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相信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寬多廣。年輕時,在沒有家庭、事業各方面壓力的時候主動壓迫自己打造一個平臺,能承受未來的種種才是重中之重。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當下的,但是結果都是未來意義的,所以能夠產生一勞永逸的事情多做,在現在的工具化時代,你如果能做到一件事放大十倍,百倍,時間金錢損耗并不同幅度的增長,甚至不增長,你就牛了,這就是我追求的商業模式:越來越長的杠桿模式。
圍繞人的物品日益變多,對于天生有采集者先人傳統的人來說變成了一個龐大得不可整理得工程,你,沒有辦法搜集所有得可能用得東西,這個時代也在制造一堆你根本用不到得東西,根本沒有意義得信息,更恐怖得是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制造,還在傳播,想想除了工作,真正有計劃的主動攝取的人又有多少?當時學的鏈式思維,說你開了個網最后到達的地方將不是你最初的本意。當時理解不了,覺得這個有什么?,F在明白,這是一個喪鐘。
究竟有多少物品圍繞我們又怎么整理呢?我花了整整一個月去思考這個問題,然后是這么做的: 0、目標系統大到理想,小到家庭主婦的收納整理,有些人一輩子都是辛苦,但是總是沒有滿足感。這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你的人生為什么和別人不同,你的家庭,老公,孩子為什么不一樣;你的工作上是不是抓住每一個送來的機會。
其實在物欲爆炸的年代,不是你擁有什么成為自己,而是你選擇不擁有什么才成為自己。在我看來,一些看上去很美的工作機會,一些不斷圍追堵截你的精美物質生活誘惑,都是給你的OFFER而已,但是如果接受每一個多數人都覺得不錯的OFFER,你只是在被人控制。你被這個時代的主流,他人的眼光,廣告商的隱形目的所控制,所以你不可能自由,你永遠不滿足,太累。
所以呢,最好用幾個月爭取了解自己,寫下來自己的死亡瞬間,再倒推自己的人生,然后才是你腳下的路。這個明確后,后面的每一個問題都自然而然的解決。
目標系統其實包含的就是三層意思:目標及細分;時間截點;金錢;人物。
因為對便攜性的要求,我使用的是 OUTLINE+,與ONENOTE類似,能與LIVESCRIBE筆協作,可以導出PDF。 1、時間系統很多人在整理時沒有整理過時間,很多情況都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般來說就是用目標去指導,比如工作的某個項目是最重要的,我就應該理論上投入最多的時間。但最終你需要知道,你是否真的投入了那么多的時間,這個就是時間的預算和支配系統。
(1)預算:用的大多數人推薦的omnifocus, 每一個項目都是嚴格按照目標系統的想法來的。我認同這個軟件的概念,把你所有的要處理的大事小事都寫下來,梳理一遍,你就不會為忘記或者沒想到所困了,當完成一個工作時,你知道你真的可以休息而不是可能還有什么忘了的焦慮。更神奇的是根據一些情景,會主動提醒你,比如一到家提醒你澆花什么的小事,有點意思。 (2)支配:用的 a TimeLogger2, 很神奇,可以參考《奇特的一生》。重要是通過每天你強迫自己記錄,你能發現自己有的時候在撒謊。不斷的推后更重要但是不想做的事情,因為焦慮、不安沒有意識的消耗,最后身心疲憊。 2、金錢系統大多數人比較重視這一塊吧,我個人選用的是隨手記軟件。但建議這個的預算和支配都嚴格參照目標系統,而對用出的錢換回的實物則用接下來的實物系統,有點復式記賬的意思。畢竟在單位里,你報個銷,都要給計財簽報。領個電腦也要登記條碼,入庫什么的。你自己也是這樣的一個企業,只不過,常常出不了報表而已。哈哈,最有意思的的確是年終來一個報表,也不枉費你學習了這么久。 3、實物系統這真TMD難阿,你知道自己有多少東西么?為什么有的人能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你不行。所以,為了不被自己所困,了解你的物品,了解你和它的關系,了解他們的位置和更新周期,非常重要。
(1)先清理吧!是掃除么?收納么?不全是,參考《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只留下自己喜歡的,讓自己一看一觸摸到就幸福的東西。所以不適合你的物品,關系,人,目標,統統都塞到垃圾桶吧。我的妹妹就是這樣一個天性的人,所以總是能很快樂。當然為了達到只有喜歡的物品,并且物有所處的狀態,你需要很多的工具,有些真的好棒,這個就以后再說吧。
(2)登記!天,這是一個苦差事。我親眼看到過企業里年年盤庫,年年都盤不準的狀態。其實你也是。我用的軟件是STOCK CONTROL,這個還是有一點點弱,但是我試用了幾乎所有的,只有PANDA ASSET最好,但是太太貴了,所以這個是介于功能與價格的完美綜合。但是因為總愛買書,我單獨了書的統計,因為能自動掃條碼,推薦的是大眼睛圖書館。軟件制作者很謙虛還能溝通交流。我這里把我下載的虛擬的書也用它管理。還是比較方便。 我到現在在實物系統上已經努力了37個小時了,還是沒有完成,但是我能清晰的感覺到以前被物品包裹的壓迫感消失了,渾身輕松。并且清理了很多以為會用但永遠不用的東西,我明白了未來我的選擇。更開心的是我笨笨的腦子也好用了很多,我想我最終能成為家庭的GOOGLE吧。 4、電子系統按理說,現在所有的資料都可以數位化,而且本身形式都是數位化的。我推薦的是印象筆記。很多人排斥它,但是它對于我還是很好用的。
但是我在用它管理的時候遇到的是亞里士多德時代的問題,如何歸納。你會發現,你沒有辦法有一個完備的歸類法,最終,那些資料僅僅是保存在那里,而對你沒有任何用。你存的微博微信等等真的會在未來看么?呵呵也許吧
但終于我思考了以下的雛形也正在建立: (1)筆記本組是用來歸類是什么的,就是W里面的WHAT。所有的知識原則上都在一個可以窮盡的類型中找到位置。我是按照我自己的目標系統幾大塊,然后細分的。相互之間不重復交叉。
(2)利用標簽:也是不交叉原則:時間(什么時候看,分為每日/周/月/年/MAYBE),地點是自動的;人物(分配給誰,和誰相關);狀態(開心/沮喪);情景等。重要的是那是不交叉但是能提醒你什么時候回顧的,如果知識僅僅是在那里,對你是沒有用的。 更追求完美的可以研究一下編碼系統,這樣,你就能保證你的數據庫像APP一樣有擴充性,但是又不會亂了,好吧,開始吧。
這個時代大數據只是對行業有用么?匯聚出一份自己的大數據地圖,你一定都驚呆了。 來源于:豆瓣 secr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