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一線勞動者受到社會更多關注。作為培養一線勞動者的“母機”,目前中職院校正面臨著生源減少、投資不足等困境,而北京市商業學校的轉型探索,或能給其他學校帶來一些啟示。一所中職校的“蛻變”北京市商業學校轉型紀實 史芳宇是北京市商業學校(以下簡稱北京商校)2012級“聯想專班”即將畢業的學生,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剛結束中鐵集團維修工程師職位的面試,“應該沒有問題。”問及面試感受,小史頗為自信。小史告訴記者,學校于2012年與聯想集團陽光雨露公司合作開辦聯想專班,作為第一批專班生,經過兩年專業知識學習以后,他有機會接受完全模擬企業真實場景、企業文化的專班學習。“通過近距離接觸企業環境和文化,我覺得我離一個‘職業人’越來越近了。”在求職的同時,小史還報了本校直通本科的繼續教育課程?!吧下毿?,讓我更早知道自己未來的道路是什么,相比上普通高中的小伙伴,我更像一個‘大孩子’?!?/p> “我希望我們學校的孩子們出去都是自信、陽光、樂觀、向上的?!?月28日,北京商校黨委書記史曉鶴拖著病腿逡巡在學校技能文化節的各賽場和展臺前,“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幾個碩大的燙金標語在她頭頂上方的圖書館大樓上熠熠生輝,這時,校園里擠滿了來自企業、社區、周邊中小學的學生、居民和職員。 “職業教育不是關在屋子里的教育,一定是要為社會服務的,不僅社會要了解職業教育,我們自己也要主動貼近社會,服務企業,服務社會?!闭f這話時,史曉鶴剛剛送走了前來觀展的北京祥龍集團企業負責人,并準備跟另外一個慕名而來的企業家洽談合作。 拓展職業教育“觸角” 史曉鶴是徹頭徹尾的職教人,從北京商校畢業至今,就再也沒離開過職教領域,青年教師、團干部、副校長、校長、黨委書記,32年,她見證了職業教育一路的發展興衰。 這些年,職業教育面臨著生源減少、投入不足等多重難題,中職尤甚?!扒靶┠?,我們每年能招1000多名學生,這兩年能招一兩百人就不錯了。”面臨著逐漸縮小的生源市場,史曉鶴將目光投向了更大的企業和社會市場。 2013年,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集團業務調整,將所屬的北京商校、北京一商集團干部學校、北京市物資有限公司黨校整合成立北京祥龍職教集團,史曉鶴兼任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干)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 這次調整中祥龍將教育提升為其核心業務板塊,這意味著北京商校不再是企業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機構,而是要為企業提供直接服務,地位“陡增”。“以前就是單純的人才培養,現在我們不僅負責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工作,而且直接參與到整個企業的發展戰略,這給學校提出了一個大命題:如何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同時也出現了另外一個局面,企業和學校不再是兩張皮,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p> 與此同時,通過多年的社會服務,史曉鶴發現,“圍墻”外的社區培訓需求,更是一個亟待開發的“藍?!保骸半S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學校正好有這方面的教育和企業資源,我們開始調轉‘船頭’,開拓社會培訓,比如我們多年來開展的會計資格培訓,再加上和企業開發企業安全標準化培訓,每年培訓量達到2萬多人次。另外,社區居民的文化技能需求更亟待開發?!?/p> 據學校教學副校長劉國成介紹,學校正在開發針對“銀發族”和中小學生的課程資源。“現在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非常旺盛,學校開展的一個計算機班,一次招滿了100位‘老學員’,很多老人追著問是否有一對一的培訓。” 與此同時,北京商校還把職業教育的觸角伸展到了普通中小學,比如,學校文化藝術系與近鄰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開展了“職普融通”校際合作活動。 該系牛羽、郗愛群、楊軼三名老師分別擔任該?!斗b設計》、《繩結工藝》、《工藝美術》三個課外興趣小組的指導專家。 “這些事情,有些是有收益的,有些是純公益的,但是如果能讓更多人了解職教的樂趣和魅力,何樂不為?”史曉鶴說。 深耕企業未來需求 陳濟是北京商校新成立的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他現在掌管著3個研究室,一個是企業發展研究室,專門對接祥龍集團戰略發展研究;第二個是學校發展研究室,專門研究學校整體發展戰略;第三個是教師發展研究室。 最近一兩年,為適應業務轉型發展,北京商校對學校的相關部門進行了大“手術”,比如針對校企合作,專門成立了校產處;原來的培訓部由一個拓展到3個;將原來功能相近的部門進行合并,針對企業和學校內部培訓,成立了人力資源部,等等。 史曉鶴說:“現在學校戰略發展越來越清晰,我們要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立體化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服務學生,這個過程中,學校的組織架構和團隊建設就是核心生產力,做好前瞻性布局將會事半功倍。” 從去年年底成立至今,陳濟已經率領團隊完成了與北京祥龍出租客運有限公司(祥龍集團的下屬公司)合作的“一號專車”的調研報告,以及祥龍二級部門“十二五”運營情況的調研報告。 “這兩個報告得到了企業的認可,作為第三方,我們更能從全局著眼,另外學校作為科研機構,有自己的研究優勢,比如‘一號專車’報告,我們結合當前專車市場的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為祥龍提供了開展專車業務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陳濟說,這樣的深度合作,讓企業看到了學校作為“智庫”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價值,企業更加愿意為學校提供發展機會和支持。 2014年12月,北京祥龍大學、北京現代服務業職業教育集團揭牌。祥龍集團為此提供將近300畝土地,由北京商校負責企業大學的業務開展。 在揭牌大會上,祥龍集團總經理孟衛東說,北京祥龍大學將辦成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人才發展中心、組織發展中心、企業變革中心、職業發展中心和競爭力研究中心,最終成為一所新型的現代企業大學。 “企業大學從誕生到今后的發展,商校都積極參與其中,這對商校是一個大挑戰。學校已經從簡單的人才培養,上升到服務企業‘首腦’的一個機構,當然業務升級、人員素質升級迫在眉睫?!笔窌扎Q說。 目前,陳濟率領的研究團隊正在著手制定企業大學的發展架構、人員配備等相關業務。 “有人說我們職業學校老師‘不務正業’,那可能是他還沒跟上職業教育發展的潮流吧?!标悵φ劇?/p> 人員轉型,成就璀璨的星河 正如史曉鶴所說,轉型是學校戰略層面的一種選擇,剛開始基層企業和員工對此并不十分理解。 “關鍵是建立一套規范化、流程化的工作機制。首先加強對教師轉型的引導和幫助,為其提供更多的服務性工作。比如特別重視教師服務市場觀念的引導、職業生涯的規劃,實施教師素質提升計劃,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技能培訓和專業實踐等等;與此同時,學校積極創建為社會、企業服務的工作環境,讓學校、老師一方面能承擔服務社會企業的職能;另一方面不放松學歷教育,使得兩條路徑并行不悖?!?/p> 陳濟曾經是一名德育老師,先后在教務處、督導處工作,并擔任了3年示范校建設辦公室主任?!斑@些崗位工作讓我的視野從如何培養學生開始關注到學校戰略發展如何適應經濟結構轉型?!?/p> 來者能戰,戰之必勝。像陳濟這樣的后備軍團,學校還有很多,每一個系部都是一個后備軍團的“孵化器”,財金系主任叢秀云是北京市勞模,在她的帶領下,財金系不僅完成了學校教學和社會培訓工作,而且拓展了與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國內知名企業的深度校企合作。 劉國成坦言:“這些年,大家都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但為什么有些轉型成功,有些失敗,我們的秘訣是重視團隊文化建設。 ”劉國成告訴記者,從校級到科級,學校都有專門的后備隊伍配備?!靶iL有校長助理,系主任有主任助理,并不是光給職務,還給任務,這樣才能真正歷練隊伍,增進本領,不至于在業務需要的時候出現人員斷層?!?/p> 對此,史曉鶴告訴記者,任何一個機構,最核心的就是調動人的能動性,“帶隊伍是天大的事情。學校在干部、教師隊伍建設上,形成了一整套培養、選拔、使用、評價機制,我們的文化理念——用服務成就別人,其中就包括我們的老師。要讓老師看到職業發展的通道,要把教師發展融入到學校事業發展中。不僅成就自己,重要的是成就對方。這是最關鍵的?!笔窌扎Q說。 史曉鶴,現任北京市商業學校黨委書記,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干)校常務副校長;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聯席會副主席。 記者·手記史曉鶴印象:一個智慧的領軍人解艷華 記者在采訪中,多位受訪者提及最多的就是史曉鶴。在外人眼里,史曉鶴是一個外表柔美的女性領導。但在商校人心中,學校能走到今天,離不開她超前的戰略眼光和鐵血般的堅守。 在學校技能文化節上再次見到史曉鶴,她略顯疲憊,但依然笑容可掬,對來來往往每一個學生的問好都點頭示意:“孩子們好。”她的同事告訴我,因為摔傷,她腿部嚴重積液,每走一步都很疼痛,但是她還堅持看完學生們的技能比賽和才藝表演,有比較偏僻的比賽場地,少人參觀,她還會特意跑去加油鼓勁,她說,孩子們準備得很辛苦,不能讓他們心涼,學生們組織的展品拍賣會,她是第一個競拍者,還鼓勵拍賣者大膽展示,并不吝向觀者推銷學生的展品。 在搭檔劉國成副校長眼中,她是可敬的“老班長”?!耙黄鸸ぷ鲙资炅?,對她比較信任、尊敬,一來她事事想在前邊,愛學習,視野開闊,思維敏銳,我們經常追不上她的想法。學校這些年的穩步發展離不開她的戰略眼光;二來什么事情都走在前邊,是拼命‘三郎’。 ”給劉國成印象最深的是,她身體不好,好多病痛,但多少痛苦,都自己忍了,“有次開會,頸椎疼一直沒吭聲,結束時坐著起不來了?!?/p> 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陳濟說,她是一個堅守理想的人?!斑@些年,學校沒有折騰,少走彎路,最大原因在于她不追風,堅守自己的教育理想?!鼻皫啄?,技能大賽風生水起,有人為了獲得大賽金牌,千方百計,不遺余力,她并不以為意,她說,一個金牌能代替學生的成長嗎,她常說的一句話是:“小樹慢長。孩子自信、自食其力,比什么都重要?!睌的昵埃吞岢?,職業院校一方面要按照教育規律培養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經濟規律辦學校。這一條,她堅守到今天,她收獲的不僅是桃李天下,更是與企業的深度交融,為學校的長遠發展鋪平路徑。 在記者心中,史曉鶴是一個有智慧的領軍人。人人心里都有一桿秤,她提出彼此成就,彼此支持,為每個團隊成員搭臺,讓團隊群星燦爛?!白鍪裁词虑?,如果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成就別人,對方自然會不計得失把事業干好,最終實現每個人的價值?!笔窌扎Q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