】B 【解析】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對地球運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地球圍繞地軸旋轉,其傾斜角度為23.50。但由于地球質量分布情況并非一成不變,因此地軸的傾斜角度也不會永遠固定不變,而是隨著質量分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氣候變化對地軸偏移的影響早已為科學家知曉。例如,受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大量冰原影響,地球北極點以每年大約10厘米的速度向西經790方向移動。因此B項正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