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溫;味苦、甘;歸肝、腎經。 功效活血舒筋,養血調經。主治手足麻木;肢體癱瘓;風濕痹痛;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閉經。 禁忌雞血藤片過敏者禁用,月經過多者不宜用;陰虛火亢者慎用。 雞血藤是豆科崖豆藤屬的植物,其莖是一種中草藥,有補血,活血,通絡的功效與作用。雞血藤的莖被切斷以后,其木質部就立即出現淡紅棕色,不久慢慢變成鮮紅色汁液流出來,很像雞血,由此得名。
(一)雞血藤的營養成分 本品含刺芒柄花素、芒柄花甙、櫻黃素、阿弗羅莫辛、卡亞寧、甘草查耳酮、異甘草素、四羥基查耳酮、大豆黃素、苜蓿酚、9-O-甲氧基香豆雌酚、3,7-二羥基-6-甲氧基二氫黃酮醇、表兒茶精、原兒茶酸、無羈萜-3b-醇、b-谷甾醇、胡蘿卜甾醇和7-酮基-b-谷甾醇. (二)雞血藤的功效 雞血藤苦、甘,溫。歸肝、腎經。可活血舒筋,養血調經。主手足麻木;肢體癱瘓;風濕痹痛;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補血,活血,通絡。用于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現代藥理學證明,雞血藤有抑制心臟和降低血壓作用,抗癌作用,雞血藤能調節脂質代謝,對動脈硬化有治療作用。
(三)雞血藤的作用 雞血藤強力補氣血有效調整人體內循環,故有通絡活血鎮痛、舒筋之功效。能潤澤肌膚、祛黃褐斑、使女人容顏美麗,可常葆青春活力,健美體態。孕婦產后常服(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等),迅速消除產后腰膝酸痛,促進子宮收縮,恢復子宮機能。
小劑量能增強子宮節律性收縮,較大劑量效果更顯著。
.山雞血藤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抗菌消炎。
在體外能抑制二磷腺甘或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
風濕性關節炎,尤其是慢性患者有血虛血瘀的更為適宜。
.用于月經不調、經行不暢、血虛經閉等癥。
雞血藤既能活血,又能補血,對血瘀、血虛之癥均適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雞血藤能使血細胞增加,血紅蛋白升高,確有補血作用;
雞血藤養血活血而舒筋活絡,治風濕痹痛、關節痛、肢體麻木,配祛風濕藥同用;治中風后肢體癱瘓,配益氣養血活血通絡藥同用。用于血虛萎黃,則配補益氣血藥同用。
植物入藥和動物入藥不同,植物入藥,其植物有效成份容易被人體高效吸收,因此,對于急需用藥的女性來說,服用了以動物或動植物組方入藥的藥品,其動物脂肪及其它成份沉積于體內,不易被吸收,導致用藥后會增肥,這也是當今女性不愿看到的。而漢方雞血藤片是單方植物入藥,含有人體所需的純植物鐵質和抑制肥胖的豐富纖維素,人體很容易被吸收。服用后既能治愈病癥,又不會發胖,是婦女之圣藥。
實驗表明,50%雞血藤煎劑對蟾蜍離體和在體心臟微呈抑制作用。給麻醉家免0.43-0.5g生藥/kg煎劑和犬0.3g生藥/kg煎劑均可引起血壓下降;但對離體免耳及蟾蜍血管卻呈收縮作用。
有研究還表明,雞血藤水提取物有抗噬菌體作用,能抑制腫瘤,起到抗癌作用,對宮頸癌抑制率能達到94.4% 。
雞血藤對于人體的脂質代謝起到一個調節的作用。
雞血藤能解除乳房脹痛,軟化包塊,治療月經不調、閉經。宜在逍遙散湯劑中加入,以增效。
雞血藤水提液醇沉制劑20mg/kg直接注入股動脈, 注射后10分鐘內股動脈血流量增加42.7%;峰值時增加值達133%;血管阻力減少45.3%。也就是說,雞血藤可以擴張人體的血管。
有實驗表明,雞血藤生藥水煎醇沉制劑在100mg/kg濃度時, 在試管內對二磷腺苷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
海風藤15g、絡石藤15g、忍冬藤20g、雞血藤20g、威靈仙15g、防己15g 水煎服。
雞血藤、穿破石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續斷,牛膝,桑枝,桂枝,當歸,枸杞子,厚樸,茯苓,赤芍,甘草,雞血藤,木香,菟絲子,麥芽,谷芽水煎。
對于放射線照射引起的白細胞下降可用雞血藤30g水煎服,日一劑口服治療,直至白細胞值正常。
葛根9g 丹參15g 桂枝6g 羌活9g 白芷9g 白芍15g 赤芍15g 當歸15g 雞血藤30g 地龍9g 大棗3枚 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一劑。
補腎為主治療足跟疼痛,藥用:當歸10g 生地10g 熟地10g茯苓10g 山萸肉10g 山藥10g 澤瀉10g 牡丹皮10g 懷牛膝10g 雞血藤15g 木瓜5g 桑枝20g 水煎服。
雞血藤60~120g,雞蛋2~4只,煎水沖雞蛋服用,每天一劑,久服。
雞血藤30克 金櫻根、千斤拔、杜仲藤、旱蓮草各15克,必要時加黨參15克。每日1劑,2次煎服。
雞血藤20克,杜仲15克,五加皮10克,生地黃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雞血藤30克、生黃芪25克、炒升麻20克、當歸10克、制香附10克、大黃10克、檳榔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雞血藤50克,蛇床子、地膚子、苦參、白鮮皮各15克,丹參、生地黃各20克。水煎,每日一劑,連用14天。
雞血藤4800g,冰糖2400g。將雞血藤水煎3-4次,取汁過濾,濃縮,再加冰糖制成稠膏,每服15-24g,用溫開水沖服。方中雞血藤補血行血,舒經活絡,為君藥。
腰背神經痛:雞血藤20克、杜仲15克、五加皮10克、生地15克、水500ml,煎至200m,去渣,每日3次分服。 傳統客家湯料做法,采用其50克雞血藤用清水洗凈后,加適當的清水,加入肉料,雞、龍骨(排骨),可加入少許紅棗和黨參,小火煲2小時,全家即可食用。有補血益氣、強筋健骨之效。
材料: 雞血藤20克,木瓜10克,黃豆芽250克,豬油、食鹽少許。 做法: 雞血藤、木瓜煎水去渣,放入黃豆芽、豬油同煮湯,熟后再加食鹽。
材料: 雞血藤30克、雞蛋兩個 制法: 雞血藤、雞蛋,加水共煮蛋熟后去殼,再煮至剩一碗水,去藥渣,飲湯食蛋。
材料: 豬腰子300克,杜仲30克,雞血藤15克,桑寄生30克,棗(干)10克,姜5克,鹽3克。 做法: (1)杜仲去粗皮; (2)將杜仲、雞血藤、桑寄生、豬腰、生姜、紅棗洗凈; (3)豬腰去脂膜,切片; (4)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時,調味即可。
材料: 雞肉150公克,丹參15兩,雞血藤15兩,生地10兩,連翹7兩,紅花5兩,川芎5兩,荊芥穗5兩。 做法: (1)雞肉用熱汆后,取出用冷水洗凈。 (2)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1000cc的水同煮1小時即可。
材料: 烏雞650克、雞血藤80克、干紅棗40克,姜5克、鹽4克。 做法: (1)雞血藤洗凈,斬碎;生姜、紅棗分別洗凈,紅棗去核;烏雞去毛、去內臟,洗凈,斬件; (2)將烏雞放入滾水中焯燙5分鐘,取出過冷水; (3)把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大火煲至滾,改小火煲2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材料: 雞血藤30克,豬蹄1只,生姜、忽、胡椒、紹酒、鹽、白糖、味精適量。 做法: (1)將豬蹄上的毛刮洗干凈、先將豬蹄放在沸水鍋內焯去血污和腥膻味,再放入燉豬蹄砂鍋內。姜拍松,蔥切段。 (2)將雞血藤切段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用清水浸漂過,放入砂鍋內。加入姜、蔥、紹酒、胡椒、鹽、白糖,清水適量(漫過豬蹄)。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轉用文火2~3小時,至熟爛。 (3)撈出豬蹄,切成塊,再放入湯內煮沸,撈出紗布藥袋不用,放味精調好口味即成。飲湯食肉。
材料: 烏骨雞500克,鴨肉500克,雞血藤30克,仙鶴草25克,狗脊20克,夜交藤2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大蔥15克,姜10克,花椒1克,鹽8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 將雞血藤、仙鶴草、狗脊、夜交藤、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桑寄生、合歡皮、白術、熟地、生地、川斷、人參水煎取濃汁,濾去藥渣備用; (2) 雞鴨肉沸水氽后切成塊備用; (3) 將砂鍋置中火上,鍋內下墊雞骨,加入鮮湯燒開; (4) 放入雞鴨肉塊,加入姜、蔥、花椒、料酒,燒開; (5) 再加入中藥汁,改用小火燉至雞鴨肉軟爛; (6) 揀出蔥、姜、花椒、雞骨、加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即成。
材料: 雞血藤250克,白酒1000克。 做法: (1) 將雞血藤膠置于干凈的瓶中; (2) 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雞血藤的選購 藥用雞血藤為橢圓形、長矩圓形或不規則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斑,栓皮脫落處現紅棕色。切面木部紅棕色或棕色,導管孔多數;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紅棕色至黑棕色,與木部相間排列呈3~8個偏心性半圓形環;骨部偏向一側。質堅硬。氣微,味澀。 雞血藤片注意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