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元:用中醫根治鼻竇炎的方法
(一)病因和發病 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過度疲勞、受涼受濕、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環境不良所致。 2.變態反應體質,全身性疾病如貧血、內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狀腺、腦垂體和性腺等功能減退),急性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紅熱、白喉等均可誘致本病發生。 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變態反應性鼻炎、鼻腔異物或鼻腔腫瘤,也可引起鼻竇炎。 4.鄰近病灶,如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上頜第二雙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時損傷上頜竇壁或齲齒殘根墜入上頜竇內等也可導致鼻竇炎。 5.其它,如鼻竇外傷骨折;游泳時跳水姿勢不當(如取立式跳水),或潛水與游泳后擤鼻不當,污水進入鼻竇內;鼻腔內填塞物置留時間過久;高空飛行迅速下降,竇腔與外界形成相對的負壓,將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竇等也能造成發病。 (二)病人表現 1.鼻竇炎常繼發于上感或急性鼻炎,這時原有癥狀加重,出現畏寒、發熱、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適等。小兒可發生嘔吐、腹瀉、咳嗽等癥狀。 2.多可出現—側持續性、偶可發生雙側持續性鼻塞。 3.患者膿鼻涕增多且不易擤盡,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時,刺激咽、喉粘膜,引起發庫、咳嗽和咳痰,甚至惡心。 4.前額部疼,晨起輕,午后重。還可能有面頰部脹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頜竇炎。 5.晨起感前額部疼,漸浙加重,午后減輕,至晚間全部消失,這可能是額竇炎。 6.頭痛較輕,局限于內眥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頭頂部,多蟲篩竇炎引起。 7.眼球深處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還出觀早晨輕、午后重的枕部頭痛,達可能是蝶竇炎, 8.慢性鼻竇炎除鼻塞、流涕、頭痛等癥狀外,還有如下特點: (1)頭痛較輕,一般多屬悶痛、鈍痛。 (2)嗅覺減退或消失。 (3)休息、滴鼻藥、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氣引流后頭痛可減輕。 (4)咳嗽、低頭、彎腰、用力時頭痛加重。 (5)吸煙、飲酒、情緒激動時可加重頭痛。 (6)有時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頭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三)家庭養護 1.家庭用藥 (1)急性鼻竇炎可用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復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口服,首次4片,紅霉素0.25克,每日3次口服;呋麻合劑,每日3次點鼻或0.5-1%麻黃素生理鹽水每日3次點鼻。注意點鼻方法要正確.病人頭向后仰,藥物垂直滴入,然后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藥物充分吸收。 (2)慢性鼻竇炎可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每日3次點鼻;5-10%弱蛋白銀,每日3次點鼻。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 2.中藥及偏方 (1)黃連、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細末,取適量藥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適于急性鼻竇炎者。 (2)魚腥草、東風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絲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于急性鼻竇炎者。 (3)蔥白榨汁后過濾,用生理鹽水配成40%溶液,每日3-4次點鼻。適于急性鼻竇炎者。 (4)麻黃、辛夷、甘草、茶葉各等量,水煎后過濾,每日3次點鼻。適于慢性鼻竇炎者。 (5)魚腦石粉9克,辛夷6克,細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吹鼻。適于慢性鼻竇炎者。 (6)麥門冬、石豪各5克,知母、黃芩、梔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葉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于慢性鼻竇炎者,療效理想, 3.體位引流法 先給病人用l%麻黃素生理鹽水點鼻。如病人是上頜竇積膿,取側臥低頭位,健側向下,若雙側均積膿,于15或30分鐘后再做另一側;如病人是額竇或篩竇積膿,取正坐位低頭引流法。另外,捏鼻閉口吸氣動作、使鼻腔成負壓,有助于體位引流,便于竇內膿液較快地排入鼻腔。 4.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內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療儀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療作用。 (四)注意事項 使用滴鼻凈類血管收縮藥,切不可使用過久,以免引致藥物性鼻炎。一般應以7-10日為宜。 (五)預防常識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2.應積極治療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時不要用力擤鼻,應堵塞一側鼻孔擤凈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側鼻孔擤凈鼻腔分泌物。 4.及時、徹底治療鼻腔的急性炎癥和矯正鼻腔畸型,治療慢性鼻炎。 制劑用法 每日煎服1劑,1周為1療程。 適應病證 副鼻竇炎。癥見頭痛,鼻道有膿性分泌物。 資料來源 李學文,等.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6,15(6):23 藥物組成 蒼耳子10g 白芷6g 干地龍10g 川貝10g 薏仁20g 菊花6g 白蒺藜10g 路路通10g 枳殼l0g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7天為l療程。 適應病證 副鼻竇炎。 傳統醫學治宜清風泄熱,芳香通竅,對不耐受手術者療效甚佳。 1:非藥物療法 品名:松花粉50克 用法:洗凈焙干,研為極細末,每用食指蘸藥分少許,置患鼻孔處嗅吸,日3次,1個月為1療程。 療效:施治1療程,無不取效。 2:品名:老刀豆60克 服法:放瓦片上焙干,研成細末,每取10克,加低度酒沖服,日3次。 療效:輕者用藥1天,重病3天可愈。 3:中西結合療法 中藥處方:辛夷15克,黃芩、川芎各12克,木通、白芷各9克,白芍6克,葛根、升麻、炙甘草各3克。 服法:日1劑,水煎2次,取液混合,分3次服。 西藥處方:常規滴用收縮,消炎劑,日2次 療效:聯合用藥1個月,有效率達94.5% 一類是風熱性鼻炎(如鼻竇炎) 一類是風寒性鼻炎(如過敏性鼻炎) 當風熱占據主導時,鼻炎表現為鼻干、鼻塞、流濁涕,甚至流鼻血、生鼻瘡、鼻甲肥大等;當風寒占據主導時,鼻炎表現為鼻塞、流清涕、打噴嚏等 當遭受感冒或遭受風寒后,治愈不及時,或治愈不徹底,外邪進入內臟,急性鼻炎就成了慢性鼻炎,治療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 根據以上病因分析,對風熱性鼻炎就要以祛風、化濕、清熱、開竅為治療原則;對風寒性鼻炎就要以解表、祛寒、化濕、開竅為原則。 1、蒼耳子30-40個,輕輕捶破,放入小鋁鍋內,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蒼耳子,待蒼耳子炸枯時,濾取藥油裝入清潔瓶內備用。 用時以消毒小棉球沾藥油少許涂于鼻腔內,每日2-3次,兩周為一療程。 注:藥油涂入鼻腔時,應盡量涂進鼻腔深部。使用本法應持之以恒,盡量不要間斷,治愈為止。 2、上等龍井茶 30克 ,川黃柏 6克 ,共研細末 ,以少許藥粉嗅入鼻內 ,每日多次。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鼻塞伴膿性分泌物自覺鼻臭等癥。 3、孩兒茶適量 ,研為細末 ,吹鼻 ,每日 3次。具有清熱化痰、消腫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流膿者。 4、苦葫蘆子 30克 ,將上藥搗碎并置于凈瓶中 ,以 150毫升好酒浸之 ,1周后開封 ,去渣備用。用時取少許滴入鼻中 ,每日 4次。可通竅。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5、老干絲瓜末方 :老干絲瓜 2條 ,燒灰研末保存。每次服 15克 ,每日早晨用開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竇炎、副鼻竇炎流臭鼻涕者。 6、蜂巢 1片 ,經常嚼食之 ,10分鐘左右吐渣 ,一日 3次。主治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7、辛夷花 15克 ,雞蛋 2枚。辛夷花、雞蛋加水適量同煮 ,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即可 ,飲湯吃蛋。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竇炎、各種鼻炎。 8、芝麻油適量 ,每側鼻腔滴 2滴 ,每日 2次。具有潤燥、清熱、消腫之功效。主治萎縮性鼻炎、鼻炎秋季發作干燥難受者。 9、鮮大薊根 60克 ,雞蛋 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 1次 ,連服 1周。具有潤肺解毒 ,育陰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經伏火引起的鼻竇炎、鼻出血等。 10、米醋適量 ,雞蛋 1枚。將雞蛋打碎 ,去黃留蛋清在蛋殼內 ,注入醋 ,放在一個預先備好的鐵絲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 ,取下放涼 ,再置火上煮微沸 ,如此 3次 ,乘熱服之。可散淤消腫、潤燥生津。主治由肺經郁熱所引起的咽痛、鼻瘡、干嘔、頭痛 慢性鼻炎的中藥方劑(摘自三九醫藥,僅供參考) 方劑1 :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 炒蒼耳子7.5克 制用法:共為細末。每次服6克,飯前用蔥湯或涼開水送服。 適應癥:慢性鼻炎 方劑2 :鮮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飲,連用1個月。 適應癥:慢性鼻炎 方劑3 龍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夷花粉30克,冰片3-5克,撲爾敏80毫克 制用法: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先用硼酸粉洗凈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此粉末涂鼻腔患部,每日2 -3次,愈后停藥 適應癥:慢性鼻炎 方劑4 荊芥、百合、黃芪、雞血藤、蒼耳子各10克,辛夷6克,細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慢性鼻炎 方劑5 蘇葉、蔥白、生姜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慢性鼻炎 方劑6 絲瓜根、瘦豬肉各適量 制用法:取曬干的絲瓜根研成粉,與瘦豬肉拌和,做在肉丸煮熟。連服半個月見效。 適應癥:慢性鼻炎 方劑7 桑葉、元參各12克,菊花、桔梗、辛夷各10克,黃芩、杏仁各6克,生石膏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慢性鼻炎 方劑8 辛夷、蒼耳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成汁,加入蔥汁少許。滴鼻,每日3-5次。 適應癥:慢性鼻炎 方劑9 穿心蓮、虎杖各20克,鵝不食草60克,麻黃6克,金盆15克,冰片3克 制用法:研細末,凡士林調成藥膏,如黃豆大。每日2次,每次1個,涂入鼻腔內。 適應癥:鼻淵 方劑10 桑葉、菊花、當歸、川芎、辛夷、蒼耳子、黃芩各15克,稆豆衣50克,銀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鼻淵 方劑11 蔥須20克,蔓荊子15克,薄荷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鼻淵 方劑12 魚腥草30克,麻黃3克,杏仁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鼻淵 方劑13 蒼耳子、藁本、薄荷各10克,白芷、麥冬各20克,葛根、黃芩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鼻淵 方劑14 薄荷(后下)、石菖蒲各6克,桔梗、牛蒡子、辛夷各9克,荷葉、連翹各12克,細辛3克,元參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慢性鼻炎風火證 方劑15 連翹、南沙參各12克,桔梗、荊芥、訶子肉各6克,麻黃、細辛各3克,辛夷9克,銀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慢性鼻炎風寒證 慢性副鼻竇炎有什么偏方 (1)麻黃、辛夷、甘草、茶葉各等量,水煎后過濾,每日3次點鼻。適于慢性鼻竇炎者。 (2)魚腦石粉9克,辛夷6克,細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吹鼻。適于慢性鼻竇炎者。
1.要忌口,什么油炸的,糖多的,辛辣的都最好不要吃。 2.加強鍛煉,免疫力提高是治這個病的關鍵! 3.不要用手扣鼻孔啊! 4.如果難受的話就做起蹲運動,越做鼻子越暢通。 5.持之以恒,慢慢的就會好的! 鼻竇炎的主要癥狀是鼻塞,有黃濃鼻涕,頭疼.你可以自己判斷一下. 鼻炎目前還沒有能夠根治的方法,誰也不能保證治好了一次鼻炎一生就不再得了,這個道理跟感冒是一樣的. 鼻炎可以用藥治療,但藥物一般是針對癥狀入手的,沒有解決病因的問題,所以容易出現用藥就好,不用藥就犯的情況,而且長期用藥也容易產生抗藥性和副作用. 建議可以使用鹽水洗鼻的方法,利用生理鹽水清潔鼻腔,若能配有那種定值壓力噴霧式洗鼻器,可以將鹽水送到鼻后腔和鼻竇部位,更加完整有效的清洗整個鼻腔,及時將鼻腔內的過敏原和致病菌清除掉,不讓它在鼻腔內聚積來刺激感染鼻粘膜,消除水腫,打開竇口,將鼻竇內的積液慢慢清洗出來,也相當于穿刺手術的緩慢引流。這是一種物理療法,不用藥,安全,不傷身體,但療效肯定沒有吃藥那么快,會慢一些,要堅持使用,可以不斷提高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以后再有過敏原進入鼻腔就可以自己應付了,定期維護,還可以減少復發。 驗方: 備注:我也有慢性鼻竇炎,就在用這個方子。不過建議一個鼻孔先塞,好了之后再塞另一個鼻孔(要不可能會很難受),晚上建議去掉,小心窒息。不過方子很靈,記著一定要放到地方上,不要剛放進去就以為放好了,要往里面放,不要擔心取不出來,放到鼻竇那里。 還有就是去醫院開些中藥,里面放上茶葉和蔥白,用氣熏鼻子。(要問問大夫開的要能不能放,有些可以,有些反而起反作用) 鼻竇炎患者的鼻腔內常有濃涕堵塞,長期鼻塞造成頭疼、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如果能減輕鼻塞癥狀,將會使這些癥狀得到改善。而減輕鼻塞癥狀就要把堵在鼻腔里的濃涕沖洗出來,而且濃涕在鼻腔里造成細菌的繁殖,使炎癥加重。 魚腥草有消炎排膿的作用。魚腥草煎水,過濾去渣,取藥水加入適量鹽(不太刺激鼻腔為度)。含一口咸藥水,不要吞下,慢慢地由鼻腔流出,沖出鼻腔內的鼻涕,此時擤鼻不可太用力否則對耳朵不好,如此沖洗鼻腔,對于副鼻竇炎患者的鼻塞有顯著效果。而對于一般感冒患者的鼻塞,可以不用魚腥草煎水,直接用鹽水沖洗即可,有預防鼻炎的效果。 保持鼻腔的清潔,預防感冒,對于鼻竇炎患者是很重要的。洗鼻也就是洗出鼻腔內的臟東西,使之清潔。加上魚腥草的消炎排膿的作用,對于鼻竇炎患者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筆者尚不知道這個方法是否能治愈鼻竇炎,但若能堅持每天洗兩三次,都能使病情不致于太惡化的。這個病還是越早治越好,或者在早期就能控制病情不繼續惡化,然后再慢慢治愈。 鼻炎雖不是什么大病,但常常鼻塞、流鼻涕,也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長期吃藥不但對身體有害而且療效不甚理想。民間土方方便易行且無副作用,鼻炎患者不妨一試。 以下中藥偏方治療鼻竇炎的方劑主要用于治療急性鼻竇炎,但目前由于西藥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中藥方劑一般已經不做治療急性鼻竇炎的首選,僅供參考。 慢性鼻竇炎的方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