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了,不知道各位老師有沒有想過在這學期怎么讓自己的專業能力更上一層樓呢? 圝圝其實,小編在梳理了眾多優秀教師的案例后發現,對于好老師來說,他們的進階也是有規律、有方法的!有些時候甚至有些相似,比如,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會將課堂上要說的話都寫下來,進行修改后再背下來,錘煉語言;數學特級教師華應的教室后面總是架著一臺攝像機,為了課后的反思和研究,華老師要把自己的課錄下來…… 圝圝那么,在這些在知名教師身上,究竟有著怎樣相似的教學習慣、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讓他們脫穎而出? 圝圝小編這就帶您看看! 李鎮西:年輕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盼著上你的課 圝圝我建議年輕教師把突破口放在上好第一堂課,在第一堂課里讓所有學生迷上你!如果你在第一堂課上,就讓所有學生成了你的粉絲,那么你就奠定了一個極好的基礎。當然,如果你的“第一堂課”早已過去,你現在就想方設法把每一天的課上好,讓學生每天盼著上你的課。通過上課,帶動你的研究、閱讀、反思,等等。這正是成長。 圝圝課堂教學真是一門藝術,公開課更是提高教學水平的快車道。 圝圝我主動請領導、同行來聽課,有時,我精心備課,沒有人來聽,就成了“一個人”的公開課。 圝圝那時,我三天兩頭請領導、專家聽課。工作了30多年的李校長,從沒有見過自己爭取上公開課的教師。 圝圝每一次接受領導評課我都鄭重地把本子打開念道:“上節課里您告訴我有以下幾條缺點,您看這節課我改了多少。第一條……第二條……”我經常用錄音機把自己的教學過程錄下來回家細聽,把發現的問題記在心里,爭取在下堂課改進。 圝圝1992年,我終于有了一次上公開課的機會,執教《王二小》。這堂課一炮打響,此后我便有了更多的機會在市級、省級公開課中得到歷練。平常,我努力把每一節課都當公開課來要求自己。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參加全國小學語文教學大賽,均獲一等獎。 圝圝我想對正迷茫的年輕人說,千萬要爭取上公開課。公開課就像過家庭生活,如果沒有客人來,可能會終年粗茶淡飯,散淡隨意,正是那經常光顧的客人,使得你日常“家政技藝”一日千里。 圝圝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某某學生,為了引起老師的關注而故意犯錯誤。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歡。但,要老師喜歡每位學生,確實很難;可是,若“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則比較容易。如果你的行為并不說明你喜歡他們,那你無論多么喜歡他們都沒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為表現出你喜歡他們,那么,無論你是否真的喜歡也無關緊要了。 圝圝其實,做出喜歡學生的樣子,很簡單,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話;一件小事;一件小禮…… 圝圝總之,一定是“行為”。 圝圝有不少老師說:“我們工作很忙,沒有時間讀書。”教師的工作確實十分繁忙,不過,我要說:“因為沒有時間讀書,所以我們工作很忙。” 圝圝實際上,閱讀是一種積極的偷懶。如此“偷懶”,或許還能“偷巧”,獲得某種啟發和指引,有助于手頭工作的完成。 圝圝讀好書可以激發我們的創造力,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方面的故事很多,老師們喜歡聽我的課,往往就是因為我的課總是創新的。這樣的偷懶,偷來了技巧,偷來了觀點,偷來了方法,偷來了思想,偷來了習慣,也偷來了自己的進步。 圝圝在教學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語言。教學語言本身就要有文化含量,要像磁石吸鐵一樣,學生才會有興趣。我經歷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學校請一個人來作報告,報告內容很好,可從大禮堂出來,一個學生說,沒什么好聽的。我把他的筆記本拿來一看,上面畫的全是一個個正字,像統計選票一樣。學生說,我給他統計了,一共說了150多個“這個”。 圝圝我開始反思自己有沒有口頭禪,我想自己的語言一定也有很多瑕疵。于是,我就下苦功錘煉語言。我把講課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寫下來,然后像改作文一樣修改,之后背下來,再口語化。也就是把極其規范的書面語言改造成不那么規范的口頭語言。每天,我腦子像過電影一樣,把課堂上要講的話規范化,力求做到出口成章。 圝圝根據情境教育的特點、兒童學習的規律,可謂“集多少年經驗之大成”,我概括出情境課程的五大操作要義:以“美”為境界;以“思”為核心;以“情”為紐帶;以“兒童活動”為途徑;以“周圍世界”為源泉。 圝圝一系列的教學實踐效果告訴我,課堂必須與周圍世界鏈接。我帶孩子們去尋找春姑娘的笑臉;秋天,我帶孩子去撿秋葉,貼成葉貼畫留下“秋姑娘的影子”,讓孩子們發揮想象編一編“秋葉講的故事”;寒冬來了,去感受“冬爺爺的禮物”…… 圝圝我發現兒童學習快樂、高效的一個核心秘密,那就是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的結合。美學的原理讓我知道了美能給人帶來愉悅,作文教學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我。我讓藝術走進語文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熱烈。 圝圝語文這門課程的根本屬性是言語性。然而,很多時候,語文老師只關注了言語行為,關注了聽說讀寫書的技巧、策略,即關注了剛性的言語知識。但是有了剛性的言語知識就是學生的語文素養嗎?事實是,我們對柔性的言語素養關注遠遠不夠。柔性的言語素養指的是學生的言語動機、言語熱情、言語興趣、言語智慧、言語人格等。這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卻是學生言語素養這座冰山的基座。詩意語文恰恰是在關注柔性的言語知識。 圝圝詩意語文的關鍵在哪里? 圝圝舉象入境-將語言文字還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在舉象的前提下,讀到了文字中,讀到了情境中,讀到了作者的心中。“南望王師又一年”中的“又”字,背后的凄涼、哀怨、絕望,怎么讓學生讀出味來?可以通過“舉象入境”。 圝圝移情體驗-何謂移情體驗,簡單來講,就是找人和文的相契之點。將本我與文章的情感和心靈融為一體。 圝圝獨特感悟--讓自己抽身而出,退居二線,讓孩子充分地發表個性的感悟。 圝圝傳承文化--語文學習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對文化的傳承,讓自己通過語文學習從一個自然的人,變成文化的人。讓孩子更文明,更有書卷氣。 圝圝激活想象-詩意語文的課堂上,應該時常看到孩子們在想象。 圝圝啟迪智慧-詩意是當下的,頓悟的,要做有心人,老師輕輕一點,孩子的思維就重新回到了人文性童話的意蘊中來。 圝圝我認為喚起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第一要務,在我看來,教師一定要換位思考,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要按照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看待兒童,要把孩子當作孩子來看,要讓兒童學兒童的數學。 圝圝我經常想,學生們為什么不愛學呢?思考過后我發現,我們的教學太缺乏兒童視角了。不管是教材的編寫還是課堂教學,都很少考慮怎樣讓兒童喜歡數學,于是我從關注兒童開始,這就是我提出的兒童數學教育的萌芽。我是個想到就干的人,我開始對教材進行改革。組合成“六條龍”的小學數學知識體系,此后,“讀懂兒童,讀懂數學,讀懂教材”就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圝圝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圝圝一位優秀的教師,會像美國電影《死亡詩社》里的基廷老師那樣,讓自己的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成為站立起來的人。優秀的教師應當無一例外是思想者。在瞞和騙中長大的人,思維是會有缺陷的,而一旦覺悟,就有可能轉向虛無,什么都不信。所以,培養獨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中國需要大批有獨立思考精神的教師來做瞞和騙的掘墓人。教師自己應當先學會讀書,善于思考。讀書也要站直了讀。跪著讀,和不讀書差別不大。 |
|
來自: 凡人sypls > 《學校教師班級管理》