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時,14位內閣大臣重新聚集到首相官邸的會議室內,商討停戰詔書的最終方案。8月10日天皇做出第一次“圣斷”后,迫水書記官長就安排著名漢學家川田瑞穗起草了一份用詞古奧的底稿?,F在,大臣們抱著《漢日大辭典》《廣辭林》等工具書,開始對其進行潤色。阿南要求將“戰勢日非”一句改為“戰局尚無好轉”,以免影響官兵士氣;農商大臣石黑忠篤則要求刪去關于“三種神器”的段落,以防美軍提出索要。最終刪除的部分達到了23處、101字,文字潤色18處、58字,新增內容4處、18字,可謂名副其實的“咬文嚼字”。 這份被修改得亂七八糟的草稿隨后被送往宮內省,由總務課員佐野惠作用毛筆謄寫在淡黃色的御用“奉書紙”上。由于結尾處必須留出七行空白用以蓋上御璽,佐野在心急慌忙中算錯了字數,結果漏抄了一段,只能用小號字在空白處補上。隨后天皇又親自做了五處修改,用小紙片糊在原來的字上。晚上9時,鈴木首相帶著這份有添字、有貼紙的奇特詔書再度面見天皇,由后者簽上御名、蓋上御璽,隨后首相和全體閣員也副署了自己的簽名,從而完成了法律上的投降工作。與此同時,遠在歐洲的兩公使加瀨和岡本也受命再度知會美方:天皇已簽字接受三國宣言。 午夜前的晚上11時半,身著大元帥軍服的裕仁乘著他的梅塞德斯-奔馳770K轎車,從御文庫來到了御政務室。他將在這里完成停戰詔書的錄音,以便在明天中午向全國播放。政務室內燈火輝煌,防空百葉窗緊閉,擠滿了工作人員和侍從,房間正中放著經過調試的立式話筒。NHK會長大橋八郎和內閣情報局總裁下村宏向裕仁深鞠一躬,伸出戴著白手套的手,示意錄音可以開始。后者滿頭大汗,竭力保持了鎮定,用自幼經過訓練的、天皇專有的從高到低的獨特發音開始念稿。5分鐘后,第一次錄音完畢;由于聲音偏低,不得不再錄一遍。 11時50分,錄音完全結束。兩盤關系到日本命運的“玉音”錄音帶被裝進兩個咔嘰布袋子,由侍從德川義寬放進宮內省的辦公室。本來按照正常程序,錄音帶應當連夜送回NHK東京會館、以備在次日播出。但大橋會長和下村總裁聽說陸軍中有些人“在搞不穩當的動作”,認為皇宮比外界總要安全一些,因此提出將錄音帶暫時寄放在宮內。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在不經意間改變了歷史,使停戰決策沒有因為一場軍事政變而中途變卦。 1946年5月,日本天皇裕仁就放棄他的“神權”一事,向全國發表廣播,此前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民眾第一次在廣播中聽到他的聲音 在8月10日凌晨天皇做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決定后,陸軍省一批40歲以下的少壯派軍官就開始蠢蠢欲動。他們認為:無條件投降有損日本的“國體”和軍人榮譽,萬萬不可答應。13日下午,陸軍省軍務局軍事課長荒尾興功大佐帶著五名手下:稻葉正夫中佐、井田正孝中佐、竹下正彥中佐、椎崎二郎中佐和畑中健二少佐,來到陸相阿南的辦公室,呈上了一份私下制訂的《兵力使用計劃》。該計劃提出動用東部軍和近衛師團的部隊包圍皇宮,將天皇和主和派人物隔離開來,隨后逮捕鈴木、木戶、米內等“國賊”,要求美國承諾“護持國體”,否則就繼續作戰。阿南對此不置可否:他表示陸軍應服從天皇的“圣斷”,但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這些狂熱分子。 8月14日深夜,與裕仁在御政務室錄音幾乎同時,井田、椎崎和畑中帶著幾個同黨闖入位于皇宮以北之丸地區的近衛師團司令部,要求師團長森糾中將出動部隊“保衛皇國”。井田慷慨激昂地表示:“我們要奮起,要奪回美麗的日本精神。近衛師團在這種時候正應當發揮中心作用,請閣下做出決斷?!痹谏m表示拒絕后,狂熱分子先是對他開槍、接著又用軍刀猛砍他的肩膀,將其當場殺死。15日深夜兩點,畑中等人假冒森糾的名義發布了作戰命令:近衛第1聯隊立即包圍皇宮、切斷其對外聯系,并控制NHK東京會館;第2聯隊開入吹上御苑,警戒包括天皇居所御文庫在內的核心地區;其余幾個聯隊隨時待命,等候司令部發出下一步指令。 第1聯隊長渡邊多糧大佐對這道命令深信不疑,他下令全體官兵緊急集合點名,隨后開往NHK會館、將其徹底占領。第2聯隊長芳賀豐次郎大佐則在14日下午就被政變者灌了迷魂湯,后者一本正經地告訴他:陸相阿南、參謀總長梅津、東部軍司令官田中靜壹和森糾這四位將軍一致支持他們的行動。所以芳賀在接到偽造的命令后,立即命令所部第1、第3大隊(營)扛著軍旗開入皇宮,解除執勤警察的武裝,控制了乾門、坂下門、吹上門等地和宮城警備司令部。該聯隊的通信兵闖入宮內省通信所,用斧子砍斷電話線,皇宮現在被完全孤立起來了。 帶著錄音器材離開皇宮的下村宏在第2聯隊的防區被截住,士兵從他口中得知詔書錄音帶尚未離開宮內省,馬上趕去搜查。侍從武官長蓮沼藩從睡夢中驚醒,試圖聯絡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卻發現通信已被切斷。所幸海軍尚有一條不經過皇宮交換臺的電話專線,蓮沼遂通過這條線路將“皇軍”占領皇宮的消息傳到了外界。 受命封鎖外苑二重橋地區的第7聯隊長皆美貞作則比他的兩位同僚多了個心眼。接到畑中等人偽造的命令后,他馬上趕到設在第一生命館(在皇宮丸之內對面)的東部軍司令部,向值班人員求證:“剛才在電話上接到了師團參謀的命令,但有一些可疑之處,為防萬一,我過來問問軍司令官的意圖?!迸c此同時,參與叛亂的近衛師團參謀古賀秀正少佐也把電話打到了那里:“近衛師團決定起義了。希望東部軍也一同站出來。請東部軍司令官直接發出號令。拜托!拜托!”這樣一來,偽造命令的情況就被識破了。東部軍司令官田中靜壹大將命令參謀長高島辰彥馬上通知各近衛聯隊:師團長已被叛亂者殺害,目前的命令是偽命;各聯隊現在由東部軍司令官直接指揮,有序從皇宮周邊撤出。凌晨3時之前,除第2聯隊之外的其他單位均按照這一新命令調整了部署。 1945年8月15日,關島集中營內的日本戰犯在聽到裕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廣播后,沉重地低下了頭 另一方面,在宮內省大樓內尋找“玉音”錄音帶的叛亂者卻陷入了一場混亂。原來,宮內省修筑在舊江戶城西之丸的坡地之上,由于地基乃是丘陵,所以建筑主體一面有三層、另一面只有兩層。原本在三樓進行的搜索,不知不覺就會變成二樓,這讓那些長期駐扎在宮城以外、對內廷建筑毫無了解的士兵頓有夢游之感。此外,各個房間的名牌古意盎然,如“式部職”“掌典職”“宗秩寮”“內舍人室”“縫手室”等,也足以讓摸不著頭腦的士兵頭昏腦漲。最重要的是,宮內省職員穿的是完全相同的深藍色制服,沒有肩章、勛略等代表資歷和官階的裝飾,這使得叛亂者根本分不清錄音帶掌握在何人手中。德川義寬正是借著這個混亂的功夫,把裝有錄音帶的布袋藏進了皇后事務官室的保險柜,和一堆古書混在一起,并向正在御文庫就寢的天皇和皇后發出了告警。 凌晨3時過后,政變者在宮內省的搜索依舊一無所獲,芳賀聯隊長卻從一條保存下來的電話線路上接到了高島參謀長的澄清令。他憤怒地對椎崎、古賀等政變頭目吼道:“原來你們企圖叛亂。阿南大臣和軍司令官之所以沒來,都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當然不可能來。你們一直都在騙我。從現在起,我再也不會按照你們的指示行事。你們立刻從這里出去!要是誰想繼續叛亂的話,就先把我殺了吧!”第2聯隊隨后開始有序地撤出吹上苑,退回到宮門附近。此時是8月15日凌晨4時整,這場政變只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就失敗了。5時許,田中靜壹帶著憲兵進入皇宮,釋放了此前被扣的警察和侍從武官,隨后來到御文庫,向驚魂未定的天皇通報了政變已被平息的消息。 “皇軍”造反并不是這個凌晨唯一的新聞。在近衛師團開進皇宮的同時,橫濱警備隊的佐佐木武雄大尉也帶著一群高中生趕到了東京,準備放火燒毀“國賊”鈴木首相的官邸。但這些人缺乏起碼的常識,帶去的是柴油,很難點燃,結果被官邸的守衛迅速撲滅。另外三個“國賊”樞密院議長平沼、內大臣木戶以及東久邇宮親王的私邸則被這些“愛國人士”成功地付之一炬。至于皇宮政變的主謀畑中健二和椎崎二郎,他們在15日清晨被憲兵逮捕,隨后獲得釋放,但在中午11時半左右于外苑二重橋附近的廣場開槍自殺。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圖為日本民眾收聽廣播 8月15日上午10時30分,NHK播報了戰爭期間第846次、也是最后一次陸海軍戰況公報:“我航空部隊在8月13日下午,于鹿島灘以東25海里處向4艘敵航空母艦發起攻擊,擊毀1艘??”這是一段非常古怪的新聞,有人甚至懷疑天皇在最后時刻改變了主意,要繼續戰斗下去。與此同時,重獲自由的大橋八郎和下村宏正帶著那盒金貴的錄音帶,在一群宮內省職員和憲兵的陪伴下前往NHK會館。錄音帶被送入第8播音室之后,還發生了最后一起意外:一名值班軍官突然抓起軍刀、想破門而入,但在最后時刻被周圍的同僚放倒收押。 11時59分,收音機里傳來了資深播音員和田信賢的聲音:“從現在開始,進行重要廣播。請全國聽眾起立。”唯一沒有遵從這一告誡的是天皇本人:他在御文庫地下的防空室里坐著,聽著自己那略顯不自然的聲音,腦袋低垂、身體僵硬。至于大部分日本國民,他們在有生之年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位“現人神”抑揚頓挫的聲音:開頭一段聲調平穩,后來突然低得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到最后一句“望爾等臣民體恤朕意”時,簡直完全聽不清了。 在這份內容和語調同樣奇特的文告里,裕仁動情地回顧了1941年為求“帝國之自存與東亞之安定”,“被迫”對英美開戰的決策,并對一億國民“克己奉公、各盡所能”地支持對外侵略行徑表示了由衷的贊賞。接著他話鋒一轉,義憤填膺地譴責敵人“使用殘虐之炸彈,頻殺無辜”;只是由于他本人心存善念,希望“保全億兆赤子”、挽救人類文明,才不得不接受《波茨坦公告》。對這種不得已之舉,他表示要“忍所難忍、耐所難耐”,為萬世開太平,并希望臣民“發揚國體之精華,期不落后于世界之進化”,繼續追隨他。至于發表聯合宣言的中美英蘇四國,在文告中根本就沒有出現過,也沒有一個字提到“戰敗”一事。 也有一些人并未等到這一時刻。對皇宮政變心知肚明的陸相阿南惟畿從頭一天晚上起就開始準備切腹自殺,但他顯然對部下們的行動抱有幻想,所以磨磨蹭蹭喝了一晚上的酒。當得知森糾中將被殺的消息后,阿南閉上眼睛,沉吟片刻,忽然說了句不著邊際的話:“把米內(海軍大臣)也斬了?!?5日清晨5時半,阿南終于切了腹,隨后又讓妹夫竹下中佐用短刀在他的脖子上補了一刀,割斷了頸動脈。他留下的遺書是“一死以謝大罪”。負責平息政變的田中大將也在不久后的8月24日,為表示對明治神宮和明治宮殿遭空襲焚毀負責而開槍自殺。 同樣不愿看到戰敗后“神州”景觀的還有兩位“神風特攻”健將。在九州島的大分基地,宇垣纏中將帶著老上司山本五十六生前贈送的“脅差”短刀,擠進一架“彗星”式轟炸機的后座。他率領的11架自殺飛機在當天傍晚沖向沖繩海面,再也沒有回來。第二天,有人在伊平屋島附近的海灘找到了宇垣的尸體。此前幾個小時,他在海軍兵學校的同期學友“特攻之父”大西瀧治郎中將在家中切腹,留下一首俳句:“也罷!也罷!暴風過后月清澈?!?/p> 播放天皇“玉音”之后,又有許多陸海軍軍官集體自殺,在不少地區還發生了軍人反對投降的暴動。1882年頒布的《軍人敕諭》規定:“生不受俘虜之恥?!辈簧僖源藶樾艞l的“皇軍”官兵認定:“投降詔書是天皇身邊的重臣等‘國賊’炮制的,不是天皇的本意。天皇絕不會投降;假使投降了,也一定會恪守武士道而自盡?!薄拔覀儗殡S陛下去死。”水戶的300名青年陸軍軍官占領了上野美術學校,企圖劫持天皇;后來因為缺糧,在分配餅干時發生沖突、相互殘殺,最終失敗。駐厚木機場的第302航空隊司令小園安名連續幾天派飛機向東京拋撒傳單,反對投降、阻撓美軍進駐,還計劃殺害天皇周圍的“國賊”重臣。后經海軍大臣米內和皇弟高松宮勸說,叛亂者在8月20日放下了武器。松江市和仙臺市都發生了“皇國義勇軍”組織武裝暴動、殺害無辜平民的事件;還有一些最狂熱的皇室崇拜者、下級軍官和“國民義勇隊”成員,排著隊在二重橋前的廣場和愛宕山集體自殺。 然而他們所衷心愛戴的天皇陛下,卻是這個國家最明智、也最愛惜性命的人。他不僅帶頭成了美軍的俘虜,而且在幾個月后還會主動登門拜訪對方的統帥,換取后者支持自己繼續充任日本的國家元首。只不過在寬以待己的同時,大元帥閣下從未允許自己的子民享有相同的待遇——或許這才是日本戰敗的深層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