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原文來自 Forbes,虎嗅編譯。 史蒂夫·喬布斯去世3年多了。 在他故去之后,有人為他立傳,也有人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 這些傳記和電影都贊美喬布斯留下的遺產,并試圖分享他構建世界最偉大公司的秘密,比如關注細節、吸引世界級天才并讓他們保持高水準。 我們自以為知道他為什么成功。 但其實我們并不懂。 上述秘密本來都是通向成功的有效原則,但我們卻將之歸為喬布斯的個人特質和怪癖。 喬布斯有兩個看似矛盾的特質,狂熱專注、永遠好奇,很多人往往忽視了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可能是喬布斯最重要的兩個長處,幫他贏得了其他的一切。 因為好奇,喬布斯充滿激情,并擁有了獨特的洞見、技能、價值觀,還能吸引世界級的人才來幫助自己。而喬布斯的專注又讓這一切在個人電子世界開花結果。 我說這些,并不是因為我幾乎讀過寫喬布斯的所有書和文章。 我這么說是因為我采訪過很多世界頂級的關系網絡科學家(network scientists),我想弄明白,關系網絡在商業領域和個人職業生涯里如何創造競爭優勢。 影響職業生涯的簡單變量 在2013年12月,我采訪了一位世界頂尖關系網絡科學家,Ron Burt。在采訪過程中,他給我看了一張圖表,徹底顛覆了我對成功的理解。這里是簡化的版本: 概括一下?根據同行評議過的多重研究,身處開放而非封閉的關系網絡,這件事本身就是將要獲得成功的最好預判指標。 在圖表里,越往右,關系網越封閉,你越可能反復聽到相同的想法,再次驗證你的老觀念。越往左,關系網越開放,你越可能聽到新想法。左邊的人明顯比右邊的人更成功。 實際上,這份研究顯示,成功職業生涯的可預測改變中 (比如升職、福利待遇、行業判斷) 有一半取決于這個變量。 你是否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時刻:你聽到一些如此吸引人的事情,你需要知道更多,但是整件事太瘋狂,你不得不放棄一些自己的核心理念,才能接受這個主意? 了解這項研究,對我來說,就是這種時刻之一。在我閱讀的所有關于自我提高、職業成功、商業、喬布斯的書中,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種理論。 我不禁想問,“一個人的社交網絡結構,怎么可能會成為職業生涯成功如此強有力的預測因素呢?” 一個封閉的圈層如何影響你的職業生涯 要了解開放社交網絡的強大威力,首先要理解相反的狀態。 大部分人都在一個封閉的小圈子里度過他們的職業生涯;這個圈子里的人已經都彼此熟識。也就是哪些經常在同一行業,擁有同樣宗教信仰,或者是同樣一個政黨的人。在一個封閉的網絡中,想要做成事更加容易,因為你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信任,你也知道溝通上的行話和不明說的規則。這是一種舒適的狀態,因為整個群體在聚攏,他們看這個世界的方式都是一樣的,這個世界也定義了你的世界。 想要了解為什么人們在大部分時間里會在封閉的朋友網絡中度過,先來考慮一下當一組陌生人被集中在一起時會發生什么: 大衛·羅克 (Rock) 是神經網領導力機構 (Neuroleadership Institute) 的創始人,這是一家通過神經科學研究來幫助領導者的頂級機構。大衛向我們很好的解釋了這一過程:
理解這一過程,我們也就明白了世界何以這般。我們理解了為何民主黨和共和黨不通過那些看起來對整個社會有明顯好處的法案;我們理解了為什么一直以來宗教總是走向了戰爭。它幫助我們理解了為什么我們會經歷泡沫、恐慌和一時風行的潮流。 開放網絡的驚人之力與苦痛 身處開放網絡的人,擁有獨特的挑戰與機遇。因為他們是多重組織的一部分,他們所擁有的關系、經驗以及知識,都是組織中其他人所不具備的。 當人們無法理解你的所思所想,誤解與輕視隨之而來,這會讓你驚覺自己好似局外人,這是挑戰之一。而同樣的挑戰源自,于開放網絡中,你需要去整合不同的甚至沖突的觀點,以此構建完整的世界觀。 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黑客帝國》的主角尼奧被暴露在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既已出,無所回。他是新興世界的局外人,也是舊生活的出離者。他所經歷的事是他人無法理解的。這種情況會在我們進入一個新世界時發生。 而另一方面,擁有開放網絡意味著在以下幾點中表現出的巨大機會: 對于世界更精準的洞察 開放網絡能提供來自全方位多角度的幾乎所有信息,因而,某些錯誤就能不攻自破。Philip Tetlock 的一個研究曾表示,擁有開放網絡的人比那些處于封閉式網絡的人要更容易對未來做出正確的預判。 掌握信息分享的正確時機 即使他們不是一手信息的獲得者,他們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將所聽來的信息傳播出去。這也就意味著,他們能坐享首發紅利。 做組織間的傳聲筒或粘合劑 他們可以在兩個人或著組織間扮演調解員或者中間人的角色,以幫助那些無法直接對話的人進行溝通交流,以此創造價值。 更多的驚奇大腦洞 凱洛格商學院的教授 Brian Uzzi 曾做過一個意義重大的研究,他對有史以來成千上萬的學術論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比較了索引數以及參考文獻的結果后,他發現了一個另人驚嘆的模式。就那些排名靠前的論文而言,參考文獻有 90% 是常規型的,而10%則是非常規型的(例如,來自其他領域)。這一規則普適且經久不變。擁有開放網絡的人更容易創造那些打破常規的組合。 喬布斯成功的時間線 正是因為喬布斯對不同行業的好奇心,他最終建立了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跨行業的技能以及豐富的人際關系。喬布斯的這一成就,在整個計算機領域里都是無人可及的。他將自己的這些優點以一種非常刁鉆的方式應用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蘋果公司里。他在蘋果時,剔除掉了所有非世界級的人、產品和制度。 基于好奇心的經歷 帶來的結果 和他父親一起修機器 --> 學會了門手藝也開始專注細節 放棄了大學學位并參加了書法班 --> 培養了良好的審美觀(通過麥金塔電腦上的不同字體可以看出) 去印度研究佛法 --> 造就了蘋果的簡潔風格 以蘋果園為生 --> Mac 的 Logo 靈感來源 在 Home Brew 的電腦俱樂部從事他喜愛的電子工作 --> 和 Steve Wozniack 一起創造了第一臺 Mac 電腦 在他被蘋果“流放”的那幾年開創了NeXT --> 將NeXT的操作系統應用到了新的MAC操作系統中 對音樂摯愛一生(尤其是U2、披頭士樂隊、約翰列儂) --> 發布了iTunes 很多人輕率地將喬布斯的一生定義為“迷失的”或“不專注的”。然而,當我們回顧他的一生時,我們發現正是他“不專注的”跨界嘗試才最終造就的他的成功。 除此之外,喬布斯最為我們所知的就是他的古怪性格了。 但通過以下這段1995年《連線》對喬布斯的采訪,也許我們可以從某個角度理解喬布斯的行為: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縱觀人類歷史,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所有的群體創造了同一個認知:英雄旅程。 這個旅程就好像這個時代的開拓者 Joseph Campbell 一樣。 事件正變的越來越好,你會覺得越來越適應,但是有些事情發生了會改變了你。你開始感覺自己就好像一個自己文化的局外者。你隱藏了自己的一部分但是卻并不能帶來什么幫助。你感覺收到了召喚而去自我實現,但是一切又是那么的不確定,所以就會猶豫。 最后,你投入了進來。你走過了艱難的時光從此闖蕩自己的新世界。最后,你完成了所有挑戰, 然后你回到舊時光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你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英雄的傳奇故事在我們社會學經典影片中無處不在,因為它正中人類學經驗。 網絡科學領域告訴我們兩件事:(1)英雄的旅程是創造成功事業的藍圖。(2)我們都可以成為英雄,只是需要一點信仰你跟隨自己內心和好奇心進入未知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