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 匡時國際 李昌鴻 沈遽華 九頭竹簡茶具 成交價 RMB 690,000
![]() 2011 北京長風 李昌鴻 范曾 方鐘
成交價 RMB 448,000
![]() 2010 江蘇嘉恒 李昌鴻 高八方壺
成交價 RMB 313,600
![]() 2013 匡時國際 李昌鴻 一衡壺
成交價 RMB 287,500
![]() 2012 江蘇和信 李昌鴻 八方福壺
成交價 RMB 195,500
![]() 亞明書銅砣四方壺
![]() 合歡壺 ![]() 福祿壽三足提梁 ![]() 上雙線竹鼓壺
![]() 德鐘壺
![]() 詩文清韻壺 ![]() 磚方壺
![]() 均玉壺
![]() 朱泥僧帽壺 ![]() 井欄紫砂壺 ![]() 高士壺 ![]() 秦權 ![]() 扁鼓線圓壺
![]() 石瓢
![]() 銅陀四方
![]() 如意秦權
![]() 四方特奎壺
![]() 高僧帽壺 ![]() 李昌鴻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1937年生,1955年進紫砂工藝廠,師從顧景舟大師。58年來歷任:紫砂廠技術輔導、車間主任、技術科長、副廠長、總工藝美術師、鴻成公司總經理、昌華公司董事長,熟知紫砂生產工藝全過程。 1984年,與沈邃華合作“竹簡茶具”榮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質獎,成為當代紫砂首次在國際上榮獲大獎。
李昌鴻于1955年10月考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工藝班,與夫人沈遽華均為顧景舟在紫砂工藝廠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任紫砂工藝廠技術輔導、車間主任、技術科長等職。1984年,由他設計、沈遽華制作的《九頭竹簡茶具》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質獎;1986年《丙寅大吉》組壺(合作)獲全國陶藝評比一等獎;2001年創作的《青玉四方》茶具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2002年新作《母與子》方壺獲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華藝杯”銀獎,同年《一衡茶具》(九件)獲中國輕工聯合會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 圓肩方壺
![]() 云肩三腳鼎
獲得榮譽及成就
“丙寅大吉”、“九龍組壺”、“四方特奎壺”、“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壺”、“斗方壺”等一批作品。二十多次榮獲國際、國內金銀一等獎。在行業中有“獲獎大戶”美譽。大師為人厚道,謙虛好學,師德高尚。工作之余喜歡習字作畫,鉆研紫砂理論,培育新人,傳授技藝。早期與顧景舟、徐秀棠合編《宜興紫砂珍賞》;與唐伯年、葉龍耕合編《宜興紫砂茶具實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書籍;2002年編寫《紫田耕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記載大師及夫人沈邃華女士從藝的主要創作精品及理論研究,對后人的學習很有啟發。大師先后發表了三十余篇有關紫砂藝術研究的論文,理論功底扎實,有獨到見解,對推動宜興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產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大師在紫砂行業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尊師愛幼,不圖虛名,其業績被海內外許多家媒體宣傳報道。鑒于對紫砂作出的突出貢獻,其業績載于英國劍橋1997年名人錄和國際名人錄。1989年授予“高級工藝美術師”,2000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后又被授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10年“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得主。
![]() 主要出版物
1991年,合作起草的《紫砂陶標準》、《紫砂高溫乳白釉制品》論文分獲全國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撰寫的論文《紫砂茶具實用功能研究》(合作)獲全國硅酸鹽理論學術研討論文二等獎
1991年顧景舟任主編、李昌鴻、徐秀棠任副主編的《紫砂珍賞》一書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
2002年12月個人專著《紫田耕陶》論文作品集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