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失利進入一所省內非重點院校,同寢的三位室友沒日沒夜的玩著游戲,半個月后嚴重失眠精神衰弱的我決定棄學創業。十年時間在互聯網領域摸爬滾打從幾千元起步做到年9位數的銷售流水。生活在東北三線城市,自己又胸無大志小富即安,十年來一直在計算何時財務自由何時退休。未來50年較高品質的生活費已經攢夠,只要能掌握安全跑平M2的方法就可以實現退休大計了,萬一跑不贏倒也問題不大,跑贏CPI應該不難,這是最低要求了。 運氣不錯剛有退休打算就碰上一輪牛市,若是把握好機會翻它幾翻。。。畫面實在太美。。。2012年100w買入銀行股嘗試價值投資,2014年12月開始一路追到3600點逐步加倉至8位數平均倉位3000點,5178點市值最高漲幅60%,7月3日3686點賬戶回撤超過20%清倉出局,本輪牛市獲利26%?,F實雖然骨感但我仍很滿足,作為一棵牛市來了硬著頭皮學投資的新韭菜,經歷一輪暴跌后小盈出局,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感謝@東博老股民、@弱弱的投資者、@阿貍、@zangyn、@釋老毛、@小小辛巴、@騎行夜幕的統計客 等大V們的無私分享,讓我學到了知識、賺到了利潤,如果沒有你們我一定無法避免被割的悲劇 來雪球一年了沒說過一句話,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收藏,在此記錄下自己的投資流水賬、投資總結和一些疑問。 投資流水賬: 2012年開始花時間學習投資,閱讀了幾本相關書籍,后來通過史玉柱博客關注到東博老股民,對價值投資有了基本概念,并開戶購買了100w市值的銀行股(交通+興業+民生),打算邊學習邊加倉。很慶幸自己的投資之路從價值開始,回想如果那時從“炒”股票開始,可能折騰個十幾次就折損大半對股票投資心灰意冷了。 通過老股民知道雪球,大概2014年7月注冊雪球賬號,關注了很多大V看到了各門各派的投資大師,從價值投資到波段到超短到日內到套利,原來這么多賺錢的方法,當時投資銀行股2年多收益接近于零,內心稍微有點懷疑這條路是否可行,整天看著幾位“大師”神一般的操作恨不得天天賺錢,心里癢癢打算各類投資方法都了解了解,沒準有比價值投資更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所有雪球大V推薦的書全部買來,先學習再實踐。沒看幾本降息了。。。緊接著銀行股開始漲了,券商漲瘋了,這是牛市來了?可是。。。大環境不對呀。。。gdp增速、實體經濟、房地產都進入下滑階段,房地產風險引爆銀行壞賬的可能性不斷增加,但牛市真的就這樣來了。 此時我發現自己原來的計劃不具備可操作性,熊市賺信托10%的無風險收益,牛市切換到股票賺超高利潤看似合理,但無法在牛市初期準確判斷出是牛市而不是波動,等指數漲了50%感覺大概率是牛市,但如果判斷錯誤風險也極高。伴隨著牛熊之爭我的股票市值增長了30%,再這么等下去可能會錯失一輪大機遇,少賺錢不要緊但萬一這次真來個十年大牛咋辦,越拖越被動。但畢竟指數長了不少,底倉太小大幅加倉風險不低。認真的研究了弱弱的投資者關于控制回撤的分享,經過反復計算:有這30%的安全墊加倉一倍能抗15%下跌,據說牛市跌30%是極限,如遇下跌及時減倉這個安全墊勉強夠用,此后按照比例一次又一次加倉,始終保持著10%+的安全墊,一路追到3600點,賬戶從7位數追到8位數,算了算平均倉位在3000點吧。 先是跟隨東博老股民滿倉銀行股,后來加倉的時候銀行股價格漲了不少,考慮安全第一入了雙匯、伊利和美的;期間跟阿貍入$中國北車(SH601299)$ 翻倍離場,可惜看PE北車不便宜只買了8%倉位;跟zangyn入$科大訊飛(SZ002230)$ 盈利60%離場,這個PE更高只買了5%倉位;通過東博老股民和釋老毛了解保險公司,買入$新華保險(SH601336)$ 和$中國平安(SH601318)$ ;賣了北車和科大訊飛后市場整體估值已經提高了很多,絕對底部的票不多了,參考小小辛巴和弱弱的投資者的之前的帖子決定買入券商股;后來跟隨阿貍將銀行股換成$長安汽車(SZ000625)$ 拿到清倉。前半程銀行股表現超好盡管自己選擇的雙匯伊利美的表現不佳但憑借北車和科大訊飛還是跑贏了指數,后半程重倉股雙匯、中信和長安嚴重跑輸了指數。自己每天都對照指數比較收益率,壓力很大,覺得自己相對集中持股風險應該不低于指數卻跑不贏指數,高估值或者漲幅較大的股票又不敢重倉持有,如此下去不如直接買指數基金,于是分一半倉位買入50、300和上證綜指基金,當時50短期漲幅相對小因此大倉位放在了上面,結果這個指數組合還是跑輸上證綜指,看著創業板指數的飆漲擔心漲時沒跟上跌時泥沙俱下手里的基金同樣不安全,于是減倉一半50入創業板基金(作為價值投資的信徒我不是不知道它高估,只是它已經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我甚至覺得也許它并不是高估,真的是自己沒看懂)。 我的運氣很好建倉完畢就很快脫離成本區間,隨后的行情中壓力小了很多,全程牢記弱弱的投資者“牛市最大的風險是踏空”這句話,也隨時準備著最高市值回撤10%減倉。大盤5178那天市值漲幅60%,一直以來的打算是漲幅100%減倉一半,余下的從最高市值回撤20%清倉,按照當時的市場情緒感覺6000點就在眼前。何況重倉的三只股票這輪牛市漲幅都很小,再漲30%-50%也不會貴的不合理,覺得完成這個盈利目標應該不太困難 6月中旬感覺到調整要來了,但是一路上來調整也都扛過來了,我相信前輩們的經驗,調整是很難精準避開的,何況當時有足夠的利潤回撤一點無妨,很快回撤達到10%,按照紀律半倉,當時考慮到基金贖回需要幾天時間,可能錯過反彈,因此清倉全部股票保留基金。之后一路扛下來,期間清倉了創業板基金,7月2日市值回撤接近20%,7月3日市值回撤超過20%,咬碎了牙贖回全部基金徹底清倉。7月6日的反彈讓我有些郁悶,倒在了黎明前,但之后兩天的下跌又讓我有點慶幸,幸虧自己遵守紀律沒繼續死扛,再之后。。。不過真的一點都不后悔,紀律就是用來執行的,20%的清倉線就是為了保證在極端環境下自己連續判斷失誤的情況下不會帶來過大的損失,何況從5178抗到3686損失20%終于跑贏大盤我也知足了。整輪牛市盈利26%,到目前為止跑輸雪球上絕大多數非專業投資者。甚至跑輸身邊絕大多數家人、朋友、同學、員工,他們無法理解我這樣一個“聰明人”,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專職投資,又是相對底部建倉收益率竟然跑輸那些工作之余抽空炒股的純業余選手,也跑輸很多大爺大媽。。。但是我自己真的很知足,作為一個純韭菜,嚴格遵守紀律全程沒有承擔本金折損的風險,在幾乎無風險的前提下實現這個利潤,我知足了! 錯過了最暴利的反彈,讓自己稍作休整,之后的行情看不懂更看不準,所以沒有參與。深思熟慮后拿出曾經中車的利潤19元買入$長安汽車(SZ:000625)$ ,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這只股票仍無法確定是否值這個價格,但我愿意選擇相信阿貍的判斷,我對這只股票沒信心但對他有信心,他判斷錯了我認,這只股票買的是情懷與價值無關;另外拿出一點碎銀子跟隨zangyn的組合操作,邊操作邊研究相應標的和買賣邏輯,曾經花時間研究過所有調倉記錄,最開始的日內不多評價,但除去這部分這個組合收益率依然在雪球數一數二,對z神一直看不懂,從組合收益和面對質疑表現出的智慧看算得上是頂級高手,這么多次調倉實現的高收益,純憑運氣貌似不太容易,曾經懷疑是雪球包裝出來的但組合作假有難度,也懷疑過是那好運的黑猩猩但這運氣也太好了點,高調的炫耀戰績、發一些看不懂的話、最近和易碎品的炒作讓我實在無語,不管怎樣慢慢研究學習吧。關于超短曾經簡單了解過,但易碎品這事情讓我對超短不知道該如何評價,翻看雪球組合找到了@金羽人 的$向錢沖(ZH016097)$ 打算長期關注學習了解一下超短這種投資方式 現在感覺反轉不是很容易,但一切皆有可能。國家救的是流動性這毫無疑問,但如何有效的低成本的救活流動性呢?只救流動性不救牛市的成本可能比救牛市還高。這事太復雜看不懂,趨勢明朗之前絕不深度參與。抓緊時間學習,讓自己更從容的應對下一輪牛市。 再次感謝@東博老股民,您是我的啟蒙老師,如果沒有您的分享我可能在最開始誤入歧途,如果沒有您推薦的銀行股產生的利潤做安全墊我可能會錯過這輪牛市! 感謝@弱弱的投資者,沒有您的一次次提醒我可能會在牛市的全程為了躲避調整不斷進進出出,沒有您的回撤控制方案我可能會滿倉跌下來直到本金受損清倉離場。 感謝@阿貍,您是雪球上我見過的最真實的人,這里敢于實倉截圖配雪球組合,買賣邏輯完全符合的只有您。從您身上學到很多選股的思路,長安汽車上的執著確實讓人有點擔心,但若不是關鍵時刻敢于重倉持有也不會有如此戰績,8、9位數身家的人哪個不曾孤注一擲過,在此祝您成功! 感謝@小小辛巴,上雪球后看過的第一本書就是您的《百箭穿楊》受益匪淺,雪球上論才華在我心里您排第一。這輪牛市雪球上自稱收益n倍的大師很多,$百箭1號(ZH000979)$ 雖然表現不是最好的,但實倉若是按照組合來,我想您應該是最能睡得安穩的。忽略風險單比收益毫無意義,沒有正確的邏輯收益再高也只是運氣,沒人能一輩子好運。 感謝@騎行夜幕的統計客,為大家挖掘無數非常有價值的數據,雖然目前我能力有限,可能對這些數據的理解并不正確,但也幫助我對這個市場建立了更客觀更理性的認識。感謝您的無私分享! 投資總結和思考: 1 底部建倉 賺最具確定性的錢 大盤2000點上下波動3年時間,基本可以確定市場底部,算是建倉的最佳時期,當時我考慮到最壞情況可能會損失幾年無風險收益,實在舍不得,想等市場企穩后進入,錯過了最佳建倉重倉時間點。 市場頂部很難預測但是市場相對底部空間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因為熊市后期剩下的價值投資者們相對理性,這是重倉的最佳時機,放棄短期收益賺最具確定性的錢。目前看相對底部用2-3年時間建倉,買入上證綜指或300指數,等待牛市是相對低風險高收益確定性最強的操作。最壞的情況是在極端差的市場環境下浮虧30%,損失5-7年無風險收益,正常情況下只需要承擔3年無風險收益的成本。收益在100%—200%之間,年化10%—40%,按照3年100%收益計算年化26%。在本金損失風險超低的前提下這個收益率非常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相對底部位置建倉的心理壓力非常小,絕大多數情況下賬面都是浮盈狀態。牛市終結后的熊市暴跌過程中如果在超級底部建倉,即使經歷7-10年熊市最終只拿到100%收益,年化收益率也可以達到9%,而這期間若經歷2009年的小牛市或超跌強烈反彈,把握好的話短期收益很不錯,值得一搏,最壞的情況就是比熊市后期建倉多花了幾年時間。但是這個底部不太好判斷,容易死在超底的路上,這個底部如何抓有待進一步學習。 2 分檔買入 雖然成本上升但確保本金安 錯過了最佳建倉位置,伴隨指數升高三到五檔買入,期間充分觀察市場情緒、宏觀經濟面、資金面。本輪牛市從2400點買到3600點,平均倉位3000點,比2000點的底部區域提高了50%成本,這個成本導致心理壓力加重,還好運氣較好建倉后指數快速拉升很快擺脫了成本區域。 由于沒有把握好最佳買點,應該降低收益預期,但是由于貪婪仍然將目標收益設定在100%,雖然對相對應的6000點點位沒把握,但懷著僥幸心理希望能在選股上超常發揮,爭取在5000多點完成100%收益率目標。實際操作中重倉股的選擇過于保守跑輸指數,但仍沒有降低收益目標。 如果錯過了最佳買點,就更要控制好風險,分檔買入雖然會提高成本,但每次買入都有前次的利潤做安全墊,配合止損紀律可以避免對大行情判斷失誤造成的損失,即使牛市中途夭折也不至于虧損。但是既然追求本金絕對安全,就不要和高風險投資方式比拼利潤,只要高于無風險收益就是成功的操作。 3 關于公募基金 隨著大盤點位的提升,考慮到安全性將全部倉位買入漲幅較小的優質藍籌股,后半段跑輸指數,在中小板創業板暴漲的環境中心理壓力大,怕中小板創業板崩盤導致泥沙俱下錯過牛市,換入15%的創業板基金,這個操作造成了最大的一筆損失。 牛市本身就是非理性的,高風險股票一旦創新高后上漲更無阻力。優質的大盤藍籌股安全性更高,但注定收益率也更低,牛市中超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是很難跑贏指數的,因為牛市本身就是大多數股票瘋狂的階段,在牛市中追求估值的絕對合理會錯失機會。這輪牛市反映出來的趨勢的力量值得深思,股價的非理性上漲可以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一直持有安全性高的股票會大幅跑輸熱門股票和指數。絕不要和別人比收益率,安心的賺有把握的錢。一輪牛市后,能從市場帶走的才是利潤,絕大多數高收益率股民只能享受過程中賬面財富的快感。 要什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好好考慮。如果選擇了安全,就必須放棄超額收益,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和任何人比,安心的賺屬于自己的利潤,盡管不高,但是在安全這個前提下,即使是超低收益率也很有性價比。追漲幅超高的股票風險非常高,一不小心選錯了買點,可能大幅虧損。如果在早期根據各板塊總市值的占比合理分配資金,持有相應板塊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 實際上牛市跑平指數就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在一個非理性泡沫化的市場,追求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是很難跑贏指數的,指數已經很激進了,以跑贏指數為目標的操作就必須選擇更激進的標的,這個風險太高不適合自己。下輪可以考慮熊市后半段用一半資金定投指數基金,一半資金購買低風險股票。在牛市后期止盈應該先贖回基金,股票操作相對靈活手續費可以忽略不計,牛尾階段還是留一些安全性高的股票比較合理。 4 關于私募基金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真的真的沒必要自己買賣股票,這么多專業的公墓私募基金經理們哪個不比我強百倍。但是這輪牛市來的太急,還沒來得及弄明白如何選擇,指數就瘋漲了。之前也簡單了解了FOF的一些基礎知識,但是還不太懂。選股票起碼有些指標和波動區間可以作為參考,選私募沒有長期跟蹤也不了解基金經理的選股策略,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分辨誰的策略好,一家公司n多產品收益率相差也很大。最主要還是能找到的資料太少,想好好研究下卻無從下手。雖然每位基金經理都一定比我強得多,但真要隨機買十個產品扣除管理費和業績提成貌似有人統計過不比大盤指數強多少,這個我自己還沒詳細研究過。 在雪球上關注了兩位優秀的私募公司負責人@梁宏 和 @進化論一平 。最早關注梁宏 是阿貍獲利豐厚出掉樂視后他一直堅定持股,那時感覺他是類似根叔的風格,起碼過高的風險偏好我實在無法接受,我最早接觸股票學到的第一課就是短期的大盤和個股走勢都無法預測,這個我挺相信的或者說我愿意相信,因為正好我又懶又笨不可預測我直接可以不用研究了,但梁大師提出了日內交易這東東和我一直以來接受的理念有沖突,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是個比較扯的操作也沒多研究。這輪暴跌中梁大師的表現讓我欽佩,牛的時候堅定看多熊的時候鑒定看空,本輪牛熊雪球上判斷最準確的應該是梁大師了,關于日內我的觀念應該是不正確的,未來我會好好研究下。小牛三號產品預約快要截止了,有些問題我還沒想清楚,關于私募產品的申購是否有必要則時等問題這時候也不方便多問,等將來了解清楚了希望有機會成為小?;鸬恼J購人。進化論一平我關注的時間不太長,一期產品表現真的是亮瞎眼,如果當初自己的一半倉位不是指數基金而是進化論。。。唉,又做夢了。。。雪球嘉年華在視頻上看到了一平本人,給人感覺非常好,進化論新產品預約截止的時候趕上我剛剛清倉出局。未來如何分配資金如何操作還沒想好,所以再次錯過,您的產品我會一直關注希望將來有機會認購。 關于私募基金如何選擇、如何配置、如何分配資金、如何降低風險,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這塊想弄懂估計比較困難,太少有人關注和討論了,可能更多的是看緣分了。但我還是打算花時間好好研究研究,我始終覺得自己買賣股票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只是真金白銀的認購之前我總得動腦想想研究研究給自己多一些理由,為什么這個時候買這個而不是那個時候買那個,完全憑感覺看緣分投完拉倒我暫時還做不到。就像買股票一樣,雖然選來選去可能大概率選錯甚至不如隨機選一個,但是沒有足夠邏輯的買賣就算成功率再高,我現在也真的做不到。。。 5 關于雪球上的大V 關注過很多很多大V,有些只發干貨,有些專注扯淡,有些天天算命,有些天天數錢。 剛來雪球的時候相當迷茫,看著一些大V們經常截圖曬操作曬利潤,股指期貨、大宗商品、全球市場、美元黃金等等無數專業知識,我讀書少一個都不懂。。。 那時候覺得人家賺錢是有道理的,人家精通古今中外一切投資投機體系,既然自己都不懂那就慢慢學吧,也許都學會了也能拿股市當提款機。 后來從一些大V們生活上的炫曬發現點問題,因為有些東西自己早已不好意思曬了。。。專業知識我不懂,但各類消費方式各類品質的生活背后的財富水平我還是有分辨能力的 再后來的大跌中一些大V更是讓人無語,整天干入這個干入那個但絕口不提倉位,漲了看多跌了看空一天變好幾次,漲了就說早已滿倉跌了就說小倉位投機失敗。對于這類大V的真實收益率我是挺感興趣的,但愿不是像碎女神那樣存款買理財模擬艙炒股。。。 一輪牛市雪球的環境確實有所改變,發干貨的越來越少了,整天看的最多的就是各種買賣操作,很多連邏輯都懶得談了,總之就是賺錢啦賺錢啦,也許再來個n年慢熊環境才能恢復。對很多股民來說只有對短期漲跌的預測,買賣賺錢的消息才有閱讀價值,這樣的市場注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小騙子靠忽悠粉絲賺錢,有時覺得腦殘粉可憐,有時想想也沒啥,有些人即使不被騙最終也是輸光離場,結果沒區別。。。 我想很多散戶跟我一樣,都想找個德高望重的愿意帶著我們賺錢的大V,無腦跟買享受豐厚利潤,牛市后期聽口令撤退帶著大筆利潤過快活日子。但可惜的是這樣的大V真不好找,不是因為沒有而是因為人家懶得花時間花精力讓你相信讓你認同,通常只有騙子愛干這事。東博老股民德高望重很少調倉跟買容易,但很多韭菜包括我自己總想多賺點,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進去搞個增強版,結果一輪牛市下來發現實際收益率不但沒增強反而大打折扣。 7 關于價值投資 我從2004年開始創業,前五年里公司一直保持著超高速(50%-1000%)發展,后五年保持中高速(20%-30%)發展狀態,每年分紅(轉到我個人賬戶的利潤)達到凈利潤的70%+。這樣一家高速發展的互聯網企業如果上市值多少錢?行業內做得好的同行在新三板的估值大概是50PE+,如果有人買我的公司我愿意用5PE的價格賣掉全部股份。沒看錯5PE我就很滿足,因為我知道2014年的營收和利潤會是天花板,我確定行業馬上進入不可逆轉的拐點,而我的部門經理們卻并不悲觀,我的銷售經理甚至覺得只是增速下滑而已。 很多行業我不了解,但是給一家互聯網企業估值,真的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公司業務關系我和BAT有一定程度的接觸,對這三家公司我可能比大多數非互聯網領域的投資者有更深的理解。我經常會想,如果是創業以來我一直把結算到個人賬戶的利潤用來購買他們的股票,到今天我的財富至少可以多一個零。但是仔細回想在當初的每一個時間點真的有足夠的確定性嘛?真的足夠低估嘛?真的足夠的安全嘛?即使我從2005年就用所有收入買股票,我想我也不會重倉BAT。我不否認一路持有他們股票十年的投資者是有大智慧有大格局,但我看得到這里面的一些非必然的因素,在我看來滿倉BAT任何一家公司股票都是超高的風險。 銀行、水電、基礎設施、消費、醫藥。。。也許這些行業和互聯網行業不同,相對容易估值,但也許只是因為我不懂這些行業。。。很多價值投資者喜歡計算各種增速下各種條件下股價走勢,得出一大堆數據看起來都很不錯,即便這些數據都正確,但最關鍵的概率如何計算呢?我很認同模糊的正確勝過精確的錯誤這句話,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掌握模糊的正確的方法,價值投資真的很難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價值陷阱。目前在我看來最好的降低風險的方法就是分散持倉,最少應該持有3-5家公司。無論用多么嚴格的條件選股都不可能保證絕對正確,只能做到大概率正確。在二級市場做投資留下的肉已經不多了,為了這不多的利潤,和企業主承擔相同的風險,性價比實在不高。實際上我們的風險要遠高于企業主,大多數情況下大部分公司股票的價格可是N倍的PB呀。想要安全就必須分散持倉,但如果分散到3-5個行業6-10家公司,最終成績比指數可能又高不了多少,這樣的價值投資還有意義嗎? 8 關于各類投資方式的成功率 來到資本市場我是想賺有足夠確定性的利潤,我不怕少,能跑贏無風險收益就可以,跑贏M2就很知足,當然如果能再多點那更好。對我來說個別的成功案例意義不大,這么大的基數,用任何投資方式都一定有實現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收益的投資者。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是概率,對于那種百萬分之一的成功概率我不感興趣,那還不如直接買彩票了。 這么多的投資方式哪個最適合自己,這是個很困難的選擇。如果把這些投資方式都系統研究一遍,然后再實踐一遍,最終找出來適合自己的,那可能需要太長太長的時間。但如果不這么做,一段時間內自己的投資方式大幅跑輸場內平均收益,又難免不會自我懷疑,而如果此時調整投資方式,將面臨巨大的風險。 對我來說成功率越高的投資方式應該就是越好的選擇。我曾經花了一些時間尋找各類投資方式成功率的數據,但是幾乎是一無所獲。很多人都說超短成功率最低,這個我基本可以理解認同。目前我感覺定投指數的成功率貌似最高,但也并不確定。另外我一直想知道股票投資長期平均年化收益5%、8%、10%、15%、20%、30%的概率是多少,這樣我能對自己的目標設定和相應的成功率有個大概的認識,但也一直沒找到相關數據,畢竟這個很難精準統計,但我覺得應該有券商可以用相對科學的方式統計出來個大概的數據。如果剛好哪位看到這篇帖子的朋友有這類數據,還請您分享一下,非常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