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遠情》是由易茗作詞,趙季平譜曲,譚晶演唱的一首作品,是曾經在央視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的主題曲。該作品以濃厚的人文情懷和滄桑的歷史厚重而膾炙人口,被著名歌唱家閻維文列為自己最為喜愛的歌曲之一。正如他所評論的,正是譚晶的演繹才讓這首歌傳播得如此廣遠,也正是這首歌,使電視劇《喬家大院》變得更加精彩。
旋律一響起,馬上:長長的駝隊、紅紅的燈籠、吧啦吧啦的算珠聲……不禁進入了山西,進入了富甲天下的晉商艱辛與溫馨的日子中,也進入了他們撇家謀業,拋去纏綿愛情,奔赴廣袤大漠,遼闊江南的旅途中…… 譚晶在自己演唱的眾多作品中找出了四首歌曲來解析自己是如何發揮出民通唱法的魅力,把三種唱法融合到作品中的,其中即有《遠情》。
譚晶說:“這首歌糅進地道的山西民歌元素。趙季平老師是按民族的感情寫的,我則加入了我的理解。故鄉的親情是我骨子里帶來的,我從小就是聽那些歌長大的,感情是自然流露的,我自己唱著都會被感動。尤其是真假聲的處理上,采取真假聲結合。比如在副歌的處理上,我借鑒了美聲音樂,在唱到最動情處,運用聲斷氣不斷的感覺,那一點點變化,就讓大家覺得很感人。”
2006年初,電視劇《喬家大院》一播出,就好評如潮,不僅穩坐全國收視率的冠軍,而且單就廣告收入就高達一億七千萬,當然,這一切除了電視劇劇情等方面原因使然另外,主題曲《遠情》更是位于首功。這首由易茗作詞、趙季平作曲、譚晶演唱的歌曲MTV,就一直當作《喬家大院》的宣傳片,每天分兩個時段在央視一套、三套輪流播出,為收視率和廣告收入贏得了不少“分數”。
《遠情》一歌,以其深邃優美的歌詞、如泣如訴的旋律,再加上傳統民樂特色以及新的唱法與新的編曲的陪附,帶給觀眾無限的回味和感嘆,尤其是其歌詞,更是寫盡了人生的滄桑變幻。
如何用百來多字的歌詞來寫出《喬家大院》中喬致庸的滄桑變幻的一生,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不過,曾合作過《渴望》、《好人一生平安》等好歌的著名作詞家易茗,以自己深刻的理解力和思想力、深厚的音樂文學功底,為我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案”: 塵緣苦短嘆人間路長 不能夠容我細思量 繁華瞬間如夢幻一場 世上人又幾番空忙 春去秋來嘆世事滄桑 算人生成敗相當 登臨遠望看山水迷茫 情通天下一路奔放 幾番起落雨暴風狂 轉眼間鬢已成霜 留住所愛 留住所想 留住一夢相伴日月長 在這里,易茗用他自己最擅長的歌詞寫法,以及滿是滄桑變幻的詞語,通過詞語的組合與對比,為歌詞整體構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同時深化了歌詞主題思想的表達。也正因為如此,歌詞中的抽象的詞語都變得具體生動起來,就這樣,“塵緣苦短”是可以“嘆”“人間路長”,“春去秋來”也是可以“嘆”“世事滄桑”,而這其中的“一長一短”、“一來一去”,如此強烈的對比與反差,一字一句經過譚晶大氣而溫情的聲音娓娓唱來,極為震撼人們的心靈。 同樣,所有的“繁華”仍然也不過是“夢幻一場”,算起來,“人生成敗”也是“相當”的。而起起伏伏的這一生,就在這樣的“幾番起落”、幾次“雨暴風狂”以后,就在“轉眼間”,我們都“鬢已成霜”。念老來世事多蒼茫,而曾經“不能夠容我細思量”的塵緣,曾經“幾番空忙”的繁華,曾經的奮斗、安逸、憤怒、無助、悲傷、激情、失落、高傲、卑微……也早已成了過眼云煙,消失在時光的盡頭,再也不回來,也回不來了。而恰恰就在這“登臨遠望看山水迷茫”的時刻,我們心中從此是不是也只想“留住所愛”,心中是不是也只愿“留住所想”,“留住一夢相伴日月長”嗎?雖然,這“一夢”也終歸是“虛幻”的。
《遠情》,道不盡的是人生的“滄桑”,訴不盡的是人生的“變幻”,“滄桑變幻”,我們終將會在老去的時候懂得。《遠情》,何止是“老去”?何止是“鬢已成霜”?簡直是老淚縱橫!春去秋來、行去往來,世事多空忙,人生多變幻,繁華瞬間都成了過往,雖然多了白發也多了思索,多了經歷也多了體會,多了體會也多了淡定,而多了淡定的我們,卻總是難免悲傷。 但人生,本來就是一首悲傷的詠嘆調,《遠情》,只不過是最好的注腳。 《遠情》 詞:易 茗 曲:趙季平 唱:譚 晶
塵緣苦短嘆人間路長 不能夠容我細思量 繁華瞬間如夢幻一場 世上人有幾番空忙 春去秋來嘆世事滄桑 算人生成敗相當 登臨遠望看山水迷茫 情通天下一路奔放 幾番起落雨暴風狂 轉眼間鬢已成霜 留住所愛 留住所想 留住一夢相伴日月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