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營造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班風學風的好壞對一個班集體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班風正、學風濃的班級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培養良好的班風學風,班主任在接一個新的班級的時候,就要思考怎樣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并運籌和設計如何起步,如何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下去。假如忽視這方面的工作,待班級內某些不正的風氣得以形成,再去糾正它、改變它,再去重塑新的風氣,就會相當困難或事倍功半。因此,抓班風學風建設宜早不宜遲。那么,怎樣才能把班集體統一成一個班風優良,團結進步,朝氣蓬勃的戰斗集體呢? 班級管理不應該長期靠“管卡壓”,而應該是依靠一種風氣來管理人,從而使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來自這種良好風氣的影響,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是要有愛心。我要談的是“愛心”,我個人理解是“責任心”。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送到我們班級中,我們就要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他,愛護他,教育他,讓學生自己感受到老師的愛心,感受到老師時刻在關懷他,關心著他的每一個進步和成長,讓學生在校有一個精神上的支柱——那就是老師。在這個愛的環境中,他們也會盡自己的能力努力學習,整個班級也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二是要細心。學生入學之初我就灌輸給學生“態度決定未來,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在工作中我做到“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眼細,心細,手細,班主任工作只有細致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 首先,從班級管理角度,我班班級各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其次,從學生角度,要求學生培養細心與周密思維能力,不要像個“馬大哈”,總是丟三落四。細心不能僅僅在做題時才注意培養,而應該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經常地、有意識地培養。比如要求學生在每節課上課前準備好上課需用的書籍及學習用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一來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二來使學生終身受益。 三是方法。做班主任工作要多動腦筋,想辦法,實干加巧干。 為能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我是這樣開展工作的:1、用目標激勵學生。目標是班級和諧發展的動力,有了目標學生就有了行動的指南。因此,每次考試我都要讓學生制定一個學習目標,使其朝著既定目標努力,讓他們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動力。這個目標有的是我給他們定的,也有的是他們自己定的,目標的確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只要稍加努力便可達到,哪怕進步一點點都行。考完后,我會要求他們寫考后分析,哪些科目沒達標,原因在哪里?2、給學生灌輸競爭意識。 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班主任應在班內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競爭活動。必須強調,這是“互助”、“友好”的競爭,而不是“敵視”和“保守”的競爭,其目的是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每次年級統一考試之后,針對班上的尖子學生,我都會把年級前五十名的詳細成績張貼在教室給他們看,提醒他們這就是你們的競爭對手,你們在班上可能對手很少,但并不意味著在班外就沒有,事實上對手還很多。人總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3、發揚協作精神,做好與任課老師、家長的配合工作。作為班主任,我認為自己應該在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因此,做好與任課老師的配合、協調工作是很重要的。 在學生、家長面前絕對維護任課老師的尊嚴,如果學生、家長對任課老師有所看法,一方面要耐心細致地做好他們的工作,另一方面立場是絕對站在老師這一邊的。因為我知道一旦學生、家長對老師失去了信賴,那么將會給這位學生甚至是整個班級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和任課老師的通力合作,是做好班級工作的最重要的條件。當然,教育學生也要教育家長,當前父母離異、父母外出打工、過分溺愛、對待學生粗暴的家長不在少數。針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班主任首先應該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問題的學生背后必有一個問題的家庭”這是我在教育實踐后的深刻體會。因此我們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和條件(如正火如荼開展的課外訪萬家活動),細致地做家長的工作,引導家長正確、科學的教育孩子。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艱辛而有創造性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求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求走過的每一段路,都能印下自己每一個足跡,都能折射出自己生命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