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妝濃抹總相宜 從婉約豪放,典麗醇雅的宋詞間走過,我獨獨愛極了既有豪放之氣概又有柔情之胸懷的東坡。每每讀到東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總能越過蘇軾,想起王朝云。 東坡與朝云西湖初遇時,被貶為杭州通判,是個輔官,只負責審案,公務并不繁重。閑暇時,喜愛山水的他就和好友游山玩水,飲宴賦詩。在杭州靈山秀水間樂陶陶地生活。一日宴飲時,初見輕歌曼舞的朝云,便看得入神,覺得該女子仿佛很久以前就認識。或許,他真與王姓女子有淵源,他的妻子總姓王。 “千萬年里千萬人中,只有這少年便是他,只有這女子便是她,竟是不可以選擇的。”這一句話用于蘇軾和朝云最恰當不過。宴席上,朋友請他賦詩,他脫口便是那傳唱了千年的《飲湖上初晴后雨》。 詩明寫西湖旖旎風光,而實際上寄寓了蘇東坡初遇王朝云時為之心動的感受。這位聰慧機敏的玲瓏女子,風塵中人,由于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且受到蘇軾夫婦的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份,決意追隨東坡先生終身。并在蘇軾和蘇夫人的調教下,成了一個識詞解意的“如夫人”。 無論是地位顯赫的蘇軾還是被貶落魄的蘇軾,朝云一直陪伴在左右,用滿滿的柔情溫暖著他的顛沛流離的煙火。 在蘇軾所有妻妾中,唯有朝云與他相知最深。一舉手、一投足之間,他們便可清楚地知曉對方的心意。而蘇軾所寫的詩詞只有朝云最懂個中蘊藉,哪怕他只是輕描淡寫,朝云也能讀出其中的感傷。蘇軾被貶惠州時,朝云常常唱那首《蝶戀花》詞,為他聊愁解悶。 在朝云逝去的日子里,蘇軾的內心不勝哀傷,陸續地寫出《朝云墓志銘》、《惠州薦朝云疏》、《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題棲禪院》等許多詩詞文賦來悼念他世間的知心人。蘇軾和朝云用入骨的相思鑄成一段千古凄美的愛情傳奇。 世人多評定蘇軾為豪放詞派,其實東坡的情詞小令一樣寫得清靈婉約,柔美疏秀。讀來如一江春水自東流,令人耳目一新。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不相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這是亡妻王弗亡故十年,蘇軾與繼配王閏之結婚六年后,在王弗周年時,蘇軾悼念亡妻寫下的惹得世人落淚的一首詞。 蘇軾即使娶了王閏之,心里依然留著發妻的位置。所以,王弗病逝十年后,他依然記得她在小軒窗下梳妝的情形,于是在她墳前黯然落淚,無處話凄涼。 他不是生前辜負,死后說相思。這樣的愛,純粹,厚重。一首《江城子》,讀破蘇軾一片心。 作為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的蘇軾,所做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于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于從常見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因為蘇軾一生為情所重,多情寬厚,所以時有女子示好。 在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一日在西湖飲酒。忽然,從湖上駛來一條彩舟。舟上有一三十多歲的美麗女子,那女子到了蘇軾船前,自報家門:說她自幼喜愛蘇軾的詩詞,聽說蘇軾來游湖顧不得婦道禮儀。特來見蘇軾一面,為東坡彈琴一曲,以了她多年的心愿。女子的琴音如訴,氣質嫻雅高貴,令在坐之人為之動容。 一曲彈罷,女子懇求蘇軾賜予一首小詞給她。蘇軾在眾人面前不好反駁她的盛情,當即作詞一首:“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江城子》 一個有才華的男人總會得到女人的喜愛和仰慕。“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來往,縹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令。"這是子瞻寫給素未謀面的惠州女子溫超超的《卜算子?缺月掛梧桐》。 溫超超因喜歡蘇軾的詞,認定蘇軾才是她的夫婿,不肯嫁人,天天徘徊在他的窗外,聽他吟詩作賦。蘇軾恐有不便,匆匆離開惠州。溫超超思念成疾,紅顏早逝。 “思念令人老,歲月忽已暮。”讀到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這兩句時,感覺它里面包裹著一顆銀針,在一剎那,把一個人的心扎得好疼。溫超超就是個這樣的女子吧,把一顆心在對一個人的思念里慢慢老去。她對他的思念像碧綠的春水一樣漲滿了空蕩的秋池。波心盈盈,蕩蕩無極。思君令人老,這種念,可以是一生,又或者是一瞬。 有時候,愛情可以很長久,長到一生一世。可是有時候,愛只是一池碧水,一榭春花,一陌楊柳,一窗月光。天明了,就要干涸,萎謝,褪色,消失,短暫到,你還沒伸出手,一瞬間,愛就已在眼角暗淡下去,剩下的只有沉淪。想必這就是愛了,雖然痛著。經年后,蘇軾故地重游,悚然動容,為她寫下了觸動世人心靈的清雅之詞---《卜算子?缺月掛梧桐》。 西湖彈琴的女子和溫超超只是蘇軾生命里的插曲,不是他無情,亦非薄幸。只是我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人,真正能在生命里駐足的又有幾個。繁華落盡,生命終是走向荒蕪的渡口,我們自己也只是生命的過客。 喜歡蘇軾,并不單單因為他豪放大氣的詩詞和他在宋朝不二的才氣。還有他對所愛的人感情的專一。王弗、王閏之、朝云,以及素不相識的溫超超。帶給了蘇軾多少回憶?留給蘇軾多少溫情?豐厚了蘇軾多少文字? 雖然她們是他生命里不同時期的不同解語花。然,他對每個人都很珍重,彼此之間沒有模糊的替代,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誰。若愛的時候,就只愛一個人,不讓旁支進來摻夾牽扯。這樣的愛就如舍利,是那么金貴圓滿,令人敬佩。 有人說”蘇軾是一位永不背叛感覺的性情中人”。我深深認同。雖然他一生多個妻妾,但仍不失為一個癡情中人。沒有人知道愛情會是怎樣的結局。若愛了,就要如子瞻一樣,愛得這般豁達,明亮,九曲柔腸。 生性灑脫不拘行跡的東坡,這個橫絕千年的男子,天資卓絕的才人,無論是對待亡妻王弗的情深意重;還是對待續配王閏之的真情相伴;無論是對待知己朝云的疼愛憐惜;還是對待西湖彈琴女和溫超超的寬厚多情。在歷史的天空,蘇軾的筆墨描繪的情感總是----淡妝濃抹總相宜。 作者:明月如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