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匯長還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比偉大的人物,因為僅僅只有倆眼睛倆胳膊倆腿還經常被人罵腦殘的我竟然能駕駛著一個體積,重量都比自己巨無霸的鐵家伙自在地穿行在擁擠的道路上。但是今天匯長發現駕駛汽車可并不是駕駛員一個人的事兒,汽車外部的各種傳感器和攝像頭就像一個個智能眼睛時刻幫我們監視著汽車周圍的環境,甚至比我們看得遠,想得多。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挖掘出這些神秘的智能眼睛吧! 最普及,常見的眼睛應該就是駐車雷達了吧,它分為前雷達和后雷達,由超聲波傳感器(俗稱探頭)、控制器和顯示器(或蜂鳴器)等部分組成。幫助駕駛員掃除了視野死角和視線模糊的缺陷,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倒車視頻影像就是在車尾安裝了倒車攝像頭,當掛入倒檔時,將車后狀況顯示于中控或后視鏡的液晶顯示屏上。值得一提的是,全景攝像頭在車的前,后,左,右,分別裝有攝像頭,可以將車周圍360度的環境無死角的展現出來。
主動巡航功能(ACC)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車友所熟悉,包括雷達傳感器、數字信號處理器和控制模塊,它可以由駕駛者自行設置與前車的距離,車輛會自動進行加速或者剎車的動作來保持車距。這年頭,沒兩把刷子當跟屁蟲都費勁。。。。。。 【實心的大眾LOGO里藏著ACC探測感應裝置】 【這智能眼睛還戴著美瞳呢】 感應式雨刷器能通過雨量傳感器感應雨滴的大小,自動調節雨刷運行速度,為駕駛者提供良好的視野,從而大大提高雨天駕駛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它的“眼睛”一般在擋風玻璃內側。 【雨量傳感器】 如果在停車場你是直著開進停車位的,那么倒車出來的時候很有可能發生危險,奧迪開發的倒車警示系統就是為這種情況而量身定做的。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夜視系統為我帶來光明! 目前汽車夜視系統主要使用的是熱成像技術,也被稱為紅外線成像技術。其原理就是:任何物體都會散發熱量,不同溫度的物體散發的熱量不同。人類、動物和行駛的車輛與周圍環境相比散發的熱量要多。夜視系統就能收集這些信息,然后轉變成可視的圖像,把本來在夜間看不清的物體清楚的呈現在眼前,增加夜間行車的安全性。從此媽媽再也不擔心我在晚上開車了!
行車過程中并線盲區都是很難以消除的,因此人們想到了并線輔助裝置,奧迪的并線輔助叫側向輔助系統,依靠傳感器的幫助,奧迪側向輔助系統可以探測到側后方最遠50米處的車輛,若此時并線有潛在危險,后視鏡上就會亮起警示燈。 【盲區傳感器】 如果你認為智能眼睛僅限于此,那小編只能說您too young too simple了!主動安全系統則是集成了這些“眼睛”于一個整體,再通過“大腦”來保護我們的金鐘罩和鐵布衫。時至今日,主動安全系統前沿技術已發展到預碰撞安全系統,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主動剎車系統。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沃爾沃的city safety 城市安全系統,當車輛的速度達到30km/h時,這套系統就會自動啟動,通過前風擋上的光學雷達系統監視交通狀況,尤其是車頭前6米內的情況。當前車剎車、停止或者有其它障礙物的時候,這套系統首先會自動在剎車系統上加力,以幫助駕駛員在做出動作前縮短剎車距離;或者它還可以通過調整方向盤,來改變車輛行駛路徑,以避開障礙物。當然,如果距離障礙物已經很近,這套系統會自動緊急剎車而無需駕駛員的操作。這不就是傳說中的自動駕駛嘛!
目前有代表性的主動剎車技術分別是斯巴魯EyeSight、沃爾沃City Safety、奔馳Pre-safe系統、雷克薩斯Pre-CollisionSystem (PCS)、大眾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英菲尼迪Distance Control Assist(DC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