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牛朝歌
姜尚,字子牙,商末周初時人。他的祖先曾經協助大禹治水,立了大功,被封于呂地,所以后人又稱他為呂尚。但到了姜子牙這一代,家境破落,生活十分窮困。
姜子牙十分勤學,潛心苦讀,學得經天緯地之才。但是,歲月無情,光陰流逝,直到七十多歲,他仍一事無成,只得在商都城朝歌以宰牛賣肉,做小生意度日。
姜子牙看到商紂王荒淫無道,感到朝歌不是久留之地,便離開朝歌來到孟津,辦了一家小酒店,一邊賣酒,一邊留意世情的變化,等待時機,準備干一番大事業。
這時,西方的諸侯大國周正在興起,西伯姬昌為了興邦強國,正在廣求有才能的人。姜子牙知道西伯姬昌是個想有所作為的君主,便只身來到岐山下,每天在渭水邊釣魚,希望能在西伯出獵時遇見他。
一天,西伯姬昌出外打獵,讓管占卜的官員占卜。那官員說:“大王,今天大王出獵,獵獲的將不是各種野獸,而是一位能輔佐大王成就霸業的賢才!”
西伯姬昌十分高興,當即帶領人馬出獵。果然,他在渭水邊遇到了白發蒼蒼的姜子牙。交談之后,西伯認為姜子牙是個曠世奇才,便說:
“我的祖先太公曾說過:‘以后將有圣人來輔佐周國,周國便會興旺起來?!憔褪沁@個圣人,我們的太公盼望你好久了!”
于是,西伯把姜子牙稱為“太公望”,和他同車回去,封他為軍師。后來姬昌死后,兒子姬發即位稱王,史稱周武王。他尊姜子牙為師尚父。過了兩年,姜子牙輔佐姬發出兵伐紂,在牧野大敗紂兵,攻占了商都朝歌,滅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因有大功,被周武王封在齊地,成為春秋戰國時齊國的始祖。
后來,“屠牛朝歌”這一典故,用來形容有才華的賢德之士尚未被賞識和任用。(戈智)
《尉繚子·武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