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個人而言,《教父》是極少數(shù)反復觀看之后,仍然找不到明顯破綻的電影之一。無論是導演手法、演員演技,還是故事情節(jié)、電影配樂,《教父》堪稱橫亙古今的經(jīng)典,難怪該片至今被認為是電影史上的五部經(jīng)典佳片之一。或許論及拍攝技術(shù),《教父》沒有堪比《公民凱恩》那樣的里程碑意義,但是二者對電影界的影響,難分伯仲。在《教父》之前,幾乎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像它重新定義“黑幫電影”一樣,定義或者重新定義過一種類型片,然而它的影響遠非如此。 《教父》的影響之深遠,以至于如今,幾乎每一部“組織性的犯罪電影”中,都能發(fā)現(xiàn)它的影子;在過去的幾年中,幾乎所有刻畫黑幫的喜劇電影,都從《教父》中有所借鑒。第一任教父,意大利裔美國人唐·維托·柯里昂,已經(jīng)成為觀眾心目中最經(jīng)典的角色之一。 但僅強調(diào)《教父》的“影響力”會掩蓋它真正的特色,因此倒不如簡單地稱其為“一部關(guān)于黑幫的電影”。黑手黨無疑是整個故事圍繞的重心(盡管實際上,影片中從未提到黑手黨這個詞),雖然該片沒有試圖強行加入獨立的主旨,但不容忽視的是,它涵蓋了大量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潛在思想。關(guān)于社會環(huán)境如何改變我們、道德觀在不同立場下如何表現(xiàn)出差異、暴力如何摧毀一個人的靈魂以及權(quán)利如何使人墮落的思考全都深深融入故事當中,而這一切都是對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于是造就了一部有著驚人影響力和可信度的電影。 與導演和故事情節(jié)同樣出色的是演員們的演技,《教父》的巨大成功與他們密不可分。它被贊譽有加,因為如此多頂級的演員同時出演,這在美國電影中實屬罕見,而且全體演員毫無差池地成功塑造了眾多情感復雜、形象立體的角色。唐·維托和邁克·柯里昂分別由馬龍·白蘭度和艾爾·帕西諾完美呈現(xiàn),羅伯特·杜瓦爾、詹姆士·肯恩、黛安·基頓分別飾演湯姆·海根、山提諾·柯里昂和凱·亞當斯,殘忍的維吉爾·索拉索由艾爾·勒提里飾演,他們連同其他幾個角色的出色表演,與電影配合得天衣無縫,成功地讓我們堅信這些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人,而不是演員。我們看到的不是由一群不完整的人物圍繞著的一個中心主角的故事:盡管邁克·柯里昂這個角色擁有最多的鏡頭,但在電影中每個角色都上演著他們特定的人生軌跡。電影成功地讓觀眾與不同的人物產(chǎn)生共鳴,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性格是如何融入故事中的,相較于過去幾年涌現(xiàn)的大量臃腫的多重情節(jié)類電影,《教父》在這方面完成得更加出類拔萃。 電影開始于唐·維托·柯里昂的女兒康妮(塔莉婭·夏爾飾)的婚禮現(xiàn)場。唐·柯里昂是個有權(quán)有勢的大佬,要不是畢生崇尚使用暴力,他無法獲得如此顯赫的地位。婚禮場景巧妙地交代了故事背景,呈現(xiàn)了柯里昂家族的勢力范圍和擴張方式;從附近的普通工人,到紅極一時的歌星,從政界的朋友,到冷酷的殺手,唐·柯里昂與他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有的正要尋求他的幫助,有的則要回報他的恩惠。有的人忠誠可靠,有的卻并非如此,幸好唐足夠睿智,他總能憑直覺分辨出這兩類人。 然而,到了1946年,時代變遷,黑幫中的許多年輕人認為唐·柯里昂的觀念過時了。唐深知新興的毒品勾當十分危險,任何從事毒品生意的家族最終都會自取滅亡;他的家族從事酒精和賭博事業(yè)已經(jīng)很久了,部分政府部門和執(zhí)法機關(guān)愿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毒品則另當別論了。 時至今日,唐·柯里昂一直能憑借強大的經(jīng)濟和政治力量掌控大權(quán),但當一個叫索拉索的毒梟出現(xiàn)后,柯里昂家族的境遇急轉(zhuǎn)直下。唐·柯里昂拒絕了索拉索的合作請求,后者隨即發(fā)現(xiàn)了柯里昂家族的弱點,這將引發(fā)一場血光之災。之后,將會看到維托的小兒子邁克·柯里昂,一個曾經(jīng)不想插手家族事業(yè)的年輕人,最終丟失了“純真”,違背自己的初衷,搖身一變成為新一代殘忍的教父。 我刻意不想透露更多的情節(jié),因為我相信只有不提前知道劇情才能更好的欣賞這部電影,況且,信不信由你,仍有相當多的人從沒看過這部電影。片中許多場景成功營造出了令人窒息的緊張感和意料之外的轉(zhuǎn)折,盡管同其他杰作一樣,在觀看《教父》的過程中就能提前猜到故事的結(jié)局,但它仍會是一次非凡的觀影體驗。我認為第一次看它的時候肯定會覺得很棒,你會沉浸于劇情的高潮迭起中。此外,想通過我這篇簡略的影評來理清如此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體會帶著如此強烈感情色彩的故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人們一直猜測,馬里奧·普佐寫的《教父》(電影改編自該小說)很有可能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揭露。例如,許多人認為強尼·方亭這個角色來自于弗蘭克·辛納屈真實的人生,而且許多其他的角色也被拿來與現(xiàn)實中的人物對號。對此,我不愿深究:坦白地講,我不確定這些猜測是否可靠,僅管提及弗蘭克·辛納屈這個例子顯然十分可信。 《教父》的拍攝基調(diào)黑暗又優(yōu)雅,影片運用色彩完美地渲染出背景年代的真實感。片中充斥著大量的暴力場景,卻都是必不可少的。 《教父》當然不需要我來推薦,一直以來,全世界都將它視作最優(yōu)秀的電影之一,而且,僅是帕西諾和白蘭度二位的精湛演技就堪稱傳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