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說說歐洲正在面臨的難民潮,這是目前困擾西歐各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美國和歐洲的媒體上每天都有連篇累牘的報道,但中文媒體對此的關注卻很少。 可是我覺得,我們需要了解。 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之中,你很難想象這個世界還有那么多的苦難。 1、 這張地圖是地中海。 地處三個大洲之間的地中海,東西長4000公里,比北京到拉薩還要遠;面積25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25個浙江省。 地中海可能是世界上發展最不均衡的水域,浩瀚的海水把陸地分成了宛如天堂和地獄之分的兩個世界:北岸是法國、意大利、希臘、西班牙等歐洲發達國家,南岸是非洲的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利比亞和埃及等非洲國家,東岸則是中東的敘利亞、以色列和黎巴嫩。 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后,人們不得不逃離家園,去異國他鄉尋找一個能安身立命的地方。 去哪里呢?站在地中海此岸的戰火之中,彼岸輝煌的燈火之下那片叫做歐洲的富庶之地,就成了最自然的選擇。 于是無數的敘利亞人,就這樣背井離鄉,走上了一條漫漫的求生之路。他們選擇的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條是經陸路到土耳其,再從土耳其經地中海偷渡到希臘;另一條則是經陸路到利比亞,再從利比亞偷渡到意大利。 到達意大利和希臘,就等于半只腳踏進了天堂之門。從那里,他們繼續尋找機會前往比較容易申請政治難民身份的德國和瑞士,或者去更遠的英國。 蜂擁在這條通往天堂之路上的除了敘利亞人,還有伊拉克人、利比亞人,和來自更遠一點的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人和阿富汗人,以及來自許多非洲國家的人。 情況有多嚴重呢?根據一些國際組織的統計,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將近25萬非法移民通過地中海進入歐洲,接近去年一年的總數,其中從土耳其進入歐洲的有13.5萬人。7月29日和30日兩天,有3500名非法移民試圖在夜間通過連接英法的海底隧道從法國進入英國,造成了交通癱瘓。 突然涌入的大量非法移民,對原本穩定的歐洲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更不用說像希臘這樣的國家,本身也深陷經濟崩潰自身難保。可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說,又沒有理由不接納這些已經無家可歸的難民,也不能看著他們活活餓死。 如何對待這些人,對歐洲國家的政府來說,就成了一個棘手而兩難的問題。 2、 民眾的態度也形成了分化。有人嫌棄這些非法移民,有人仇視他們,有人向他們扔礦泉水瓶和碎玻璃,吐口水,用他們聽不懂的語言咒罵他們。當然也有人帶著同情之心,無奈又寬容地接納了他們的到來。甚至連有些執法人員也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上個星期,《紐約時報》寫了一篇報道,講述了從土耳其Bodrum到希臘小島Kos的一條海上偷渡通道的故事。這兩個地方之間離得很近,坐船只需要25分鐘,并且相對安全,因此成為很多偷渡客的首選。 到目前為止,土耳其一共接納了200萬敘利亞的戰爭難民。但是很多敘利亞人不愿意留在土耳其,他們仍然千方百計要去真正的歐洲。相比其他國家非法移民的赤貧狀況,敘利亞人大多數是中產階級,原本過著富足安穩的生活,但是戰爭讓他們一夜之間一無所有,喪失了一切。 在到達希臘之后,偷渡客會飛快地在自己坐的救生艇上扎幾個洞讓它漏氣,這樣希臘海警就沒辦法讓他們再回到海上劃回去。Kos小島很快就不堪重負,希臘政府只好出動人員把很多偷渡者接到雅典安置。 那篇報道還配了一組圖,其中一張照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照片上這名叫做Laith Majid的敘利亞父親帶著妻子和兒女偷渡,一家人為了這段25分鐘的旅程支付了6500美元,這還是因為人多才打了折扣。他們坐的小艇原本只能容納三、四個人,但卻被蛇頭硬擠進了12個人。途中小艇漏氣進水,差點沉沒。 在終于安全抵達Kos之后,這名父親站在岸上抱著兒女喜極而泣。這張照片很快在推特上被瘋狂轉發,有人這么寫:“給那些在網上攻擊‘移民’的人。看看這個逃離敘利亞戰火、抱著孩子的男人。(攻擊他們之前)請再想一想。” 3、 別的一些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今年4月13日,一艘滿載的船從利比亞出發前往意大利,船上大多數是來自非洲各國的偷渡客。在航行了24個小時、離西西里島只有130公里的時候,船沉了,550名落水乘客中只有150人被意大利海警救起,接到意大利各個港口城市安置,剩下400多人遇難。 就在那個周末,意大利海警還解救了另外40艘船上的8000名偷渡客,而那只是兩天的數字。 僅僅在不到一個星期之后,另一艘從利比亞出發的偷渡船在駛向意大利的途中沉沒,船上900多名偷渡客絕大多數遇難,被救起的不過幾十人。很多偷渡客被蛇頭鎖在甲板上,翻船時根本無法逃脫。 死去的人如此之多,聯合國的官員把這樣的慘狀比喻成“種族屠殺”,而意大利政府的官員說,西西里島上都找不到足夠的墓地來安葬這些死者。 我印象很深的是CNN報道的其中一名幸存的索馬里孕婦,長途跋涉6400公里來到利比亞,懷著要把孩子生在歐洲的希望登上了那艘船。在被救起后,她和其他幸存者一起被送到了利比亞臨時關押了起來。一個星期以后,她的女兒出生。沒有人知道她們未來的命運如何,利比亞政府也不確定該如何處置她們。 那些偷渡船上,有很多都是像那個索馬里女人一樣的孕婦,她們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孩子生在歐洲。 而那些死去的人,絕大多數沒有身份證件,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人生中發生過什么樣的故事,就永遠地葬身在了地中海。 地中海,就這樣成為了一片危險而悲傷的水域。 4、 去年8月,“人在紐約”的攝影師布蘭登在伊拉克采訪了一個敘利亞年輕人。他原本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上大學,戰爭爆發后逃到了伊拉克,每天打幾份工,一天工作18個小時,一個月掙1000美元。他把這些錢都存了下來,連一件T恤都沒買過,最后終于攢夠了偷渡去德國的費用。 一年過去了,我仍然對他記憶深刻,就把他的故事摘錄在這里,作為這一篇的結尾吧。
不知道這個年輕人現在有沒有在德國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想,每一個踏上偷渡之路的人,一定都和他一樣,有著各自驚心動魄的故事吧。 新浪微博 / 微信 @假裝在紐約 伸出你的大拇指,長按上圖指紋,關注我 合作請發郵件:ask@jiazhuang.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