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他倆捐資創辦一個“希望學校”和一個六星級名校,領養孤兒數十人;在永泰,他倆捐建一個敬老院,成立四個基金會,還資助貧困學子300多人。永泰籍愛心企業家鄢仁云和鄭翰澤的善舉在南寧市、永泰縣傳為佳話。上周,在永泰縣慈善總會成立大會上,他倆被授予該縣慈善總會榮譽會長稱號。 第二故鄉 遍灑愛心 “我只是多了一份同情心,助老助殘助學,有愛心的人都會做的。”昨日,鄢仁云對記者說,年輕時離開家鄉創業,就想著哪天有能力了,一定要幫助家鄉脫貧致富。 鄢仁云,1970年出生,永泰縣大洋鎮鳳陽村人。他小的時候,家境貧寒。他17歲時就到上海打工,又到過北京,再到南寧創業,如今是廣西瀚德公司董事長。 與鄢仁云共事的鄭翰澤,1971年出生,也是大洋鎮鳳陽村人。他倆是發小,有著共同的理想抱負和相似的生活經歷,所以成了生活上和事業上的知己。鄭翰澤現為廣西瀚德公司副董事長。 鄢仁云說,年輕時在外創業,每次回到家鄉,看見許多老人住在破房子里、許多小孩因為貧困而失學,他心里就特別難過,想著以后要幫助家鄉脫貧致富。 經過努力,他們創立了廣西瀚德集團有限公司,以房地產開發、文化傳媒、大型物流倉儲產業為三大體系。瀚德集團有19家實體子公司,員工有3200多人。集團公司去年創造年產值達60億元,旗下開發的“瀚林地產”銷售業績位居廣西首位。目前,瀚德集團開發的項目已遍及廣西、北京、安徽、云南、陜西等地。 在南寧,生活著鄢仁云和鄭翰澤的家人,他們已把南寧當成第二個故鄉。瀚德集團自2006年進入廣西南寧開發項目以來,不忘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為使瀚林業主的小孩享受優質的教育服務,瀚德集團聯手當地政府,投資1000萬元在“瀚林山水源”、“瀚林美筑”樓盤附近打造一個六星級名校——興寧區實驗小學。 瀚德集團還在南寧捐建了一所南寧瀚林“希望學校”,面積達2000平方米,可容納上千學生。 鄢仁云和鄭翰澤,在事業方面積極進取,在公益方面無私奉獻。他們為了幫扶南寧明天孤兒學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專門成立了“廣西瀚德明天慈善基金會”,現在已累計捐資超過1000萬元,計劃每年至少捐助200萬元;他們經常為孤兒們獻愛心、送溫暖,不但認養孤兒,還不時為孤兒們添置衣服、文化用品等。 瀚德集團還成立了廣西大學“勤建置業助學金”,并提出資助100名廣西大學貧困學生的學費以及基本生活費;提供廣西大學畢業生100個優先就業機會;為廣西大學提供500個學生社會實習機會。 為了資助廣西的弱勢群體,瀚德集團成立了“瀚林公益志愿者慰問團”。每逢傳統節日,公司就會組織志愿者,給困難職工送去慰問品。 心系桑梓 善舉不斷 “做人要知恩圖報,與人為善。”這是鄢仁云和鄭翰澤的為人準則。他倆還有一句共同的口頭禪:“不管我們走多遠,心永遠都在永泰。” 幾年來,鄢仁云和鄭翰澤在永泰用于教育、幫困、基建等方面的捐款達2000多萬元。 大洋是個貧困山區,教育不太景氣,教師隊伍有些不穩定,他們就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更多的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010年,他們發起并捐資200萬元設立“永大教育基金會”。多年來,他們共同為基金會捐資累計達600多萬元。據永大教育基金會理事會監事陳碧光介紹,該基金共頒發獎教獎學金16.5萬元、慰問金10.2萬元、助困金4.1萬元,扶持永泰三中校園建設資金125萬元,各種項目合計308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400多位教師受到獎勵,其中大洋鎮有300多人。 去年考入中國醫科大學的大洋鎮女孩薛同學說,這個基金一次性幫她解決了大學的學雜費等問題,否則她可能會輟學。因此,她非常感激鄢仁云和鄭翰澤。 此外,鄢仁云捐資180萬元設立“鄢氏教育基金會”、建鄢氏老人活動中心、修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捐款30萬元建大展村文化活動中心。 為了成立“永泰城建校校友基金會”,鄢仁云和鄭翰澤先后三次為母校捐款50萬元。 2012年,在永泰一中建校110周年之際,他倆捐資1000萬元,其中300萬元用于體育場建設,700萬元用于設立“永泰一中校外教育基金理事會”。去年10月,他倆出資105萬元,鋪設母校永泰三中塑膠運動場。 他們還非常關心家鄉殘疾人的福利事業。鄢仁云說:“殘疾人在肢體上不如正常人,他們在生存方面比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因此我們更要關心他們。”去年,為了解決永泰縣農村319戶貧困殘疾人的住房困難問題,他們帶頭捐資50萬元,今年又捐資150萬元支持永泰縣殘疾人“安居工程”建設。 為了保護和開發永泰的名勝古跡,鄢仁云和鄭翰澤共同捐資50萬元,修建通往“名山室”(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于唐文德元年)風景名勝區的水泥路;出資16萬元,修建“名山室”景點“一線天”臺階欄桿。 令人稱道的是,他們還捐資300萬元建立大洋鎮敬老院,并表示每年提供300萬元開支費用。敬老院現已封頂,面積2000多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建成。 對于他們的善舉,永泰縣委書記林強說:“你們的種種善舉,為永泰縣殘疾困難戶和孤寡老人撐起一片無雨的天空,為永泰縣經濟社會和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