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一書,其中的“癡”字用的很多,那么,《紅樓夢》里的癡心人都有誰呢? 作者之癡: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段詩寫在書的開頭。讀者書還沒讀,怎么會“都云作者癡”呢?我想這也是作者猜的:如果你們看完這部書肯定會說作者癡的。作者先告訴讀者,這是一部癡書,所表達的理想就是癡心妄想,不現實。是一部夢想合集。馬丁.路德.金因為講了《我有一個夢想》而名揚世界。而我們的作者卻寫出了一部夢想合集,至少是八大夢想。有夢想的書就是有理想有思想的書,使《紅樓夢》具有無窮魅力和極高品味。 雖然大多數《紅樓夢》的夢想在我們時代都實現了,但在作者的年代,是看不到一點實現的希望的,也只能是癡心的夢想一下。 甄士隱之癡:烈日炎炎一個中午,甄士隱小睡一覺,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之后見女兒英蓮越發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就抱起來到街上看熱鬧,這時來了一僧一道,瘋瘋癲癲,揮霍談笑而來,看見士隱抱著英蓮,那僧便大哭起來,向士隱道:“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懷內作甚?”士隱聽了,知是瘋話,也不去睬他。那僧還說:“舍我罷,舍我罷!”士隱不耐煩,便抱女兒撤身要進去,那僧乃指著他大笑,口內念了四句言詞道:慣養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 甄士隱對女兒的嬌生慣養,就是一種癡。想想英蓮之后被拐,轉賣,在薛家受薛蟠和夏金桂欺負,與小時候的嬌生慣養形成鮮明的對照。所以,甄士隱對女兒的嬌生慣養,對英蓮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反到使甄士隱陷入非常悲痛的境地。 鳳姐兒之癡:王熙鳳自從賈璉送黛玉往揚州之后,很無聊,每晚和平兒說笑之后就胡亂睡了。一天,秦可卿臨終托夢給她:告訴她一件未了心愿。鳳姐問秦氏是啥心愿,秦氏道:嬸嬸,你是女中豪杰,很多男人也比不過你。咱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倘或哪天樂極悲生,樹倒猢猻散,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鳳姐聽了,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問道:“這話慮的極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無虞?”秦氏冷笑道:嬸子好癡也。否極泰來,榮辱周而復始是自然規律,是違背不了的。 鳳姐兒的癡表現在其幻想永遠保持家族的繁華富貴。從家族角度來說是一種責任感,從整個社會來看,是一種貪婪。 襲人之癡:這襲人亦有些癡處:伏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如今服侍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只因寶玉性情乖僻,每每規諫寶玉,心中著實憂郁。 襲人對誰都是一心一意的,而且很踏實。做丫鬟到這個地步,算是很專業了,一心一意想做終身丫鬟,家里想贖她,她死活不去。對自己的身份地位也是很認可的。骨子里的奴才本性使她深得主子賞識,但終究是:枉自溫柔和順。。。。。。誰知公子無緣。 晴雯之癡:晴雯重病被攆出大觀園,病得奄奄一息。賈寶玉去看她,問她有啥話說,晴雯嗚咽道:“有什么可說的!不過挨一刻是一刻, 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橫豎不過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貍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擔了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后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不料癡心傻意,只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不想平空里生出這一節話來,有冤無處訴。” 晴雯意思是她是深愛寶玉的,如果知道最終被冤枉,還不如把身子早早給寶玉。當時真是很傻,覺得反正是在一起的,就沒著急去辦,結果落下終身遺憾了。 在那個時代,男女發生性關系,通常被認為是男人占女人的便宜。但晴雯從個人的感受出發,覺得沒和寶玉發生關系是一種遺憾。一方面說明她是深愛寶玉的,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個性解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